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古瀛人物

徐慕隆——清代崇明田园诗人

信息来源:崇明档案

发布时间:2022-07-12 17:03

浏览

【字体:

清代乾隆年间,崇明出了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徐慕隆。

据清代嘉庆《太仓州志》《瀛洲诗钞》、光绪、民国《崇明县志》、常熟《支溪诗录》《甑尘纪略》等记载,徐慕隆,字耕南,号南村,乾隆二年(1737)中秀才,四十三年(1778)成为岁贡生。他外貌古朴,气度潇洒,赋诗属文,独辟蹊径,被江南乡试考官、江苏学政梦麟视为“旷世奇才”。晚年移居常熟支塘镇,吟咏自乐。终其一生,“数奇不偶”。死时74岁。著作有《南村诗文集》《孤行集》。

 

迩年遘家难  骨肉俱催残

徐慕隆大约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出生在崇明城内一个诗礼之家。他本姓顾,在崇明《顾氏汇集宗谱》中有记载:出自“华派,鸑后”(支派名称),祖父名云龙(又名俨,字公赡,乡饮宾),室范氏,继刘氏。父亲名宏泰(字发乾,邑庠生),室黄氏。居住“崇城县署东”,即崇明县政府东边不远处(县税务局址)、民国律师徐家骏的住宅。

他是家中的独子,在城郊有十亩地(见《示阿成、阿显》)。简朴的家园富有崇明特色:四围水沟环绕宅地,茅房三间座北向南,中间是俗称“前头屋”的堂屋,门前栽种果树(见《望望哀四章》)。菜圃外面围绕着篱栅(见《雨夜读〈离骚〉》)。

徐慕隆的“舅公”(祖母的兄弟)刘萃乾,字君易,家住崇明享沙朱家沟头(今建设镇建设村),康熙六十一年(1735)岁贡生,任安徽泾县训导。县志中称赞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舅父刘观我是乾隆九年(1744)举人。刘家是享沙颇有名望的书香门第,辟有三进两院的宅地,从康熙年间起在厅堂设立私塾。徐慕隆从小就在外家读书,他天资聪颖,刻苦攻读,“忆昔束发年,受书舅氏门”(见《喜舅氏刘孝廉蓼劬至》)。大致于20岁考中秀才,并娶陈氏。

新婚的徐慕隆,“庭中有美人,环珮摇春风。云英绕其身,光彩生重重”(见《美人二章》)。但他仍孜孜不倦,力图应试入仕,于乾隆十六年通过州一级的岁试取得一等的好成绩。《喜告四章》透露了他家庭的概况:妻子相继育有二个儿子,老大叫阿成,老二叫阿显。妻子后来长年多病,二个儿子长得都很聪明,“拙儿幼饥寒,七岁负米知承亲”。至乾隆二十年(1755),又添一女,取名雅雅,“雅雅小女我最怜,出腹聪明吟絮比”。诗人说刚出世的雅雅,便能伢伢学语,其声音常在父亲耳畔,堪比古代有“咏絮才”的女诗人。一家数口,诗人吟诗自嘲生活拮据:“生菜呼儿食,家人只道贫”(见《十八日立春漫兴》);“四壁悲徒立,一经幸勿违”(见《雪夜示成儿显儿》)。

徐慕隆生活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但其时的崇明,官吏腐败,税赋沉重,加上屡屡遭受风潮侵袭,时疫等灾难流行,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命和家产往往朝不保夕,都成为诗人歌咏的题材。

他在《喜告四章》中还泣诉了家门不幸: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756—1760)的5年中,妻子和儿女相继亡故——妻子陈氏死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阿成、阿显均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早逝;妻子、儿子死后,本想同女儿雅雅“相依相怜”,不料,屋漏偏遭连夜雨,爱女也因病夭亡。“遽而遘疾零丁人年,汝父出远汝疾不痊,厝其东房。”雅雅5岁那年,徐慕隆出远门而归,发觉雅雅在家中患恶病不能痊愈而死。他掩不住心中的悲伤,把女儿的尸体葬于棺材,停放在东屋的客堂里待葬。

