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文史摘录

千年沧桑话崇明

信息来源:系统管理部

发布时间:2022-07-12 17:16

浏览

【字体:

崇明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位于长江之口,岛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上海的重要门户。崇明岛是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继南通金沙地区河口沙洲同北岸归并成陆以后,与海门地区相继形成的两个河口沙洲。自从海门成陆,并与启东连成启海平原后,崇明岛就成为我国现今河口沙岛中出露最早、面积最大的一个典型河口沙岛。

 

崇明岛的形成

远在7500年前,今崇明岛的所在地是长江口外的浅海。当时长江在扬州、镇江一带入海,呈喇叭形向外展开。其北岸岸线在今扬州、江都、泰州一线;南岸沿今江阴、常熟、太仓、松江、金山一线。以后南岸发展很快,唐开元年间(713)左右,南岸岸线已伸到南汇泥城角,而北部岸线受江流的影响发展缓慢,却在江海之中先后形成众多的沙洲。当时大的沙洲有胡逗洲和东布洲,胡逗洲的位置在今泰州东南238里的海中,约在今南通市到刘桥之间。东布洲在胡逗洲东南江口一带,原分为东布洲和南布洲,后来两洲合并,称东布洲,亦称海门岛,位置在今吕四迤南一带。这两个沙洲先后在公元900年左右(唐末)与北岸陆地相连。这时长江的喇叭口在北岸称廖角咀,在这两个沙洲未与北岸沙咀相连时,廖角咀在今掘港附近,相连后至明代,延伸至今吕四迤东。长江喇叭口的南岸称南汇咀,成陆早,公元713年,南汇咀已伸到南汇吴淞口附近。这种地理形势决定了当时长江喇叭口与现在不同,它的两咀是不平衡的,南咀向东延伸,因此崇明岛早期一群沙洲的东北部处在东海之中,而不是现在三面临江,一面临海。

长江河口年平均径流总量达1011亿立方,每年约倾吐4.4—4.6亿吨泥沙,加上各种水动力因素和强潮的经常作用,海岸不断发育演变,经过不断的发展,陆地不断向东海延伸,尤以北岸为甚。这种自然条件孕育了美丽富饶的崇明岛。崇明岛的前身是两个沙洲,即东沙和西沙。根据文献记载,两沙出露水面最早始于唐武德年间,即公元618—626年。当时在东布洲南面(今吕四一带)江中出露了两个沙洲,两沙隔水70余里,取名为东沙、西沙(又名顾俊沙)。宋天圣三年(1025),在东沙的西北续涨一沙,名姚刘沙,与东沙接壤。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在姚刘沙的西北隔水50里处又涨一沙,名三沙。此后大小沙洲此涨彼坍,时涨时坍,活动频繁,开展了崇明岛自身的发育史。从明代中叶起,分散的沙洲逐渐涨连成片,长江口逐渐缩窄,江中因崇明岛逐渐连成一个大岛,长江水流至七丫口——青龙港时,就被崇明岛将江流分成南北两支入海。南支远比北支宽大,过水断面七丫口为青龙港的6倍。据1959年3月实测,南北径流量七丫口占98%,青龙港仅占2%;潮流量七丫口涨潮时仅占总潮量的18%,落潮占10%,表明北支主要受潮流控制,加上风向作用,北支含沙量大于南支。如以1959年8月大潮为例,涨潮时七丫口含沙量为2.30公斤/立方米,而青龙港为6.41公斤/立方米,落潮含沙量七丫口为1.87公斤/立方米,而青龙港为7.72公斤/立方米,可见北支日见淤浅,不断涨出新的沙洲。由于长江主泓道在南支,岛的南头自洋头沟到陈元兴港主要在长江径流与潮流的作用下被冲刷后退,而其北部却在逐年淤涨,加上黄河自12世纪以来有一段时间从苏北入海,部分水流汇入运河进长江,促进长江口内外的泥沙沉积,加快了崇明北沿沙洲的淤积速度,形成了南坍北涨。自从清雍正年间北沿江中涨出惠安沙(今启东市)后,其周围先后迅速涨出永丰沙、杨家沙、大安沙等许多大小沙洲,惯称崇明外沙,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外沙与海门厅连成一片,形成启海平原。此时廖角咀的前锋从吕四延伸到启东寅阳一带,改名为苏北咀,它已同南岸的南汇咀相持平,崇明岛处于这两咀之间的江中,名符其实地成为长江口中的一颗明珠。

