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新镇、堡镇、港沿镇、向化镇、中兴镇代表团 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草案报告和预算草案报告
1月8日下午和9日上午,竖新镇、堡镇、港沿镇、向化镇、中兴镇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关于上海市崇明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上海市崇明区2024年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总预算草案的报告》。薛红、吴召忠、沈雪峰、陆志斌、张建英、施金星代表参加了审议,列席人员胡柳强、施蕾、徐慧泉参加了讨论。
刘萍代表:建议:通过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投入机制,适当采取差异化标准和分值要求等举措,进一步完善本区家庭医生服务体系。
陆琍红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激励机制,让更多年轻同志扎根基层。
施俊代表:建议: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整合社区、学校资源,进一步关心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倪建军代表: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引进实体企业服务清单,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用生态、营商双环境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吴静代表:建议:一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对乡镇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引进市区优质学校,与郊区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二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根据产业需求及时调整职业院校专业结构,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等,促进就业率提高。
叶志芬代表:建议: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引入和应用提高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促进林下种植与养林护林、水土保持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刘湘瀛代表:建议:一是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定向培养和在职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和覆盖面,提高护理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二是完善养老护理员激励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实薪酬等级和培训补贴政策,提高职业吸引力和稳定性;三是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既懂医疗又懂护理的专业人才,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袁瑾代表:建议:协调促进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均衡发展,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
陈卫兵代表:建议:加强部门统筹联动,增大林相经济等新业态经济开发研究。
施伟代表:建议:一是要多元发展演唱会等新业态经济,把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流量,拉动民宿等文旅经济发展,重振消费;二是要搭建更多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崇明好物、特色品牌走出崇明、走出上海,群策群力推动崇明经济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周阳、陆新美代表:建议: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重要性以及禁捕工作的宣传,适当增加护林员数量并加强培训,强化执法部门协作,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林燕代表:建议:一是要加大基层医院人才招聘和引进力度,培养、储备好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深化与上海健康医学院的“订单化培养模式”,适当扩大编制,缓解基层单位专业医技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二是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合力,共同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丰富青少年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
周忠涛代表:建议:一是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宣传解读,组织专家团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培训,促进法律落地实施;二是建立农村“电商联盟”,强化电商产业与实体企业深度融合。
王树人代表:建议:一是动态完善低效产业用地认定标准,引导提升工业产能效益,推动厂房资源利用提质增效;二是动态调整本区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推动支持向化镇蟹光互补项目落地。
沈菁菁代表:建议:提前谋划加强与轨道交通崇明线配套的公共交通运力配置及“地铁+”配套产业,增强市民乘坐地铁出行及顺搭采买的意愿,让群众出行更为高效、方便、满意。
姚昶熙、龚裕婷、包璐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后,及时对乡镇开展培训和业务指导,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运营相关操作要求,更好发挥法律作用。
顾忠兵代表:建议:优化农民建房政策,在充分考虑农民现实需求基础上,规范辅房建设。
宋佩华、张超代表:建议:出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政策,加强专项资金支持,组织技能培训,培养本土养老服务人才,为本地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顾娟娣代表:建议:出台政策措施,增加居民小区新能源车充电桩配置,促进群众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
沈利代表:建议:一是加速推进高科技农业带发展,加大已批都市农业项目推进力度,加强与农业科创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大力引进种源、循环、数智农业,推动数智赋能高科技农业发展;二是分类施策推动低效产业用地转型升级,降低转型升级产值、税收等方面标准,大力发展文创、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茅哲诚、朱洪、倪祖德代表:建议:全面梳理用地划分,结合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在保证基本农田指标不减少、建设用地指标不增加的基础上,对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零散地块,进行归并集中,实现“小田并大田,碎田变整田”,为后续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菜田等项目打好基础。
张红代表:建议:合理安排教学外会议和培训,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