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特色民居浅谈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丰富。作为民众百姓生活活动主要场所的民居,种类甚多。我们知道,由于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不同,历史文脉的延续及民间风俗的迥异,所形成的民居都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内蒙草原的蒙古包,到江南水乡的民宅;从东北大院到徽州民居;从福建土楼到陕北窑洞;从上海弄堂的石库门到北京城内的四合院,无不印证着这一点。
崇明地处江海交汇处的长江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从唐朝武德年间露出水面的沙洲到现在成为祖国第三大岛,在1300多年沧海桑田的变迁过程中,也产生了颇有自己特色的几种民居。
环洞舍式民居
环洞舍可以说是崇明岛上最初的民居了。这是一种纯用芦苇搭建而成的简陋住屋。当初,从大江南北移居到崇明的樵夫渔民,斫倒荡滩上的芦苇,将其扎成一束一束的柴把,弯作成半环状后,两端插入土中,再在中间隆起的穹顶上覆盖苇叶、水草,成为一个环洞形的建筑。洞舍后面用芦笆封住,前面的门洞用芦笆作门,一边固定,一边可开启,供人进出。由于环洞舍的门高度仅一米多,出入者均需低头弯腰。
为什么崇明岛上会出现环洞舍这种民居呢?这完全因为崇明是河口冲积岛使然。我们知道,由长江上游下泄之泥沙堆积而成的沙洲,不像大陆上的许多地方有高大的树木可供人砍伐,有众多的树枝可搭构房架,有遍地的茅草可用来铺盖。新涨起来的沙洲上面,除了到处可见的成片芦苇和水草外,很难再找到别的用来建房造屋的材料。如果从别处运来砖瓦吧,且不说昂贵的材料费、运输费令樵夫渔民无法承受,就拿新圈围的土地来说,绵软的地基也绝对承载不了砖木结构建筑物的重量。因此,用砍斫来的芦苇搭盖栖身之处,便成了崇明岛上最早移民的首选,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倒也完全符合“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原则。难怪当时岛上有这样的民谣流传:“人生投到东西沙(崇明早期的两个沙洲),注定要住环洞舍,喝末喝仔咸黄汤(苦咸的江水),着末着仔破衣褂。”从这首民谣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在当时的崇明,老百姓只能住在这样简陋的民居中。正是这种环洞舍,为崇明岛的移民以及后来的百姓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庇护。
就建筑物而言,房屋的“顶”本来的目的主要是用来避风雨、御寒暑,因此它们大都筑成坡顶或平顶。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村遗址上的建筑物,其顶就是斜坡式的。华夏大地上无论是西藏地区的碉房,西南地区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杆栏式民居,也都是斜坡式顶。即使是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其室内的顶虽呈圆弧状,但它的外顶却是平顶。但是,崇明环洞舍的顶却是极为少见的圆弧形。究其原因,有下述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岛上最初移居而来的百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他们长年在水天一色的大海中作业,“天圆地方”的观念牢固地支配着他们。他们以为覆盖大海与大地的天是圆的,而自己所处之处是方的。为顺应“天圆地方”的观念,就把环洞舍筑成了占地方形顶为穹形的建筑。
其次,由于崇明的沙洲地处水天寥廓的长江口,那里濒临东海,一年四季风要比别处刮得大。特别是夏秋两季,台风多发。大作的狂风对坡顶、平顶建筑威胁极大,建筑物容易被刮倒。而环洞舍的顶是圆弧形的,它能很好地抗衡飓风的侵袭。因此,在多少年多少代以后,崇明地区每当要在滩涂上进行新的围垦时,由于环洞舍抗风能力的强劲,取材的方便,搭建的快捷,民工们仍十分喜欢用它作住宿之用。尽管进门出门要低头弯腰,但是当民工们挑泥做岸劳累了一天后,躺在铺着厚厚的稻草上神聊海侃时,倒也十分有情趣。
一窗一阘式民居在崇明地区可称之为最普遍的一种建筑。旧时的崇明,极大多数人都以种田为生。他们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植棉种稻,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能住上三进两场心四厅头宅沟式的民居(何谓“三进两场心四厅头宅沟”,下文将有论述),毕竟只有少数富足的粮户。寻常的百姓,住的都是一字形民居(俗称“独埭头屋”),或一转一折民居(俗称“曲尺形屋”),即在正埭(在曲尺形民居中独埭头屋称为“正埭”)的东侧或西侧砌上朝东或朝西的厢房(称之为“侧厢房屋”),也有的同时在两边砌土朝东和朝西厢房,使住宅成为“门”形。综观这类民居,都有一个这样独特的现象,它的卧房(崇明人称作“房头”)和厨房(崇明人称作“灶屋”)连在一起,老百姓称之谓连房连灶屋。作为安置床铺的房头,都不设面对场心(院子)的屋门,只有窗户。在与灶屋相连的墙壁上,则开置一门。大概这门位处厢房的中间,因此俗称“腰门”。人要进入房头,必须通过灶屋从腰门入内。这样,房头就成了一个对外完全封闭的空间。应该说,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中国老百姓的传统心理——视卧房为最私密之地,除本家外,一般外人均不得随意入内。
