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人文历史

童叶庚——清代益智大玩家

信息来源:崇明档案

发布时间:2024-06-21 09:04

浏览

【字体:标准 加大 特大


童叶庚(公元1828-1899),字松君,晚号睫巢。崇明城桥镇人。历任浙江数地县丞,咸丰间以军功擢升德清知县。晚年受诬陷,落职后,光绪间归隐吴门,以金石书画自操,颇延时誉。博学嗜古,手抄群籍,多海内孤本。1862年,童叶庚在闲暇之余,偶见儿童把绳线撑在手指间“翻股”,受启发,联想到事物的变幻与转换关系,于是根据七巧板进行创作,制作出了“益智图”,能拼出各种造型,在友人中传抄赏玩。1878年正式刻印出版了《益智图》和《益智图续图》。1890年又出版了《益智燕几图》,之后创作了《益智图千字文》《益智字图》。

喜好多多的玩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的灿烂文化曾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其中的古老智力游戏更为提高玩具品位、开发思维智力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益智玩具从广义上来分析,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玩具。所谓科学玩具,就是应用某种科学原理来构成这种玩具,或者玩这种玩具可以体现某种科学道理。比如,陀螺和风筝利用的就是力学原理,万花筒和潜望镜则源自于光学原理,走马灯和蒸汽小船则与热学原理有关,而爆竹和化学原理有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许多地方也都将优秀的智力游戏列入到了保护名录,引起了人们的空前重视。其实,在这类玩具中,也有我们崇明人贡献的一份智慧,一件崇明人发明的玩具,它就是“益智图十五巧板”,由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秀才童叶庚首创。

童叶庚的父亲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举人,曾先后在浙江象山、萧山、青田任过知县。在其任内,他为官清正,深受士民称颂。象山、萧山的百姓建立过生祠纪念他,青田的百姓誉他为“童青天”,后亡殁在去乌程县任职的路上。

父亲在官场清正廉洁的作为,给童叶庚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发誓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因此他发奋读书刻苦努力,经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熬,终于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了秀才。此时正值晚清社会大动荡的时期,通过捐纳,他踏上了仕途,经考察后被定为典史、县丞、州判一级的官员。后来童叶庚正式出仕,历任浙江杭州府经历、诸暨、富阳、黄岩、常山县丞,同知衔。同治三年(1864年),又与苏州祝书绅在崇明设盐局、建仓廒,办理盐捐。光绪十年(1884年),因为立了军功,又被擢升为德清县知县。在浙江多地的任内,童叶庚惩治赌徒,劝民化俗,救灾缉匪,为民做主,深受百姓的感念。但是刚直不阿的他不会巴结奉承上司,不肯趋炎附势,最终遭到革职。离任时,地方志记载称百姓流着眼泪欢送他,长长的送行队伍排至郊外三里之多。 

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去职后的童叶庚来到了他丈人家的所在地——苏州城内吉庆街,在旁边的朱家园找了一块地方筑起了小楼,开始其寓公、隐士的生活。在那里,他经常与好友一起赋诗饮酒,寻找出田园乐趣。在饮酒赋诗作画中,不但使他饱受官场倾轧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也激发起了创作的灵感。据称童叶庚曾编写过一本名叫《酒祀典》的书,为三国孔融以后的七十三个嗜酒者,撰写了称颂的文章,其优美、充满谐趣的文字,受到当时一干文人的称赞。《中国人名大辞典》一书,说他是“博学嗜古,手抄群籍,多海内孤本”。童叶庚还特别擅长画墨梅,所作《万玉图》,被誉为“清超拔俗”。童叶庚又喜好收藏古铜镜,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百镜斋”、“百镜楼”。经过多年寻觅,先后搜集到百余面古铜镜,还据此编纂出过一部图文合壁的专著,名为《睫巢镜影》。民国《崇明县志》所列的“汉丹阳铜镜”、“汉上方镜”,就是他的藏品。

童叶庚最值得人称道的是,他还曾发明过“益智图”——一个被清末在北京大学工作的美国传教士称之为“最富独创性的”拼板玩具。

 

匠心独具的益智图

说起童叶庚发明益智图,崇明民间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

童叶庚有一天在忙完公务之余,信步外出游玩。在衙门附近的一家店铺门口,偶尔见到有两个小姑娘在玩一种“挑花绷”的游戏。她们中的一人把细细的绳线撑在两手的各个指间,然后由另一人“翻过”到自己的手指上,来来回回,变化无穷,煞是好看。两人玩得十分专心,童叶庚在一旁看了多时,不由受到启发。既然事物可以变幻转换关系,自己何不动动脑筋,在喜爱的玩具上搞一些花头,创造一些新东西来?于是,回到家里就动开了脑筋。

其时七巧板在民间很是流行。街巷里,市井上,茶馆中,常有人在一起玩耍。它用正方形的薄板制成,分裁为7块。其中有大、小三角形各两个,中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个。玩的时候,用它可以拼排成各种图形,如人物形态、动植物形象、亭台楼阁、车船山岳等。七巧板制作简单,设计巧妙,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开发大家的智力。童叶庚虽然也玩过多次,总觉得它尚嫌简单,限于块数,能够编排出的花样比较少。几经考虑,他确定在七巧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一次次尝试着切割各种几何形状后,最终遴选出15块的一种,将其排列组合,竟然能拼出各种造型,摆出各种各样的事物图样及文字。童叶庚将其起名为益智十五巧板。

十五巧板由两块全等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全等的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全等的带直角拐角的六边形、两块全等的直角梯形、一块平行四边形、四块全等的带内弧的直角五边形和两块全等的半圆形共1 5块图板组成。由于这些图板方、圆、曲、直、尖、斜等图形各具,便于不断组合,因此比七巧板更能吸引人,更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

设计制成后,童叶庚曾率其五子,天天在一起拼排把玩。夜晚昏黄的烛光下,白日洒满阳光的廊檐前,外出远足的长亭中,无处不摆开拼排的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父子五人竟用它拼出了数以千计的文字。后来经过悉心整理,由其幼子童大年逐笔勾画,编创作出《益智图千字文》。书中详细描述了“益智图”引人入胜的精妙玩法。当时的文人学士一致公认他的发明构思巧妙,能启发心智。恭亲王(1833-1898)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对于童叶庚发明的益智图他十分钟爱,曾拥有一套精巧的象牙制益智板,置放在一个小铜方盒里。1893年,他还为童叶庚的《益智图千字文》题写了“操觚新格”四字。据徐兵先生研究称,孟森、鲁迅、瞿秋白、张恨水等白话文名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均提及过“益智图”和“益智图干字文”。

童叶庚还不断钻研用十五巧板拼排其它图形。几经研究,拼出了不少令人惊异的图形,然后将其写成《燕矶图》一书,把所拼出的图案向大家推荐。以后,益智系列成了他的专利。1878年正式刻印出版了《益智图》和《益智图续图》,将这一机巧万变的游戏记录下来。1890年他又出版了《益智燕几图》,此书写出了他发明创造所传承的脉络。在《益智续图》中的下册,童叶庚还对用益智十五巧板拼出的一些字词作过详细的介绍。1891年,童叶庚又开始用益智十五巧板拼《阴骘文》。《阴骘文》也叫《文昌帝阴骘文》,是当时社会流行的劝善篇的一种,在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让人扼腕叹息的是,童叶庚在编成《益智图阴骘文》后,仅仅做了修订,并没有出版发行。


原创:柴焘熊
来源:《崇明历史名人传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