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4-30
一、制定《崇明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2022-2035)(草案)》的必要性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和节能减排理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为契机,结合崇明现状水平和低碳发展的要求,崇明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扮演着城市生态屏障的角色,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生态发展示范区”,有必要起草《崇明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2022-2035)(草案)》。
二、《崇明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2022-2035)(草案)》的起草过程
2021年,按照《关于开展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沪绿容〔2021〕179号)要求,区绿化市容局聘请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启动《崇明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2022-2035)》规划编制工作,并形成规划初步成果。今年,通过大量的调研摸底和现状评估,并以书面征询、专题座谈等形式,充分征求各乡镇和相关单位意见后,对相关内容内容作了相应调整,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等量化指标;二是进一步对全区各类固废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处置进行系统性梳理;三是合理布局规划范围内的环卫工程设施,明确环卫公共设施、其他环卫设施的设置要求、控制标准及布局。
三、《崇明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2022-2035)(草案)》的主要内容
本草案旨在对崇明环境卫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详细规划,通过对现状的评估和未来需求的预测,制定科学合理的设施布局和管理措施,确保环境卫生服务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草案共计九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包括指导思想、规划期限和范围、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和指标、编制依据、标准及规范、基础资料。
(二)城市概述。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行政区划和人口方面介绍全区情况;对相关规划展开分析,学习经验并为未来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三)环境卫生现状分析与评价。包括分析环卫管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干垃圾转运处理设施、湿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可回收物收运处理设施等各类设施现状,并以此为根据对其现状进行评估。
(四)服务人口与产量预测。根据《崇明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中人口规模规划,预测服务人口,并以此为依据结合科学方法对干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粪便、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残渣、道路保洁、水域保洁规模进行分析预测。
(五)环卫设施布局规划。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可回收物收运设施、有害垃圾收运设施、建筑垃圾处理、中转设施、粪便处理设施等各类设施的布局规划,并对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园区重点进行了分析与布局规划。
(六)道路和水域保洁。对二者的作业模式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模式,确保达到高标准的环境卫生质量。
(七)环境卫生管理。完善建设智慧环卫项目,提出包括总体构架、规划方案、市场化服务、环卫人员配置、待遇权益、教育培训。
(八)项目与投资。规划所涉及的环卫设施建设项目总用地约为46.1万平方米。规划环卫设施总投资约24.676亿元,其中规划近期投资约24.09亿元,规划远期投资约0.586亿元。
(九)规划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体系保障、政策法规保障、设施用地保障、科技保障、社会宣传教育保障、环卫经费保障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