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古瀛人物

赵廷健——为民兴利的知县

信息来源:崇明档案

发布时间:2022-07-12 17:02

浏览

【字体:

赵廷健(?——1765),字乾若,号永斋,陕西富平人氏,清乾隆十年(1745)进士,先在如皋等县任职,所到之处,以吏治清明、政通人和广受称道。乾隆二十四年调任崇明知县,据《崇明县志·名宦》《太仓州志·名宦》,在崇明任上公正清廉,有循吏风范,曾疏浚全县河道,使遇涝可排,遇旱可灌;筑海堤百里抵御风潮,捍卫岛民生命财产。又曾修缮学宫、重建书院,续修县志,使文教斐然,文献不失。

疏浚河道民沟畅通排灌

赵廷健到任后,经阅览前朝旧志,延访父老、实地考察,将水利定位为本县农政之最,他在《崇明县志·卷首·舆图》中写道:“环崇皆水也,故多腴壤,然非定沟涂,通蓄泄,其不以石田弃者几何?况东海西江,潮分咸淡,启闭之道,因地制宜,水利尤亟。”他还说:“崇邑惟海岸、官河二事,一系咸潮,一资蓄泄,为农政第一要务。”(《崇明县志·杂事志》)可知水利建设在他心目中的重中之重。

其所说的官河,由官府开挖管理,上通江海港口以引进潮水,下通民沟。民沟由保甲组织农户挖掘,纵横交错长短不等无数条,引官河里的水浇灌田地;雨水成涝时,又靠着它排泄农田积水。

崇明每天两次潮涨潮落,潮水夹带泥沙流经官河到民沟,河沟里的泥沙与时俱增,往往一年而淤,三年而满,造成进水、排水受阻,涝时影响排泄,旱时影响浇灌,致庄稼受灾,五谷歉收。

为求排灌通畅,必须疏浚河道。乾隆二十五年初,赵知县冒着料峭春寒下乡调查,东至东旺沙,西至小团沙,北至东三沙,南至斜洪,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决策过完新年开工,因为春天里庄稼活不多,不误农事。

规划先开官河,赵知县计算地亩,分摊到各区。其时,因多年未曾疏浚河道,进水受阻,小汛时一些民沟沟底朝天。而今新任知县开河令下,上下八沙一呼百应,纷纷上了工地。他们从岛上的东西转河开始,由西到东一百多里加宽掘深,继而疏浚主干河道,如施翘河、大通河,再开支流河道,如杨家河、新开河等。有些河道本就水流狭浅,小船勉强通行,还有人在河上架木桥,河里种蒲草芡实,更有的张网插栅捕鱼捉蟹,障碍了潮来潮落,赵知县严令悉数清除,使恢复原貌,往来水流畅通无阻。

县城的护城转河及城内的横河竖河,也都清除淤泥、污秽物,变得通畅清洁。

官河疏浚既成,赵知县发动农户,以保甲为单位,疏浚由官河通往田地的民沟。此举关系千家万户的农田能否畅通引水灌溉、排泄,关系到粮棉等作物的收成,关系一家老小的温饱,故而农户踊跃响应,连白发老公也都争相出动,掘泥的掘泥,挑泥的挑泥,人人尽力而为,时不过一月,全部开挖完备,时为乾隆二十五年五月间。

望着潮来潮落河沟里水流通畅,近年再无泥沙淤塞之患,涝可排泄,旱可浇灌,百姓感恩戴德。乡绅请求赵知县将此惠民事记下来,他顺应民意,撰写了《重浚阖邑河道碑记》。

筑造前所未有捍海大堤

崇明岛以水为命,依堤为障,受洪流激荡,堤防不固,田庐生命岌岌,县城被迫六建五迁。赵廷健感叹道:“夫年无五百,治已六建,今之洪涛喷薄中,皆昔之城廓宫室也。”他说,崇明之大患在潮,御潮之术在堤,鉴于临海的东北部受潮灾最烈,决策就在这一方向造江海大堤。

赵知县赶赴沿海实地考查后,根据水流缓急,地势高低,确定堤坝位置、走向。随后召集椽吏、缙绅集议,通报沿海筑堤事,以及规划中堤岸之长短、所需之经费、劳力之征召。与会者大多赞成,也有反对,说筑堤百里耗资以万计,用民之力不可胜数,钱从何来?万千民工又岂能轻易召集?