 

崇明岛历史上的主要沙洲

崇明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东沙、西沙、姚刘沙、三沙、平洋沙、长沙等几个大沙洲。然而大千世界变幻莫测,除了长沙尚存外,其余基本上已消失无踪了,它们涨而复坍、坍而复涨,虽可能仍在原地沉浮不已,却已面目全非,一千多年来,先人们曾在这些土地上辛勤耕耘创业,谱写了崇明的历史,有必要予以记载,以光照后人。

(一)东沙  公元618—626年露出水面,位置在东布洲南面江中,东和东北临东海,西涉江至太仓,南涉江至吴淞港,东南至佘山,西南隔江到嘉定,西北隔江为狼山。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起逐渐坍塌。对照今图,东沙的一小部分约在今向化镇六滧村和中兴镇滧西、七滧、滧南村一带。该沙“共袤百里,广约十里”,初时无人居住,数十年后,约在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左右,有一些渔民和樵夫前来定居,最初前来的多为江苏句容一带人民,以黄、顾、董、施、陆、宋六姓为多。他们在岛上除草垦土、辟为良田,人口不断增长。唐贞元年间(785—805),道成和尚在该沙建造奉圣寺,本邑始有佛教。奉圣寺内有一名泉,名东林泉,水味甜而清,元代州同知张翮饮泉水后认为不逊于无锡惠山的泉水。宋天圣三年(1025),在东沙的北部又涨一沙,名姚刘沙,此后姚刘沙大涨,东沙大坍,元末明初,东沙坍尽。

(二)西沙  西沙位于东沙以西,隔水70余里,与东沙同时露出水面,呈带状,是一个较大的沙洲。对照今图,应在现城桥镇南门外三、四里处的江中。西沙最初的人口来源与东沙相同。五代时在西沙设崇明镇,崇明之名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因该处是东南要害,军事要地,设边海巡检司,以后西沙渐坍。元至元十四年(1277)在姚刘沙设崇明州,崇明镇又改名为西沙,仍设巡检司。西沙在崇明历史上曾繁荣一时。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朝廷曾将该处作为流放囚犯之地。囚犯在此从事盐业生产,西沙日渐开发。北宋时该镇商税收入为295贯341文,盐税收入为717贯790文,酒税收入与通州、海门、石港一起总计为38574贯。沙上有平等、道安、释乐三村。宋末元初崇明出了我国著名的航海家朱清,他就是西沙人。到明朝正德时,西沙还残存很小一部分,明成化年间,与其东南涨出的竺泊沙合而为一,西沙也就不存在了。

(三)姚刘沙  宋天圣三年(1025)在东沙的北部水中涨一沙,与东沙接壤,因最初有姚、刘两姓居民上沙定居,取名姚刘沙。对照今图,其位置在今向化镇和合兴镇之间,南宋时是通州入海的必经之路,宋时秦桧曾说“通州入海当由料角及东沙汲域“(料角即廖角咀)。姚刘沙曾经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沙岛,原来是盐场,隶淮东制置司,元至元十四年(1277)因户增人繁,由盐场升为州,名崇明州,隶扬州路,知州薛文虎于此筑州城,设州治。元末明初,该沙不断南坍北涨,州城曾两次向北迁移,元至正十二年(1352),州城迁建于旧城北面16里处。明洪武二年(1369)因地坍户减,崇明由州降为县。明永乐十八年(1420),县城南面又坍,县治二迁于旧城北10里之秦家符。明嘉靖八年(1529),县城又坍,这次迁到姚刘沙隔水之三沙马家浜。以后姚刘沙与三沙连成一片。宋嘉熙年间(1237—1240),承议郎(官名)赵崇侯在此建书堂,后升为州学,为本邑最早的讲学场所。宋淳祐年间(1241—1252)建寿安寺,元泰定四年(1327)建学宫,时称文庙。元代州城还有钟楼,海门可听到钟声。元朝崇明州农业生产并不发达,元至元年间(1264—1294)属于政府收取田赋的垦田757顷36亩,主要从事盐业,渔业和海上运输业。江淮永丰庄和江浙宝成庄共输芦(苇)课3861锭30两5钱;盐税共纳中统钞463锭30两8钱;酒醋课岁中统钞89锭15两6钱,商税岁纳中统钞15两6钱5分。

