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绿华、三星镇、庙镇、港西镇代表团 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草案报告和预算草案报告
1月8日下午和9日上午,新村绿华、三星镇、庙镇、港西镇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关于上海市崇明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上海市崇明区2024年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总预算草案的报告》。李峻、杨元飞、龚朝晖、陈立俊、沈雪峰、陆志斌、范洪耀、王菁代表参加了审议,列席人员沈炼参加了讨论。
施军捷代表:建议:一是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深化污染治理;二是继续推进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引进和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产业。
陈建国、黄胜利代表,列席人员陈荣、王文英、李中伟:建议:注重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精准施策,细化资金分配方案,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列席人员陈荣:建议:加大崇明西部地区的发展力度,加强新村乡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列席人员王文英、李中伟:建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青年和农民工就业渠道。
杨丽华代表:建议:设计精品路线,引入文旅爆点项目,提供多元的游玩体验服务,努力打造崇明西部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黄超代表:建议:科学制定绿华镇“十五五”规划,完善交通、高标准农田等设施,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顾佩代表、列席人员李玉刚:建议:合理配置乡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强化区域内既有名校建设,确保每个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李峰代表:建议:完善绿色食品认证检测制度,实现数据共享,减轻农业生产单位的负担。
周伟明代表:建议: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沈国兴、范聿侃代表:建议: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和帮扶力度,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和激励机制,充分挖掘生态就业潜能。
沈国兴、张建国、陆华、陈健、施大钟、刘海涛、杨赛玲代表:建议:加大对生态产业、新兴产业、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崇明西部地区统筹规划,助力增强全区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
刘海涛、杨赛玲代表:建议: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布局。
俞杰、张惠兰代表:建议: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国企做大做强。
范聿侃代表:建议: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农业与工业互促共赢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家门口产业”。
黄中华代表:建议:进一步推进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让“悬空老人”的生活更加安心。
樊锦娟代表:建议:加强停车秩序管理,在车流量较大的场所,通过开发线上预约应用程序等手段,保障市民出行便捷。
陈建飞代表:建议:持续完善规划体系和体制机制,引进丰富的新产品新业态,推出更有吸引力的产业扶持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
施建昌代表:建议: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在政策、科研、技术、资金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夯实城乡发展基础。
玄洪、陈丹、侯云龙代表:建议:在推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改造老旧供水管道、建设美丽庭院等方面持续用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董梁代表:建议: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全科教师培养。
路月颖代表:建议:盘活既有基础设施资源,打造文化体育一体式场地,举办多种文娱活动,努力实现成功引流。
俞贤代表、列席人员俞朝霞:建议:加大农村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细化完善现有操作细则。
郁建飞代表:建议:着力推进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优化树木种植品种,提高林地资源品质和效益。
王卫民代表:建议:加强对基层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队伍专业素质。
王正刚代表:建议: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家门口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陈英、侯云龙代表:建议:科学配置乡村医生,增加村卫生室服务内容,提高常用药配备,完善基本药品供应目录,方便老人看病就医。
顾晔华代表:建议:加强招商引资政策解读,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细则,提升招商服务工作能力。
姜泽锋、李陆逸代表:建议:一是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投入力度,保证河道通畅、岸坡稳固、道路安全;二是适度优化调整农村综合帮扶资金使用范围,不断提升帮扶资金使用效益。
姜泽锋、朱甘代表:建议:提前启动研究农村承包地使用管理,提出针对性处置预案,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害和林业用地延续性。
陈英、姜泽锋、李陆逸代表:建议:合理布局村卫生室,强化功能设置和人员配备,调整完善基本药品供应目录,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姜泽锋代表:建议:及时更新发布军人优待项目,提高军人优待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
童姝婷代表:建议:对数字电视操作流程和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提供方便简易的视听服务。
陈英、姜泽锋代表: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快实现农田灌溉设施的“升级换代”,提高农田灌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