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历史建筑

崇明的佛寺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3 13:04

浏览

【字体:标准 加大 特大

        崇明是中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沙岛,被誉为长江口的一颗明珠。崇明土壤肥沃,林木茂盛;气候温和,风光秀丽;水洁风清,四季宜人。“天下名山僧占多”,崇明岛作为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又是一处波涛重锁、远离红尘喧嚣,最宜于佛家清静修行的人间乐土、绝尘静域,自然吸引了佛教僧侣的瞩目。因此,崇明自唐代武德年间(618—622)露出水面,到万岁通天元年(696)始有人登上沙岛捕鱼打柴、开垦土地、定居生活后,未满百年时光,佛教就开始传入崇明。

 

唐宋元时期的四大丛林

唐代初期,崇明还是一块新地。有人烟还不足百年光阴,崇明已建起了兴教寺、奉圣寺两所寺院。其时,崇明在行政上还没有任何建制,这说明朝廷统治者对崇明这块处女地的出现还没有注意到,但佛教却先已关注到了。

据《崇明县志》记载,相传唐时终南山和尚妙巩,梦中遇见神仙告诉他:东海涨起了沙洲,邻近吴楚,宜于建造道场。于是,妙巩和尚和他的几个徒弟下了终南山,跋山涉水,远道寻来,于唐代兴元末年(784)在崇明张成港北觅地建寺,不到一年时间,寺就建成了,取名为“兴教寺”(盖指兴吾佛教之意)。当时沙洲四面皆水,江海波涛汹涌,涨坍不定,用不到一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寺庙,现在想来其规模不会很大,但兴教寺却是崇明古代四大丛林之一,在岛上很有影响。宋代宝庆(1225—1227)时,皎如和尚看到沙洲坍陷,兴教寺已逼近海边,就把寺院迁移到平等村。

另据《崇明县志》记载,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和尚道成建奉圣寺于东沙城角(所谓“城角”,大概是东沙上居住的人相对集中的地方)。相传,奉圣寺有一处古迹名为“东林泉”,据说是道成和尚当年凿井所得之泉。宋代绍兴(1131—1162)初年,陆思谦、谢之刚对奉圣寺进行修葺扩建。寺内有一览亭,建造得美观大方。元代至正年间,德建和尚又予以重修。

崇明古代四大丛林还有慈济寺和寿安寺两座古寺,规模都要比兴教寺和奉圣寺大,其中寿安寺至今仍在,香火旺盛。这两座寺庙都是宋代所建,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

慈济寺建于宋代淳祐二年(1242),初建于姚刘沙,又名白云庵,曾改悬过龙江寺匾额。元代大德七年(1303),和尚绍时建造了大雄宝殿,匾额为赵子昂(孟頫)手书。绍时,字省翁,崇明人,幼年舍身慈济寺,元大德七年,任慈济寺住持,戒律精严,70多岁逝世。到了延祐(1314—1320)时,有一个名叫良聚的比丘在寺内又建了钟楼,后倾圮于海。据旧版《崇明县志》记载,元代至正年间,东沙岸边涌来两口钟,当地人把钟捞取,一口放在寿安寺,一口放在慈济寺。后来,寺庙迁移了,两口钟均不知去向。

寿安寺是崇明四大丛林中唯一尚存于世的古寺,始建于宋代淳祐元年至十二年(1241—1252),和慈济寺几乎是同时建造,初名富安寺。寿安寺的建造起因颇具神话色彩。相传宋代淳祐年间,有两个名叫模和俦的四川来崇比丘,看到鳌山奇特,环境优美,随即插枯竹于三沙东仁乡金鳌山,祝祷说,如果枯竹明春繁荣,就在这里建道场。后来枯竹果然复活了,于是建寺,名曰富安寺。两僧宗天台教法,在寺广开法席,远近皈依者甚众。元代延祐五年(1318)改名永福寿安寺。寺院建成后,随县治的多次迁建而搬迁。寺内建大雄宝殿九栋十三架,气势宏伟,殿宇庄严。殿前建有四大天王殿,殿后建有西方三圣殿,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多间,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香火鼎旺。

