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古瀛人物

倪定得——“不贪将军”

信息来源:崇明档案

发布时间:2024-05-29 14:14

浏览

【字体:标准 加大 特大

倪定得(约1745—1805),字天山,今新河镇强民村人。行伍出身,从普通一兵屡屡升迁,官为省水师提督,究其缘故,在于恪守边防职责,正确运用军威推进治安,惠及地方民生。古来将军的称号,都由皇帝加封,也有极少荣膺社会赠予以资褒扬者,倪定得就赢得了“不贪将军”的美称。

勤慎称职  步步升迁

倪定得家境贫困,粗识文字,农耕之余,用心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拳脚,由此名扬上下八沙。16岁应募从军,成为苏松镇水师崇明兵营中的一员。

军中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骑马射箭,倪定得不甘人后,苦练加巧练,随着时间推移,骑射之术日见精湛,赢得上司赏识,开始进入官佐行列,光绪、民国的《崇明县志》中,均记载他“由行伍历官”,即士兵出身先后连任官职。

乾隆三十七年(1772)他被提拔为把总,把总属清军中的低级军官,秩正七品。两年后官升千总,正六品。乾隆四十七年,升任正五品的守备。五十九年出任右营都司,正四品,跻身中级将领之列。

倪定得长期驻守岛屿,于海岛戎守积累了相当经验,嘉庆五年(1800)初,经皇帝亲自核准,调任台湾府水师协副将,从二品,属台湾的最高武将,统率中、左、右三营2千官兵,以及大小战船50多艘、炮台数十座,负责全岛海防。

时不过半年,即嘉庆五年六月中旬,奉调为海坛镇总兵,官阶正二品。

嘉庆七年三月间,倪定得晋升福建水师提督。官阶从一品,属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统辖一省水路官兵,设提督府署于厦门。

刚办理完移交,浙闽总督玉德通知其上京入觐。

清代定制,各省大员享有轮班朝见皇帝的殊荣,名为“入觐”,又称“陛见”。一般来说,政绩优异者方才能获此荣誉,犯错或平庸者当然没有这个福分了。总督玉德以倪定得海防、治安有功,趁他尚未履新之际,安排其入京“陛见”。

武将陛见在北京南苑皇家演武场进行,嘉庆帝询问倪定得的姓名、籍贯、职差后,令表演骑射。倪定得穿戴结扎停当,飞身上马,张弓搭箭,“嗖”的一声,正中靶子红心,继而催动坐骑,侧身放箭,又中红心。他调转马头,与靶子背道而驰,翻身再射,红心里又添一箭。三发三中,引来一片喝彩叫好声。

皇帝脸露喜色又点头,当场赏给孔雀花翎与克食。克食,清朝皇室专用的特色精美小吃,赐克食,指皇帝、太后将小吃赐与宠信臣下享用,也是格外荣耀事。

倪定得由当一个当兵的直做到封疆大吏,光绪朝《崇明县志》主局黄清宪的《半弓居文集·倪定得传》中,道出了他得以步步高升的原因:“公所任皆勤慎称职。”除了尽心竭力于守边保疆外,还因为治安惠民,为官清廉。

剿匪禁赌  安定民生

嘉庆皇帝之所以钦调倪定得出任海坛镇总兵,主要为对付日见猖獗的海匪蔡牵。

蔡牵长期活动在闽、浙、粤海面,或封锁水道,劫船越货,或忽哨登岸,烧杀掳掠。海坛是福建沿海第一大岛,东临台湾海峡,凸出福建海面,遭遇海匪侵袭的机率甚多,朝廷严命浙闽总督玉德规划军事剿灭之,却一时难奏成功。此前不过2个月时间里,总兵许廷进以缉捕怠玩革职,另调张士儒担任。张士儒上任后也无起色,只月余就由倪定得取而代之。

倪定得到任伊始,着力加强海防,在沿海划分地段、水域,饬令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各司其职,严防死守,而且亲自出海梭织巡查,有功者赏,失职者罚。

匪首蔡牵发现海坛镇水陆防务严密了许多,不敢贸然来犯。

浙闽粤三省曾多次会同剿匪,倪定得每每带领精锐参战,不论是追击还是拦截,总是悉心筹谋,精心排兵布阵,战斗中奋勇直前,身先士卒。

他并不满足于暂时无患,而以荡灭海匪、靖清海洋为目标主动出击。

据黄清宪《半弓居文钞·倪定得传》,一次,海匪正在劫掠过往商船时,倪定得率快船杀到,发喊声中猛打猛冲,匪众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四散逃命,其中一股遁入附近岛屿。倪定得穷追不放,弃船登岛追杀,海匪死伤无算,另有百余被生擒活捉。这一仗叫蔡牵丧魂落魄,好长时间不敢再来福建海域,海坛百姓太平了许多,称道倪总剿匪有方。

