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对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122号政协提案的意见

发布单位: 发布日期:2022-06-21 点击量:

邬忠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崇明生态教育品质”的提案收悉。现结合区文化旅游局会办意见,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一直以来区教育局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通过项目引领、拓展空间、整合资源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打造教育品牌,传承优秀文化。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区教育局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崇明生态教育品质方面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与做法:

(一)特色项目引领,打造教育品牌

“乡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培训”“非遗传习基地”是教育系统正在实施的特色项目,目前有17个“民族文化”“乡土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8所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暨非遗传习基地,各校结合区域特色,开发本土特色文化课程,每年组织参与上海市“非遗小传人”评比,裕安小学的崇明山歌,汲浜小学、建设中学的崇明扁担戏,向化小学、向化中学的崇明灶花,竞存小学的瀛洲古调等,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特色和亮点,汲浜小学、向化小学、竞存小学、堡镇二小、明珠小学、明志初中等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其他各校也充分挖掘民族、乡土、非遗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积极参与课后服务,有课程、有活动、有展示,在特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拓展活动空间,传承优秀文化

将美育、德育、语言文字相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建立“艺术学科德育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非遗”进校园等中华优秀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二是区域整体推进“走进中华经典”系列活动,小学的“诵读经典”成为常态,中学“经典人物”“经典文学”“经典艺术”“传统节日”四个系列齐头并进。三是推进34所“彩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乡土文化、非遗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使广大农村孩子从中受益。四是每年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魅力汉语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乡土艺术工作坊等比赛、展示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是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如“崇中百里行”等,师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家乡、了解祖国,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三)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活动载体

一是教师资源。专职项目教师不足的学校,积极发展兼职教师,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艺术团队建设,开设拓展型特色课程,如汲浜小学、建设小学聘请崇明扁担戏传承人,裕安小学聘请崇明山歌传承人,堡镇二小聘请木棉花开崇明土布校外特色教师等;二是场馆资源。每年,相关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崇明美术馆、灶文化博物馆、阳刚音乐馆等艺术场馆开展现场教学,拓展活动空间;三是宣传资源。每年推普周及重要节日期间,区级层面通过融媒体、崇明报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各校以校园网、广播台、宣传栏等为载体,通过推普早市、悬挂宣传口号、发表专题文章等营造宣传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要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实施中华传统节日实践教育活动,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挖掘和整理崇明乡土文化,开展节俭养德行动等文化活动,让师生在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