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阳——瀛洲派琵琶演奏家
王照,清道光、咸丰年间崇明新开河人,以字东阳名世。具体生卒年无考。民国《崇明县志》称其为“善琵琶,能奏王勃《滕王阁序》,循声辨字,清湛不淆,尝角技苏州,以足指句拨,尤称绝技。”他在瀛洲派琵琶的演奏上,创建了弱起强收的“下出轮”手法,为瀛洲派琵琶的承上启下中坚。《中国音乐家词典》上收有其条目。崇明古称瀛洲,“瀛洲古调”是指发源于崇明岛上的琵琶演奏曲。“瀛洲古调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和无锡派、浦东派、平湖派并列为我国近代琵琶的四大流派。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形成,还得从明末清初说起。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邻近地区。在崇明,也先后涌现了贾公逵、范正奎、李连城、宋楚玉等人,他们将崇明的风土人情揉和在北派琵琶的演奏风格内,又融合了原来的南派琵琶,“自出新意”(崇明县志语),别具一格,逐渐而成。 到了清朝道光和咸丰年间,在崇明新开河地区,又出现了一个琵琶高手。此人姓王名照,字东阳,世居新开河镇西后街,家境富裕。其住祖宅一直保留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做过竞存小学的分校,后又为崇明汽水厂所占,直至七十年代改建拆除。
瀛洲派琵琶的承上启下中坚
王东阳自幼为人聪颖。富裕的家庭生活,能让他在攻读之余研习书画,操弄器乐,其琵琶更是弹得出神入化。对于贾公逵等人演奏的一些琵琶曲目,娴熟于胸。后来民国年间的崇明县志上,还称王东阳能演奏王勃的《滕王阁序》,说他“明音辨字,十分清晰”。当时,新开河地区喜欢乐器的人比较多,王东阳除了独自弹奏外,还乐意与他们切磋技艺,交流演奏心得。其中有一个叫卢明章的人,也是一位音乐名家,居住在新开河河东的街上,与王东阳所在的河西街道相距不远,因此两人经常互相走访,聚在一起演奏乐曲。卢明章不但喜好琵琶,也擅长胡琴。两人演奏时,常常是王东阳弹奏琵琶,卢明章拉奏二胡。一配一合,珠联璧合的演奏引得街坊邻里驻足欣赏,围观品评。那时候,崇明中部有能善于演奏乐曲的高手的消息传遍了上下八沙。刚刚二十岁,王东阳的盛名就已传到了江南一带。他每年总有几次赴江南,和那里的朋友交流演奏技艺,探讨学习心得。悉心钻研,慢慢摸索,终于创造出了中国近代琵琶四大流派中绝无仅有的“下出轮”弹指手法。晚年,王东阳又在继承琵琶古曲的基础上,以节奏不同的变化,谱成慢板22首,快板7首及文板5首。这些被音乐界行家誉之为“东方音乐的瑰宝”的乐曲,成为流传至今的“瀛洲古调”。此外,为了向民间普及琵琶演奏,王东阳还把演奏手法总结后编成诗歌,深入浅出地予以传播:“吟挠扭捺泛音灵,搭搜收扼迭沙声,抡滚摇指挑剔明,勾扣翻掌摘挝分。”可以说,王东阳是瀛洲派琵琶传承体系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老百姓口中的出神入化高手
对于王东阳精湛的琵琶演奏技艺,民国年间的《崇明县志》有过这样的记载:“嘗角技蘇州,以足指句撥,音節依然,尤稱绝技。”在崇明民间,对此也有着相应的流传故事记载。