从此,45岁的徐慕隆孤身一人,“独卧不成寐,柴门月自开”(见《立秋前一日》)。乾隆二十五年(1761),他选择搬家,离开崇明老家,迁居常熟县支塘镇。迁居的第二年,年纪比他小五六岁、任安徽歙县教谕的舅父刘观我(号蓼劬)登门探望。事后,徐慕隆作《喜舅氏刘孝廉蓼劬至》,写下悲伤的诗句:“迩年遘家难,骨肉俱催残。甫周俱苦孤,赋命则已然。悲来毎东望,临风独泪涟。”喜的是,徐慕隆于乾隆二十九年再次通过岁试取得一等的好成绩。又续娶李氏。家谱记载其“长子文鸣,字元卿,号庚兰,崇庠生;次子文蔚,字仲卿;三子文隽,字允卿;四子文余,字季卿”,估计长次是陈氏所生,三四是李氏所生。

 

细雨理小圃  戴笠复荷锄

大凡诗人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发生在身边的事与景。《瀛洲诗钞》所辑徐慕隆诗作,其中60%描述的是田园风光及农村生活,许多篇章是他从事耕作时的亲身感受。

他的《荷锄》诗:“荷锄向东菑,白日正当午。草色青青骄,天假一月雨。薄言锄而去,汗流下至土。岂不苦其劳,稼穑义有取。”他的《示阿成阿显》诗:“嗟我无兄弟,汝今兄弟全。昼偕十亩外,夜共一灯前。”还教导儿子以此为乐:“此乐诚何极,终身幸勿谖。”他除了耕作农田,还精心照顾辟于家前屋后的菜地。他的《小圃》诗:“细雨理小圃,戴笠复荷锄。荷锄向众草,青青将安居。”他家西边的邻居也是“贫屋宜见欺”的农家。徐慕隆在《西邻茅屋为疾风所仆》诗中,既亲目所睹“昨夜风怒号,吹折西邻屋”的灾情,又吟出了“我闻心怦怦,顷之心乃宁”的感受。

“案头二十五《离骚》,一更二更三更雨。拂墙萝薜影娟娟,青灯荧荧人独语。”这一首《雨夜读〈离骚〉》的诗,透露出诗人身居茅屋,雨夜通读《离骚》至三更的场景。他常用诗歌来抒发自已“临风独泪涟”的忧郁。

苦难的家境迫使诗人终日操劳,一年四季不得空闲,徐慕隆常利用不能下地的夜晚或雷雨天从事诗歌写作。“飒然雷雨至,正抱苍茫吟”(见《徐慕隆五律名句录》)。因天上实然下起雷雨,逼迫他躲进屋舍,诗人于是遥望着空阔辽远的天际开始吟诗作对。“拥鼻西窗下,纷纷雪入扉”(见《雪夜示成儿显儿》)。纷纷雪花漫天飘,穿过用芦笆做成的门扉,使他忽然产生灵感,顾不上寒冷,靠窗拥鼻吟诗。“静夜深更坐,研露吟孤诗”(见《中夜吟》)。有时深更半夜,他忽有构思,便起床借助寒露研墨作诗。

为提高诗艺,他还同年纪相仿、兴趣相同的诗人、秀才们结成诗社。据县志记载,流寓海门、擅长作诗的倪朱,“与何忠相、徐慕隆等诗人结成‘白榆诗社’,打钵奏乐,推敲用韵,喝茶饮酒,亦无闲暇”。我们从徐慕隆诗中发现,徐的诗友还有崇明籍、乾隆八年秀才、诗人张鹤(见《十七夜与放亭看梅》),以及崇明浜镇人、康熙六十一年秀才、举人李杜诗之子李尚美(见《寄石湖李砚香》)。师友则有昆山李纫佩、常熟陈祖范(号见复)等(见《哭昆山李纫佩先生》、《春山二日呈见复先生》)。

诗人徐慕隆在农耕生涯中,铸就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性格。他在茅舍青灯下,也写出了许多兼有李杜风格的佳句。

乾隆十八年(1753),“数奇不偶”的徐慕隆赴金陵参加江南癸酉科乡试。虽然又一次没有中榜,但他写的诗赋已被主考官、江苏学政梦麟发现并获得赏识。梦麟称赞徐慕隆为 “旷世逸才”,一如同乡李杜诗(字范莲)、杨兰玉(字舜年)分别被江苏巡抚张伯行视为“国士”、“江南奇士”。崇明《黄氏家乘》卷首收录有徐慕隆为“昭武大夫孟侯公像”题写的像赞。

 

