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关于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
关于《崇明区关于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草案)》的风险评估报告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4-05-10 14:30

【字体: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经济委员会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4-05-10

根据《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我局(委)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风险评估专家组,对《崇明区关于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草案)》)开展风险评估。评估有关情况如下:

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2023年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11月,市商务委印发了《上海市加强消费市场创新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2023年底,在深入调研、总结本区前期商务发展形势,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区经委开展了本区促进商务经济发展政策的起草工作,最终形成《崇明区关于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草案)》。

《实施办法(草案)》全文共分适用对象、管理部门、支持内容、申报通知、审核认定、责任追究和其他等7个部分。其中,支持内容共有25个支持条款。主要包括支持体系建设、支持转型升级、支持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支持首店开业、支持夜间经济、支持品牌建设、支持供应链建设、支持绿色节能发展、支持商业环境建设、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等11个支持方向内容。《实施办法(草案)》将进一步推进本区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品质商业落地培育,促进商业市场释放新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二、风险评估的主体、方式与过程

为有效组织开展《崇明区关于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草案)》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相关配套文件要求,邀请了以下3位专家学者组成风险评估专家组,对《实施办法(草案)》进行风险评估。

1.杨成长,申万宏源证券研究首席经济学家;

2.李建伟,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3.顾海英,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

风险评估专家组的构成兼顾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囊括了商业经济、法律顾问、农村经济领域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前述专家理论素养精深、实务经验丰富、代表性强,具备有效开展《实施办法(草案)》风险评估的能力。

区经委采取书面征询的方式,请专家分别阐述各自风险评估意见,并共同研讨确定风险评估结果。

三、社会各方面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反映

起草期间,区经委通过崇明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就开展《崇明区关于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草案)》向社会公众、企业等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公众、企业对《实施办法(草案)》的完善建议。同时,多次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询各乡镇、部门意见,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并认真研究,充分听取并采纳合理意见和建议,对《实施办法(草案)》中涉及集贸市场的运维管理主体、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四、风险点、风险源、风险等级及影响

经评估,专家认为,开展《崇明区关于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草案)》基本不涉及社会稳定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生态环境风险、财政金融风险和其他可能引发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社会安全的风险,仅在对于不符合标准支持条件的企业等提出意见时,需要给出依法规范、有理有据的答复和应对处理。总体决策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五、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

针对前述可能出现的风险,经与专家组充分研商,区经委明确以下防范化解措施:

一是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待政策正式发布后,区经委拟面向全区各乡镇、园区单位和本区重点商贸企业,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点对点的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让市场主体能够熟悉了解政策细则,确保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助力企业发展。同时,拟在崇明区“五五购物节”期间进行新政策发布,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保障市场主体应知尽知。

二是落实政策培训工作。针对专家提出的风险点,区经委后续将定期开展科室政策学习沟通交流会,确保每位科室成员能够熟练掌握该政策实施细则,并就相关典型案例、对外咨询答复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做好市场主体服务工作。同时,引导区商联会充分发挥平台沟通桥梁作用,面向会员单位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并反馈政策实施中的会员单位意见建议。

三是营造商务经济良好发展氛围。每月做好我区重点商业企业监测工作,加强重点企业个性化服务,加大其他各类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营造本区良好的营商环境,精准助力企业向稳向好发展。针对政策落实和服务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推进落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