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古瀛人物

柏谦——崇明一代才子

信息来源:崇明档案

发布时间:2022-04-28 16:47

浏览

【字体:

柏谦(公元1697——1765),字蕴高(一作皋),号为庵,崇明浜镇人。康熙五十四年秀才,雍正元年,选拔为贡生。雍正二年顺天乡试中举人,雍正八年(1730)成进士,选为庶吉士,官授翰林院编修,曾任总阅卷官,两任福建省乡试正、副主考官。乾隆九年,到武英殿经史馆篡修《明史纲目》。柏谦还喜写诗,他的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有抒情写景,也有反映劳动人民处于灾荒时的苦难情景,被人誉为 “文坛之名将、词林之俊杰”。

晚年因身体原因辞官,掌教虞山书院,识别和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有《槐荫堂稿》、《碧山堂稿》、《吴中十子》、《虞山课艺》等文稿存世。

  任职朝中忙编修

在崇明历史上,除了中过探花的沈文镐外,柏谦也应该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文人。

柏谦的一生处于康雍乾盛世年代,是崇明当年的名镇浜镇人。民间传说,柏谦天资聪慧,胆识过人。他刚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背诵许多《四书》《五经》中的章节。《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五岁时,有一次有强盗来镇上烧杀抢劫,众人闻讯后纷纷四下里逃跑,独有柏谦勇敢地对父亲说,怕什么怕,我家有三个男子汉,难道还害怕他们不成?父亲感到奇怪,就问柏谦问家里哪来的三个男人。柏谦大声告诉父亲,说是父亲你和伯父两个人,再加上我自己,不就是三个?小小年纪,竟说出如此豪气冲天的话来,着实让人感到惊异。年纪稍长一点,柏谦又跟随同一条镇上的李杜诗学习。那李杜诗绝非等闲之辈,是康熙五十九年的举人,其所写的文章在当时学界很有名气。李杜诗的弟弟和儿子也是浜镇有名的文人。柏谦在老师的教育下,博学强记,通览群书,学问成长很快。别看他平常不善于言辞,却才思敏捷,精通写作。《民国崇明县志》上称他是“敏于文翰”。康熙五十四年(1716),十八岁的柏谦考中了秀才。雍正元年(1723),作为秀才中的优秀人才,他被选拔为贡生,进入国子监学习。雍正二年(1724)顺天乡试时,柏谦中举人。雍正八年(1730)又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官授翰林院编修。人所共知,翰林院——这是一个在明清时代长期存在的、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在院内任职与曾经任职者,都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而庶吉士亦是一种官名,亦称庶常,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明清时候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其目的是让这些人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可以说,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柏谦因此亦可称为当时的后备干部。

出身贫家的柏谦为官后清正廉洁,恪守当官须为民的本分。他更善于识别培养人才。雍正十三年(1735)秋顺天乡试时,他曾任总阅卷官。须知清代前期,任阅卷大臣的多为皇帝的宠臣,甚至是皇帝奖掖功臣的一种方式。以后,柏谦又两任福建省乡试正、副主考官。乾隆九年(1744),他受命到武英殿经史馆纂修《明史纲目》。当时因为已经多次调换过主笔人,因此交稿期限十分紧迫。但是柏谦并不惧怕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他倚仗自己的博学多才和刻苦努力的精神,常常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起早摸黑加班,终于如期交付了编修纲目。柏谦善写文章的名声亦由此震动了朝廷和民间。相传乾隆皇的叔叔怡贤亲王得知消息后,也十分爱慕柏谦的才学,专门请他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讲学授课。

 

  热爱家乡多著述

柏谦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曾为崇明写过多篇文章,如《赵公堤记》,《沈文镐〈清理田赋记〉跋》,《重建尊经阁记》,《近庵先生传》等,其中许多文章被刻在石碑之上,崇明县博物馆内至今还留有他的《重建尊经阁记》碑刻篇章。对于科举应试文章的写作,柏谦更是手到擒来。由于他的八股文脍炙人口,因此成了科举应试者们的典范文本,曾刊行成册,成为书籍市场上的抢手货。在著述方面,柏谦先后有许多作品曾盛行于世,如《槐荫堂稿》《碧山堂稿》《吴中十子》《虞山课艺》等。

清代崇明人杨樽,曾经编辑过一本《瀛洲诗抄》,内中收录有崇明籍人士几百首诗作,柏谦亦有多首诗歌在内。他的诗歌着重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有的抒情写景,如《四宾斋成原韵》:“柳溪竹坞绿荫环,新葺高斋尽日闲。凉月清廉浑似水,夏云当户便成山。倾尊潋滟松花绿,洒墨淋漓柿叶斑。最羡壶中风味好,几回来过每忘还”,表达了他对家乡美景的无比热爱;也有的反映劳动人民处于灾荒时的苦难情景,如“饥溺切身真是急,风光过眼总堪怜。试听四野哀鸿起,严壑宁容一枕眠”、“漫诩文章堪报国,眼前救得一民无”,刻画了家乡灾难来临时他的忧虑心情。杨樽在介绍柏谦时,称他的诗歌“同其文一样清俊”。他的老师李杜诗也称柏谦在写作上为“文坛之名将,词林之俊杰”。说起作诗,史料上还有这样一件事情记述。讲的是乾隆九年(1744)夏,柏谦接皇上旨,与张玉书、陈见复、金德英、冯浩等大臣一起参加翰林院宴会。乾隆皇帝也是个诗人,在宴会上,他突然诗性大发,要和臣下一起赋诗,并指定用“柏梁体式”联句。什么是柏梁体诗?原来这种诗每句七言,句句用韵,都押平声韵,全篇不换韵。据说早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时始,所以这种诗被后人称为柏梁体。柏谦才思敏捷,联句文采斐然,用韵自如贴切,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日后乾隆就经常将柏谦召进宫内,和他一起赋诗论文,在诗歌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柏谦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既有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之神韵,又深得欧阳洵之精髓。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融二者之妙,取各自之精华,自成一体,形成刚劲而又文雅的风格,享誉官场。作为书法家,柏谦的名字后来被载入光绪戊申金陵刻本《国朝书人辑略》。198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一书,也录有他的大名。

进入中年后,柏谦因为适应不了京都北方那种严酷的冬冷气候,身体每况愈下,母亲又年迈,需人侍候,因此无奈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崇明。在崇明,他整整生活了三十年。见到乡亲们有什么为难困苦之事,他总是出手相助。邻里对他十分敬重。那时崇明的是沙田制,日子一久民间常有相邻之间、佃主之间的纠葛发生,有时甚至酿成大规模的斗殴。柏谦见此情景,就向县衙建议,恢复旧制,并且在石头上泐刻为记,以避免纠纷再行发生,使乡间安定下来。

到了晚年,受常熟那边好友的邀请,柏谦移居虞山脚下,执掌虞山书院,亲自教授学生。常熟历来是天下有名的人文之地,产生过不少饱学之士。柏谦在那里,兢兢业业地传道授业解惑,为江南这一文脉璀璨之地培养了许多才俊。在常熟的文化史上,写下了值得记忆的一笔。最终,柏谦病故在那里。

 

作者:柴焘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