赵知县举重若轻,任大若小,果断决定按既定决策实施,斩钉截铁道,捍海长堤虽然前所未有,工程艰巨,然百姓知此项工程关乎身家性命,当世后代,谅必攘臂响应。遂于乾隆二十六年初正确丈量土地、计算土方、围封堤基。

筑堤所需之经费巨大果然,赵知县成竹在胸,设计了“业食佃力”之法,亦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之旨,由粮户(地主)出钱,佃农出力,以每30步(一亩240步)出1个劳动力,粮户供给伙食,佃农挑泥做岸。粮户、农户均知筑堤事关自己切身利益,所以欣然分担,踊跃出钱出力。

崇明历史上第一次捍海大堤动工,又是利用春天田间农活不多时进行,应了崇明俗语“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

赵知县走出县城,去靠近工地的堡镇东北七里处的观音堂设立“指挥所”,不辞辛劳巡视督察。在他的感召下,民工勤快尽力,故虽工程浩大而推进顺利,时只63天就告竣工。

这项“捍海古则未闻”的堤防工程,全长100余里。先自北而东,由十滧至东三沙,基广5丈,高1丈,面宽2丈,外植芦苇,上栽榆柳。再由西而南,自平洋沙至蒲沙套迤东,这里水力较缓,基广8尺,高度相应削减。

为固岸保堤惠及久远,赵知县又作规定:仍采取“业食佃力”之法,每于农闲时,堤内千步之内,按地计算摊派修补培护堤岸,由地保报官府勘查验收。

巍峨百里大堤横如山峦,亘如长虹,雄浑壮观,成功地阻拦了洪潮、咸水,堤内土地渐成膏沃之田,百姓安居乐业不忧水患,美称之为“赵公堤”。进士、翰林院修撰韩彦与柏谦,分别作《海堤碑记》《崇明岛赵公海堤记》,载录了赵知县筑堤经过及其功用。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次大潮侵袭,堤外田地房屋悉数毁损,人畜淹死无算。赵公堤内却照样粮棉丰收,乡民感激赵知县恩泽后代。因原在县城的赵公祠已毁损,绅商民户再次集资,就在赵廷健当年作为“指挥所”的鲁屿镇南观音堂重建赵公祠,并挖井一口以资缅怀纪念,上世纪三十年代,崇明名流蔡申甫曾题联追吊颂扬:

建亭复凿井,供行旅者往来,饮水思源,泐感毋忘崇邑志;

沧海变桑田,与恶潮流奋斗,筑堤捍患,追功凭吊赵公祠。

修缮学宫书院重修县志

学宫,是崇明官办的地方学府,又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乾隆二十五年早春二月上旬丁日,赵廷健按祖制祭祀孔子,因是莅临崇明后首次祭孔,前后左右观瞻了一圈,至大成殿侧后的崇圣祠时,见杂草丛生,梁柱歪斜,满目苍凉。原来是屡遭潮水侵蚀年久失修所致,心生感叹:“先圣庙堂、学子传道所在,居然如此模样,痛哉!”

赵知县与士绅商议修葺学宫,先大修了崇圣祠,祠内器物全部配齐,连廊庑上的梁柱、椽子、墙壁也都重新粉饰,屋脊、飞檐、翘角、斗拱、椽子、门槛、窗户、台阶等,变得坚固整齐。

至第二年,学宫修缮一新,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为一县之甲。

瀛洲书院,属崇明的科举预备学校,学生在这里学习八股文制艺,建于乾隆六年,经20年风雨沧桑,门窗蛀蚀,灰墙斑驳,石阶残缺,庭前屋边草长虫飞,垃圾杂物随处可见。

赵廷健规划重修瀛洲书院,名曰修,实是修葺与整治、扩建相结合,原有的房舍器物能用的用,破旧的修,必需的添。经修葺的书院面貌大变,前面为讲堂,其后为教室,旁边为厨房。赵知县调拨土地若干顷给书院,用以师生膳食、教学资费,校舍维修等,称之为“膏火田”。

《崇明县志》自雍正年间重修以来,30余年间风会日变,记载空缺。赵知县有念于此,到任当年即规划纂修,聘请江苏长洲籍进士、翰林院修撰韩彦曾为总裁,进士仲鹤庆、黄垣等任分辑,又就勘正、监修、参订、校对等人员逐一物色聘定,他自己则出任纂修。

因是重修,赵知县要求参照旧志,“沉者汰、率者润、遗者补”,总裁、分辑等本此精神进行。

乾隆二十五年秋八月书成,史称《乾隆崇明县志》,全书20卷,首1卷,分舆地、建置、赋役、武备、职官、选举、风俗、祲祥、名宦、人物、艺文、杂类等12门58目,约26万字。《上海通志·地方志编纂》评价其特色:“本志就朱(衣点)、张(文英)两志(康熙志与雍正志)为据,参以苏州、太仓、通州三志,证以宋、元、明三史,佐以百家众说,裒成一书,较之前志体例增删因革所出有自。”

乾隆三十年,赵廷健因受人连累免官,病殁于崇明。官民感其恩德,将他比作北宋为民排忧解难兴利的良吏滕子京,光绪、民国《崇明县志》将他列入“名宦”记载。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县陈文述发起,官绅捐款在县城西门内建造了赵公祠,道光七年(1827)移至文庙西南,各式人等四时凭吊缅怀。


作者:陆茂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