中国的建筑史告诉我们,旧时中国的民居把门与户分得清清楚楚:双扇称门,单扇为户。在门与户的设置上,又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而言,住宅的大门和公堂屋(正埭屋最中间的一间,崇明人称为“前头屋”)的大门为双扇,而宅子内的其它房屋的门则为单扇的“户”。连房连灶屋的灶屋,照理来说亦应该是单扇的“户”。但是在以种植棉花、纺纱织布为主要生计的崇明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造土布的布机放在灶屋内。据旧时的《崇明县志》称,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全县织造土布的布机有10万台之多。由于布机的机身比较庞大,占地面积不小,假如家中遇有红事白事,灶屋内煮饭烧菜施展不开手脚,就要把布机扛出去腾出地方来。如果按照常理,灶屋只设单扇的“户”,布机就无法搬进搬出,因此,聪明的崇明工匠就为崇明民居的灶屋设计了一种既区别于“门”又有别于“户”的一窗一阘。
这里,有必要对“一窗一阘”作一下较为详细的介绍。所谓“一窗一阘”是指在侧厢屋面对场心的一侧墙上,安立一个门框,其宽相当于两扇单门的宽度,中间立一可以“探落”(崇明方言“取下之意”)的立柱,柱头的一边,置一单门,另一边的上部装上既可开启又可关闭类似半扇门样的“窗”。下半部分置一扇一边固定在立柱上一半固定在门框上的“阘”。日常生活中,这一窗一阘的“窗”白天和另一边的门一同开启。夜晚,它又和门一样闩上门闩关闭。要是遇上雨天,灶屋门开着往往有风雨刮进来,打湿屋内。如果把门关上,会把外面的光线挡住,室内昏暗,给在灶屋里以织土布为谋生手段的农家妇女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是,有了一窗一阘后就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时,一旁的门紧紧闭上,另一旁下部的阘关合着,而上面的窗仍可照常开启,不误光线射入。伸出的屋檐又可挡住风雨从上面刮入。如遇到家中有事要办,就可把立柱“探落”下来,把一窗一阘下面的阘取走,在两扇单门宽度的门框内,完全可以自如地把布机、家具等搬进搬出。这是一个多么别具匠心的设计!它既不违背门与户设置的固有定规,又完全照顾到寻常百姓日常的生活劳作之需。所以,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崇明农家在砌房时还会建一窗一阘式的屋子。
三进两场心四厅头宅沟式的民居,是崇明岛历史上最典型的富家住宅。它一般由前后三埭房屋组成,四周再圈围宅沟。埭与埭之间的两端,由侧厢房屋连接,其建筑平面图形为一个“日”字。住宅的进门一般设在东南角。这是因为中国民间历来崇尚风水,风水学上普遍认为东方和南方会给人带来福气和喜气。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紫气东来”也好,“寿比南山”也好,折射的就是这种心理。把宅门安在东南角,寓意能带来大吉大利。但是,在风水学的五行中,东与南又代表木与火,为了使三进两场心这样的建筑物驱避火灾,又在宅子的四周开掘宅沟,以水克火,保家院平安。进入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一照壁,据说那是为了防止宅外的孤魂野鬼溜进来,带来灾祸。有了照壁,即使有鬼从大门缝里溜入,但在照壁前就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因而被吓走。
在三埭房屋中,前埭房屋朝北而砌,恰和同埭的宅门相背,人们把这称作倒座,又叫花厅。平常时节,花厅用来堆放什物。遇有重大喜庆之事时,则摆起台凳置上酒席招待客人。第二埭房屋朝南而砌,正中的一大间称之为厅,平时有客人来访,有亲戚走动,活动大都在厅内进行。厅的两边一般都作书房之用。连接头埭和二埭之间的侧厢屋,则是厨房和帮佣居住的房间。中间的场心叫外场心,都栽有花卉和观赏树木。穿过厅堂则进入到内场心,它是三进两场心四厅头宅沟民居建筑中的内宅,宅主和他的家眷都居住在后埭和两侧的厢房内。除女佣和亲友中的女性外,男性客人和男佣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
三进两场心建筑的外墙,一般都不设窗户,这样既保持了住宅的私密性,又增加了住家的安全感,使整个住宅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厚实稳重的外墙阻隔了外面的嘈杂紊乱。由于不设后窗,室内光线较暗,为采光起见,除厅堂和前头屋外,一般的房顶上都设有进光的玻璃,人们称之为“明瓦”。
旧时,在崇明有“天下乱,崇明沙上好避难”的民谚,意为大陆上战乱不断,但在崇明岛上却相对比较平静,极少兵燹之灾。但是,战事虽少,岛上也有扰民的土匪。深更半夜,常有土匪闯入民宅行绑架、抢劫之事。三进两场心的宅主自然都是有钱之人,因此他们也往往成为土匪抢掠、勒索的主要对象。围绕三进两场心住宅四周开掘的那些深数尺宽丈余的四厅头宅沟,正好就成了保护家财安宁的屏障。宅前的沟面上,架设有吊桥。白天,吊桥放下,供人出入;傍黑时分,将吊桥收起,整个住宅就与外界隔绝开来。四厅头宅沟的水面,既可让家中饲养的鸭子嬉水,又可放养白鱼、鲢鱼、青鱼,更可种植菱藕。逢到下雨时分,整个住宅的积水又可排入沟中。可见,四厅头宅沟的开掘,既为住户提供了日常生活的方便,又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匪盗的入侵。
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民居的规模与形式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进步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崇明的民居和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洞舍式的民居已经成了历史,仅只能在崇明县博物馆的展厅内和作为旅游景点的滩涂上还可见到它的踪影。三进两场心四厅头宅沟式的民居,也由于年代的久远、岁月的变迁和风雨的侵蚀而败落鲜见。其过大的占地面积和如今家庭规模的缩小,又使现人既无法又不愿再行建造。而那种最为普遍的一窗一阘式的民居,在住房向居民点集中的过程中,也正迅速被卫生设施齐全、通风采光良好、房间功能明确的钢筋混泥土楼房所取代。相信随着乡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差别将会逐步消失,崇明的民居也肯定会有更大的变化。上面所述的几种崇明特色民居,将来只能在县志或有关的建筑史中找到它的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