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5年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系统管理部

发布时间:2024-12-12 16:51

【字体:标准加大特大

各乡镇人民政府、现代农业园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上海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沪农委〔2024〕3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粮食生产实际,区农业农村委制定了《2025年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1.2025年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

   2.2025年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名单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11月19日


附件1 

2025年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

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上海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沪农委〔2024〕336号)工作要求,结合崇明区粮食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进一步集成应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进水稻大面积增产增效,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动崇明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目标

2025年,以竖新镇为整建制试点镇,在全区范围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在试点镇建设水稻百亩示范方3个,稻茬紫云英、油菜等秋冬种作物百亩示范方3个,形成1-2套茬口和配套技术模式。在全区范围创建25个左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其中千亩方10个、百亩方15个左右,示范面积2.5万亩左右。以试点镇和示范方为重点,引导提升早中熟品种和杂交稻品种占比,探索推行“水稻+”秋冬种增产增效轮作模式,提升稻田综合生产水平,示范方水稻平均亩产提高5%以上,秋冬种作物增产增效显著,年经济效益提高5%以上。通过调布局、优品种、推技术、促集成等举措,打造一批田容田貌整洁、环境优美、生态效益显著的示范方,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实施内容

扎实推进粮食单产提升行动,聚焦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种植主体,强化服务指导。引导种植主体通过集成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承担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任务,不断提升示范方的标准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一)优化种植布局

聚焦重点区域,积极探索“水稻+”周年生产模式,打造绿色高产高效的现代耕作制度,提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结合崇明地区生产实际,以试点镇为重点,积极探索发展稻肥等高品质、高效益轮作模式,通过连片布局、科学种植,推行形成优良跟做制度,提高稻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全区范围创建水稻+紫云英、水稻+油菜、水稻+花卉等周年轮作示范方4-5个。

(二)优化品种布局

合理调整水稻早中熟品种结构,依托统一供种政策,积极引导种植崇尚2022、沪软玉1号等中熟类品种,促进早中熟品种占比提升。坚持品质和产量并重,重点发展中熟优质食味稻品种和高产杂交稻品种。进一步调优绿肥品种结构,鼓励试点镇种植紫云英等兼具培肥改土和观赏价值的绿肥品种。因地制宜引导发展适宜冬季种植的稻茬经济作物。统筹建立水稻新优品种集中展示基地1-2个,“崇”字头及新品种生产示范点不少于8个。

(三)优化配套技术

加强水稻以及稻茬绿肥、蔬菜等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增效措施,示范方应用氮磷钾养分平衡施肥、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建设2万亩水稻应用BB肥、缓释肥的化肥增效示范方,建设4.5万亩左右水稻绿色防控核心示范方。推广应用无人机、智能农机等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继续推进无人农场建设,创建3000亩无人农场示范基地。积极引进科技企业,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途径实现秸秆离田利用,竖新试点镇示范方离田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四)加强生产管理

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生产主体开展订单服务作业,积极参与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有效控减机穴播,扩大机插秧种植面积,全面推进水稻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积极推进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测深施肥、机械化高效植保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动示范方生产管理实现良种供应、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机械作业“五统一”。开展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田容田貌管理、优化农田环境,促进增产增效。

(五)加强示范带动

聚焦生产条件好、种植水平高、产量潜力大、品质品牌优的示范方,聚力打造一批高产高效典型示范田,培养一批优秀农技人员和高技能种植能手。聚焦试点镇整建制创建,总结形成1-2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茬口模式和配套技术模式。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形成优良耕作制度,带动全镇农业增产增效。结合“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积极打造绿色农田景观带。结合“崇明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进稻米全产业链建设,不断扩大崇明稻米产业的影响力。

三、实施步骤

(一)申报遴选。完善区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遴选办法。各乡镇(园区)根据区级遴选办法要求,组织种植主体申报,完成审核后于2024年12月10日前上报推荐名单。根据申报信息和经营实际,区农业部门择优遴选拟创建主体并在崇明三农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二)过程督导。创建主体实行“一主体一档案”,区农技部门落实工作人员,督促指导实施主体落实关键技术,并做好生产管理档案,关键技术的到位情况以及生产管理档案的完整性、精准性、时效性将作为年度综合评价重要依据。

(三)检查总结。结合市级检查,区镇两级农业部门联合开展阶段性检查、测产等工作,结合生产和管理实际,对示范方进行综合评定。参与乡镇根据要求及时上报工作总结,试点镇于2025年12月10日前上报年度工作总结。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依托本区近年来粮食作物示范创建形成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年度工作部署,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及支持政策等。成立由区农技中心分管主任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技术小组,具体负责技术措施指导、阶段性检查考核、生长情况调查、实施点档案记载审核以及年度总结等,确保示范创建有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名单详见附件。

(二)落实政策支持

完善示范方遴选制度,优选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并引导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关于印发崇明区加快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政策意见的通知》(沪崇农规〔2022〕3号),对纳入2025年崇明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名单,且应用缓释肥、BB肥推荐产品目录内产品的主体,按实给予相应补贴,补贴标准和流程参照政策意见实施细则执行。

(三)强化指导服务

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区、镇两级农技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的技术指导。建立专家对口联系包片制度,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试点镇要落实试点负责人、技术专员,全过程、全环节开展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

(四)强化督查和考核

围绕年度创建目标和任务,区、镇两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示范点建设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分阶段开展技术交流指导和督导检查评比等工作,确保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水稻生长关键阶段,及时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模式落实、田间档案记载等情况检查,遴选优秀主体。

(五)强化档案记载

实行“一主体一档案”。区级农业技术部门安排工作人员,指导实施主体及时做好作物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应用、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等生产管理档案。生产管理档案的完整性、精准性、时效性作为年度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

(六)强化宣传引导

各示范方应统一树立标识标牌,明确重点作物、技术模式、行政及技术负责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加强典型经验和做法的挖掘,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主流媒体扩大宣传。

 

附件2

2025年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工作

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名单

一、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龚 霞   区农业农村委      主任

副组长:黄卫峰   区农业农村委      副主任

成 员:陈 磊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任

    张 辉   区农业农村委农业科   科长

    赵勤超   区农业质量安全中心   主任


二、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技术小组

组 长:陈 磊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任

副组长:赵勤超   区农业质量安全中心   主任

    冯加根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副主任

成 员:黄 华   区农业质量安全中心   副主任  

    周 燕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推广研究员

    沈雁君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推广研究员

    施 俭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土环科科长

    张美英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种子科科长

    吴凌峰   区农业质量安全中心   管理科科长

参与创建乡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或现代农业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担任技术小组成员。崇明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及技术小组成员职务如有变动,由其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