在道光年间,有一次王东阳应友人的邀请,和卢明章等几个好友一起前往苏州切磋技艺。这一天,他们在观前街上游览,见到一家卖乐器的店铺。王东阳等弯了进去,可是仔细看下来,精品的东西甚少。老板打问之后,觉得是王东阳他们小瞧了自己的店铺,就带着几分挑衅的口气说:“谅你们也是一帮无名鼠辈,没见识过好东西,根本弹奏不了什么。”众人一听,自然咽不下气,要王东阳当场弹奏一曲。有人还对那个老板说:“别说是用手来弹奏,我们这位先生就是拿脚趾来,也能奏出好曲子。”老板也不示弱,打赌说:“要是你们能用脚趾弹奏,我的店铺就此关门打烊。”王东阳原本想推辞不干,但是见老板这样态度,也就动了真的。他当即嘱店人端来一盆水,褪去袜子,将脚洗净,然后以脚趾钩起琴弦弹奏了起来。其时而轻盈明快,时而悠扬飘逸的乐声,丝毫不亚于他人用手指弹拨的乐曲。观前街是苏州城里最繁华之处,听得有人在用脚趾来弹奏琵琶,顷刻间店铺前就围满了人群。一曲下来,听的人纷纷鼓掌称好,有的还高叫着要王东阳再来一首。此时,那乐器店老板也心服口服,真心表示了自己的歉意。由此,王东阳在江南名声更是大震,人们都称其为“脚弹琵琶王先生”。
王东阳的另一个传说也十分有趣,早年在崇明民间曾广为传播。
说的是有一天他听人说起,杭州的灵隐寺新来了个名叫慧能的云游和尚,不但弹得一手好乐曲,又能在琵琶上模仿人世间多种多样的声音。王东阳知道后有意前去造访。谁知向人一打听,慧能已离开了灵隐寺,到别处去了。无奈之下,王东阳只好在杭州略作停留。一天晚上,他沿着九溪十八涧的羊肠小道散步之际,忽听得有一老一少两妇人的争吵声,从前面的一座孤庙里传出来。那声音或高或低,时急时缓,间或有器皿跌掼之声、拍桌捶凳之声,最后突有高声响似轰雷。此后,山间一片沉寂。王东阳听后,心中不由疑窦顿生:“这山野之地,周边仅只一座寺庙,没有人家,哪来的妇女争吵之声?”他走近那座庙,见大门虚掩着。推门进内,一派沉寂,不见人影。走入大殿一看,内有一个老和尚正双目微闭,在盘腿打坐。王东阳上前施过礼报过名后,就向老和尚询问:“刚才小可听见这里有妇人争吵的声音,佛门之地,为何有妇女之声?”老和尚听了,微微一笑对王东阳说道:“施主,实不相瞒,刚才是自己的徒弟在演奏琵琶乐曲。”“真的会有此事?”见王东阳表示怀疑,老和尚就叫出徒弟,在旁边的偏屋当场举行了表演。只见那小和尚双目微眯,深深地运了一口气,然后挥手演奏起来。王东阳在旁听得如醉如痴,摇头晃脑,完全被其吸引住。听后,他当即向老和尚恳求:“令徒有如此技法,真令我五体佩服。一定是高僧所授,愿大师不弃,亲自为我授技。”老和尚委婉地推辞:“眼下时候不早,多有不便,容明晨再说。”王东阳见拒,就告辞而归,表示明天再来。
第二天清晨,王东阳起床后又早早地就去寻找老和尚。但是,走到那里,见已人去庙空,根本没有老和尚和他徒儿的身影。遍寻无着,唯见偏屋的桌上留有一张“时机未到,后会有期”的字条。王东阳只好失望地回到家乡。
几年过后,王东阳的琵琶演奏技艺已日臻完美。一次,他又到杭州小住。在一个小巷口,他路遇一跛足和尚被石块绊了一下,跌坐路旁。王东阳将他搀扶起来,闻听到那和尚还未吃饭,又把他引进了一边的小饭店,以饭菜招待之。跛足和尚也不客气,吃饱喝足后和王东阳告别,并取出一书:“感谢你的招待,无以为谢,谨以此书答谢。”王东阳回到旅店一看,那和尚所赠之书书名为《燕京秘谱》,是一本古乐谱。如获至宝的王东阳照着秘谱所载乐曲一一试弹,其中一首名为《婆媳相争》的,就是当年他在杭州孤庙外所听到之曲。因见该书末尾写有“书赠有缘之人,概勿他传”字样,王东阳从未将此曲向他人作过传授。后来他辞世时,家人亦未在其遗物中找到此曲谱。
原创:柴焘熊
来源:《崇明历史名人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