福建的海坛、厦门等地盛行一种名为“花会”的赌博,参与者男女老少皆有,与盗匪同为地方之大害。

主持花会的头目,均是当地的土豪恶霸,他们与庄家勾结交通,设赌局欺蒙拐骗,发足了横财,而广大参赌人被害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引起怨声载道。倪定得决计为民除弊,明令禁止花会,奖励举报。他如同剿匪缉盗一样,本擒贼先擒王之旨,捉拿花会头目及庄家,一一绳之以法。与此同时,广为揭露花会的作弊手法,及其种种祸害,告诫百姓远离之。

倪定得举措迭加,治标又治本,严厉打击之下,花会销声匿迹,百姓拍手称快。地方各式人等自发募捐,为这位父母官建造生祠,岁时奉祭,以示感恩、敬爱。对此,光绪朝《崇明县志·人物志·倪定得》有载:“厦门有花会病民,长吏屡禁不能革,定得设法侦逻,获巨魁,寘之法,民立生祠志德。”

清介自持  馈遗弗受

光绪朝《崇明县志》:“倪定得在任六年,剔弊除奸,清介自持,馈遗悉屏弗受。”王清宪《半弓居文钞·倪定得传》中,也曾记载倪定得“不贪”的美德。

嘉庆初年,海上丝绸之路一站的厦门,业已有西方商人光顾,随带了货物营销,买了中国的土特产回本土销售,来去赚钱。当时清廷实行海禁,禁止茶叶、丝绸、粮食等物出口,限制西方商船靠岸,又增加关税额度。

倪定得上任福建水师提督不久,就有几个洋商求见,但称谒见新任提督大人。行礼、问候过后,奉上时钟、望远镜等精美洋货,说是初次见面,略赠薄礼,以示友好。他们的用意在打通关节,方便货物进出。

令洋商始料不及的是,倪定得拒而不受,只得悻悻而归。

洋商不甘罢休,但以为提督大人碍于翻译、书佐、亲兵等在场,不便公开收受,于是定下妙计一条。

不几天,洋商又来,说上次赠礼一无所受,我等心自不安,听说将军寿诞将至,致送秋兰数盆,为寿典添彩,物小情意重。

倪定得怀疑这几个去而复来不怀好意,细细观察,伸手去盆里一扣,扣出一只银锭,再一扣,又一只。禁不住怒火中烧,抽出佩剑,声色俱厉将这一伙斥退。

他还拿此事说事,告诫属下道,堂堂大清命官,若受夷人贿赂,既丧人格,又捐国格,万万不可,尔等切记。

出身于崇明农家的倪定得,30年间官越做越大,权位越来越重,俸银可观在富贵行列,然俭朴如初而不变本色。当了提督后,仍与一个儿子与一个仆人生活,平日里食不重肉,衣无锦绣,生活器物如床铺、桌椅板凳、脸盆脚桶、餐具等等,与贫贱时一般无二。一次总督玉德来了厦门,见这位提督布衣蔬食,器物简陋陈旧,喟然而叹:因何贫寒到如此地步?

玉德但以为倪提督家人、亲属遭天灾人祸而陷于穷困,说是要在他生日那天,率所属官佐前来祝寿。倪定得连称“不敢”,终未允承。

总督我行我素,竟自通知各级将领筹办寿礼,将领们各各照办。

倪定得生日那天,玉德在前,众将领在后,各各携带厚礼,成群结队来了提督署。不料铁将军把门,原来早在前一天,倪定得就一身戎装出海巡哨去了,为防代为收受礼物吧,竟将儿子与老仆也随带了走。

嘉庆年间,吏治趋于下坡,官场中送礼纳贿司空见惯,倪定得处污泥而不染,独树一帜,清廉自守,非已所有,不取分毫,赢利了“不贪将军”的美称。

嘉庆十年(1805年)四月间,倪定得以年老有病奏请致仕。

回到家乡崇明的当年,崇明又遭水灾,万千百姓流离失所,饥肠辘辘。倪定得急民所急,拿出历年省吃俭用积蓄的所有薪资,组织人力船只,去岛外购买了稻米千石,悉数分发给灾民,救活了无数人命。

倪定得逝世后,葬于日新镇东2里许。人已作古,其“不贪”精神犹在,不贪事迹世代传诵,1942年4月22日,《新崇明报》刊登了沈秉乾的《崇拜不贪将军墓》,内有语云:“将军之清廉高尚,无论今之军人中,难有其人,即证之近古亦罕见……”

 

作者:陆茂清
来源:《崇明历史名人传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