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经济委员会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7-07
根据《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形成了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风险评估报告。
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基本情况
2022年10月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上海市粮食专项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版)》,我委根据市局应急预案内容,遵循本区重大行政决策各项程序要求,结合《上海市应急预案编制基本要素》,立足本区实际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予以修订,最终形成《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
《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为确保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下的粮食有效供给,维护本区粮食市场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共分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预警监测、响应措施、响应程序、应急保障、后期处置、预案管理等8个部分。明确了本区在出现粮食波动状态下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应对措施。
二、风险评估的主体、方式与过程
为有效组织开展《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相关文件要求,我委对《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自行开展风险评估,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等意见基础上,形成《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风险评估报告。
三、社会各方面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反映
起草期间,我委首先通过区内交流平台,就《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向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根据意见对《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进行完善,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随后向本区粮食行业从业者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书面征求意见方式进行意见征询,期间未收到相关的完善建议,最后进行专家咨询论证,各位专家立足自身领域,对《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风险点、风险源、风险等级及影响
经评估,《崇明区粮食应急预案(修订稿)》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本预案为应急保障类预案,是依托各类粮食储备保障本区突发事件下粮食应急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对粮食所需,确保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稳定、公共安全 、生态环境、财政金融等低风险和安全,总体决策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同时通过对影响我区粮食市场供应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比较,能够导致我区发生突发粮食事件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气候因素。台风、风暴潮、海啸、大面积持续干旱及冰雪冻害、持续强降雨或降雪等因素,对我区粮食生产、供应及交通运输影响较大。
地震因素。我区及周边粮食主产区虽不临近地震带,但万一发生破坏性地震,将会对粮食生产及交通运输造成较大破坏,对我区粮食市场供应造成较大影响。
疫情因素。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可导致局部交通运输管制,或将波及我区粮食供应。
环境或工业污染等因素。化工企业等发生大面积环境或工业污染、水污染,会对我区粮食市场供应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
人为因素。垄断经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炒作或散布谣言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对粮食市场供应会造成一定影响。
周边地区因素。周边地区发生突发粮食事件,导致当地粮食供应紧张、交通运输长时间中断等,也将影响我区粮食市场供应。
五、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
针对前述可能出现的风险,经与专家组充分研商,我委明确了相关防范化解措施:
一是加强主要粮食作物和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建设。从保障本区农业持续增产和粮食长期安全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优化粮食生产资源配置。同时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
二是加强市场监测,对本区市场粮食供求状况、价格动态等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预报,为应急工作供应决策依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预警服务系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及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传递及反馈高效、快捷,并落实相关信息采集、报送工作。
三是在必要时间,适时加大粮食储备,并及时投放市场。稳定粮食市场供应,缓解因周边地区发生突发粮食事件引发本区居民的恐慌心理。
上海市崇明区经济委员会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