(四)三沙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左右露出水面,位于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明正德年间与姚刘沙涨连,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沙洪北口一带。因朱、陈、张三姓前来居住而取名三沙,也有说因三次迭涨而名三沙。初时设三沙镇。该沙淤涨后盐业很发达,南宋时,因土壤肥沃;有渔盐之利。刘婕妤、张俊、韩侂胄等朝廷显贵来此设庄园,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在原韩侂胄废庄设盐场。因盐灶近处有天赐港,故名天赐盐场。设督盐官1名,隶属淮东制置使,设有额灶、煎丁、征盐课,时有盐田92420亩,盐课正银615两8钱,浙西、青浦、江湾的盐户也迁来三沙煎盐。百姓煮海水成盐,自煎自食,多余部分销往靖江等地。三沙亦随之繁荣。明嘉靖八年(1529),设在姚刘沙秦家符的县城坍塌,迁城至三沙的马家浜。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三沙开始坍塌,至清康熙元年(1662)基本坍光。三沙在明永乐、宣德年间(1403—1435),城内有10座鼓楼,还有钟楼,每临晚潮涨时,第一楼击鼓,依次传击到第十楼,城中开始击钟定更。

(五)平洋沙  涨于明建文中期,明正德二年(1507)定名为平洋沙,位于三沙西南隔水30余里,南与白茆港隔水相望。对照今图,其位置在今三星镇以西直至海门三和镇一带。该沙袤60里,广20里,土壤肥沃,适宜于种植稻棉。自明代起,崇明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棉粮产区,煮盐、海运事业渐衰。为发展农业和军事上抗倭的需要,政府开始在平洋沙上修筑官坝,明代后期和清代,筑刘公坝和平洋沙堤。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位于三沙马家浜的县城又圮于水,于是四迁于平洋沙,知县唐一岑正在修城之际遭到倭寇骚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十,倭寇登陆,在平洋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唐一岑奋力率众迎敌,五月初七,倭寇在内奸的策划下,乘天黑攻入城内,唐一岑壮烈牺牲。在此以前,崇明四所县城均为土城,此时巡按周如斗报请户部拨金4万余两筑砖城,历时10月,崇明县第一座砖城建成,县城基方7里3分,濠广10余丈,深1丈,垣周286丈,高2丈,厚1丈。建城后不到30年,平洋沙又开始坍塌,明万历十四年(1586)县城五迁至长沙。尔后,平洋沙坍存部分渐与长沙接壤。

(六)长沙  长沙即现今县城及周围一带,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露出水面,位置在姚刘沙西南隔水60里,平洋沙的东南。明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1583—1588),县城五迁于此。尔后,该沙渐与万历中涨出的吴家沙、袁家沙、响沙等沙连成一片,最后形成一个1200平方公里的祖国第三大岛。

 

崇明岛的沙洲涨坍变迁

崇明岛自露出水面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现代一些历史地理专家认为崇明岛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历史时期:(一)从唐初至北宋后期(公元7—11世纪),约400年,为形成时期。此时长江口宽阔,泥沙在江口的中心线上淤积,形成沙岛,先后有东沙、西沙,姚刘沙和三沙的出现。(二)从北宋末年至明代后期(公元12—16世纪),约500年,为沙岛大量增长和变迁频繁时期。此时黄河分南北两道出海,南道由淮河经苏北入海,苏北沿海泥沙受冬季季风影响流入长江口外,经潮流作用堆积在长江口一带,一时增长了大量沙洲,原有的沙洲亦不断淤积扩大。以致姚刘沙升为州,三沙设天赐场。老的沙洲坍塌,却又积涨了很多新的沙洲,如营前沙、张蒲沙、平洋沙,长沙、响沙、吴家沙、南沙、三爿沙、四爿沙、含珠沙、黄连沙、高明沙、仙景沙等数十个沙洲,此时沙岛此涨彼坍,十分频繁,总的趋势是涨多于坍,并逐渐连成一片。(三)自公元17世纪开始至今,约400年,为沙岛稳定和扩大时期。自县城迁长沙,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开始筑北洋沙堤后,自西北的新镇到东南的响沙、南沙等地尽成沃土,明代末年已形成一个很大的蛋形本岛。18世纪的崇明岛东起东旺沙、高头沙,西至平洋沙、平安沙。解放后,经过规模巨大的围垦工程,今日的崇明岛已成为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的一个大岛,它被誉为“东海明珠”,犹如长江巨龙口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又如茁壮的春蚕,卧伏于长江入海口的金涛碧波之上。


作者:周之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