风诗迈征意  记取保天伦

徐慕隆中年饱受风霜,屡遭厄运。虽然“四壁悲徒立”,但依然“最寒我有骨”。他把诗歌创作作为支撑自已生活的骨架。

从存世的徐慕隆的诗来看,侨居常熟的他,不时得到刘观我、李尚美等亲友、诗友的帮助,秀才李尚美字砚香,中年以后寓居苏州石湖。他博闻强记,才气横溢,赋诗作文,千言立就,在故乡、苏州都很有名望。徐慕隆的《寄石湖李砚香》诗:“石湖居士守环堵,胄藏云锦无尘土”,“虞山山下田每每,我亦扁舟归去来”。证明两人共为侨寓的诗人,志同道合,你唱我和,关系密切。李尚美侨寓苏州石湖,被当地聘为书院的山长,见诗友有难,哪有不救之理?县志记载,徐慕隆移居常熟后,既从事耕作,还兼任塾师。吟咏自找寻趣,喜欢奖励引进后辈,大多有成就。

徐慕隆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考取岁贡生,大约已经60多岁了。县志、家谱等记载,诗人移居常熟后,又屡次应试,虽“受知于梦(麟)、庄(有恭)二大人”,却“命乖辄阻”,只能立下“风诗迈征意,记取保天伦”的意愿。

他没有停止手中之笔,他又寻机外出,写作的题材也因此拓宽。他去过历来就有“南船北马”的淮阴,游览过六朝古都南京,登临过“石头虎踞”清凉山,造访过六朝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京口,又曾来到歙县太白楼。他的游迹遍布苏州城,在某年农历正月初七那天,“夜深酣酒,蹋上虎阜山”(见《人日节醉倒虎邱》)。甚至,他去过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在石门山南的春山馆赠诗诗友(见《春山二日呈见复先生》)。每次出游,看到锦锈河山,诗人诗兴大发,留下许多美好的诗句。

 

成败何足论  所贵为人雄

徐慕隆有52首诗收录在清嘉庆年间刻印的《瀛洲诗钞》中,是全集中收录诗作最多的一位。诗人的诗从体裁上区分,古诗31首,五律14首,绝句7首,而古诗中全是乐府诗。如《吴蚕曲》:“江南三月吴蚕生,吴娘桑中采不停。江南四月吴蚕死,吴娘机中织不起。一梭一丝复一丝,织尽千丝当告谁。吴蚕身死吴娘病,被罗帏只未知。”唱出了崇明织女的灵巧和艰辛,也吟出了诗人对衣被天下妇女的崇敬。诗人在诗歌体裁上独具创新的风格,无怪乎他的诗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在他身故后25年,《瀛洲诗钞》的编纂者仍能从民间收集到他的诗达300多首。编纂者评论这位田园诗人的诗歌“有真性情”“真挚朴老”。

诗人的《西山寡妇说》诗,是一首十九句的五言乐府。诗中叙述了西山寡妇的悲惨经历:“频年岁饥荒,重之以瘟疫”,以致“夫死妻未死”,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幼儿。寡妇家遭不幸,已经啼饥号寒,谁知,负责收税的里正仍不断地来摧收田赋,情急之下,寡妇恨不得跟着丈夫去“重泉聚冤魄”。诗人“伤哉复伤哉,闻之予太息”,表达出对陷于绝境的西山寡妇的一片同情心。

诗人徐慕隆也善写五律。诗人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如题为《秋夜》的五律:“秋风落空庭,明月在高树。乌鹊向南飞,一声泪如注。”全诗看似仅仅描写秋天的景致,但是通过四句白话,抒发出作者忧伤的情感。

纵观徐慕隆存世的作品,浸透着人生的苦难和悲凉。他的许多涉及亲情的诗,如《喜告四章》、《示阿成、阿显》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瀛洲诗钞》的编纂者评论为出于“至性”,与“少陵示宗文、宗武同一笔墨”。

诗人的《人日节醉倒虎邱》是一首狂歌纵饮,具有李白个性特点和豪放风格的抒情诗,诗中为世上不平事而纵情抒发。最后狂呼:“一拂吾身上袍,一怜吾鬓上毛,一赠吾明月珠,一遗吾金错刀。情既悦兮忽大叫,忽见东方红日东山高。”

诗人在《过西楚霸王墓》吟出佳句:“成败何足论,所贵为人雄”。

诗人徐慕隆生活在二百多年前的那个封建年代,亦儒亦农,是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他的诗独具乡土风味,彰显着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徐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