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要闻

凝聚强大合力 谱写崭新篇章

日期:2022-01-17    来源:崇明报     浏览:

过去五年,崇明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生态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跃上新的台阶。站在新起点,如何让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事业加快发展、渐入佳境,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崇明案例,这是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话题。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在审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展开热烈讨论,为崇明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走好生态发展之路

  森林覆盖率达到30.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8%,完成河道生态治理315公里……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崇明生态发展之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崇明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理念已深入人心,未来要持续厚植生态发展新优势。”黄超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崇明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加大对光伏、沼气发电等低碳能源项目的引进和支持力度,增加公共区域电动汽车充电桩布点,进一步推动崇明生态发展。

  过去五年,崇明农业快速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率达到92.2%,崇明农产品在生产方式、食品质量上都达到了高标准,但仍面临缺乏议价能力的困境,归因在于市民对于崇明农产品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黄春委员建议,应继续加强农旅融合发展,利用崇明的生态资源,开发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从而让市民了解崇明的农业生产、农副产品,推动崇明农业品牌走上一条更高端的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因地制宜,久久为功。路月颖代表说,目前崇明民宿、农家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数量也不断上升。但其中存在着个别民宿、农家乐厨房污水排放不当的问题,影响乡村村容村貌。建议加强对民宿、农家乐的监管力度,确保乡村环境美丽整洁,实现相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发展之路逐渐深入,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马艳红代表说,人才培育对生态发展至关重要。过去五年来,崇明持续引进优质资源,为入驻高校与人才提供政策扶持。未来,崇明应继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在人才引进和高等教育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抢占人才高地、满足人才需求,不断推进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崇明生态发展注入更多内生动力。

  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未来,崇明将抢抓轨交、高铁上岛机遇,持续释放花博溢出效应,加快构建彰显崇明特色,充满活力韧劲的“五新”生态产业体系,全面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的成功举办为崇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促进花卉产业发展方面,钱海忠代表建议,一是继续办好上海花港国际花艺节等活动,扩大崇明花卉产业影响力;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比如花卉产品参照蔬菜等其它鲜活农产品,适当享受减免政策,缓解因交通因素引起的产业发展受限问题。

  戴岳旻代表建议,要深挖文化旅游资源,把崇明建成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岛。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增加文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大型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打造高品质文化市场。同时,加强基础旅游设施配套建设,打造标杆性、具有影响力的旅游重大项目,或具有区域特点的品牌节庆活动,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报告中提出的打造高能级海洋经济,指明了崇明未来五年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杜羿卓委员表示,崇明是长江经济带的咽喉要道,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建议着力打造水上绿色生态经济圈,坚持生态立岛、安全托底的发展理念,立足长远,抓好结合,全方位促进“民生型、生产型、生态型”水上经济。要全力服务“三岛”水上客运安全,加强危险品水上运输安全治理,维护青草沙、东风西沙水库以及上海长江大桥和崇启大桥水域通航安全,抓住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契机,将水上旅游与城市人文、绿岛风光资源有机融合,完善水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水上文化旅游项目发展。

  张锦松代表建议,进一步提升精品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二代回乡投资民宿。加强对民宿从业人员的培训,邀请专家采取“理论+现场观摩”方式进行培训,着力解决民宿主的认知问题。加强政府多部门联动监管,优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对民宿发展、建设、运营进行全程监管,杜绝民宿长期无证经营、缺证上岗现象发生。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围绕共同富裕目标,促进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平衡,让更多生态成果惠及人民。

  持续推进系统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呼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沈利代表建议,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进一步加大“两张网”的建设应用,在生态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打造更有特色、更富内涵、更符合基层实际的应用场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城乡发展的全方位变革。

  在教育方面,方一燕委员建议,要以提升崇明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为抓手,持续推动“双减”“双新”等教育改革落地见效。可以通过邀请沪上艺术大咖、非遗传承人等,让高雅艺术进校园、工匠进校园,用特色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分层分类精细化内容配送,用项目化学习转变教育方式;不断盘活、挖掘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体育、艺术等课程向学校免费开放;构建与个性化作业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更好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细节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郭震代表建议,要加快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在本区新建、改扩建的住宅小区中规划配套非机动车的集中停放场所,同时加大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的投入。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配备充电设施,满足单位职工日常充电需求。小区业委会要加强对于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管理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