值得一提的是,崇明还有一座六和寺,相传建于唐末宋初,距今已近1000多年历史,原称文昌宫,位于今陈家镇陈西村内。崇明建于宋代的庙宇还有一座天后宫,是岛上第一所神庙。此外,崇明的神道庙还有原县城的宝庆观,也是宋代时所建,今已不存焉。

 

明清时期崇明佛教的发展

从元代至明清两代,佛教在崇明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岛上的劳苦民众生活艰难,又倍受沙洲涨坍之苦,为摆脱今生贫穷忧患境遇,念佛向教的信众日渐增多,与此相适应,作为基层信众修行念佛场所的佛寺,也就自然而然的不断兴建起来。

崇明建于唐宋时期的四大丛林——兴教寺、奉圣寺、慈济寺、寿安寺,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多次的搬迁、重建、增建。

明代永乐(1403—1424)时,兴教寺迁建至道安乡。万历年间又迁往南沙,后迁移到新河镇西(今新河镇兴教小学原址)。这样几经搬迁,已颇具规模。《崇明县志》上写道:兴教寺有“诗僧精舍”,非常幽胜,知县熊开元为之题匾。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明代王衡写了碑记:我听说海上有兴教寺,创建于唐代兴元年间,后更历数十百世矣!它的旧址本来靠近海边,庙房常遭坍没。明代万历元年(1573),和尚大方占卜迁移到现在的地方,砌墙粉刷,佛像涂色,已是初具规模。不多时又遭水灾的摧残,一片瓦砾,堆在眼前。比丘法庸见此情景,心感怆然,于是出钵中金莲,希望合浮图(即塔)尖(比喻事情终于成功),经过长时间的苦心经营修缮,才有头绪。寺庙四周象城,外面设一门,太史严公讷题字其上。中间是飨殿,七宝庄严。稍进,是丙舍(正室两边的房屋)、禅房,联络左右。台阶中间是大碑,杉树柏树茂密地排列着。剔除苔藓,阅读碑文,大多是名人字迹。这座寺可算是崇明第一了。清康熙四十三年,兴教寺购铸大铜钟一口,四周刻有大悲咒隶书,钟首雕龙(双龙争球),工艺精湛。人们称赞说“兴教寺穷,还有十八担铜”,由此可见其钟之大,惜此钟在大跃进年代以大炼钢铁之名收去后,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兴教寺原佛殿寺房被兴教小学占用。据该寺两位比丘尼新岩和新台回忆,她俩在寺房旁边的空隙地另外建了一草三瓦4间房,继续坚持修行,土改时,二位比丘尼分得原兴教寺的坟地100步长、300步宽,合1.25亩,“文革”期间又被赶出自建寺房,房被拆去,至此,这座崇明岛上最古老的丛林从此不复存在了。

明万历(1573—1619)中,本县人张儒将奉圣寺建于县城习文巷(今县城顺利大酒店之址)。此后仍屡有兴废,但最后毁于哪一年?因什么原因而毁?县志上没有记载。这座被称为“崇明四大古刹”之首的奉圣寺,现已仅存其名,而杳无影踪。

慈济寺在明万历(1573—1620)中,迁移到长沙,即现在的县城朝阳门内。清顺治(1644—1661)中期,总兵梁化凤、副将李廷栋对慈济寺进行了修葺。其后,总兵张大治、提督刘兆麟、知县张文英等又先后修缮,作为祈求福佑、熟习仪式的地方。寺内大殿上有2米高的大铁佛3尊,相传为宋时所铸(1906年,慈济寺内创办尚志女校后,这3尊铁佛被搬迁到了寿安寺,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被毁去)。据县志记载,慈济寺经张大治等先后大规模重修后,改名为大佛寺,寺的基地阔20步、深30步,寺中殿上的十八罗汉都是檀香木雕制而成的。清乾隆四年(1739),拨给了慈济寺香火田2顷。

明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何懋官拨给民田,命令和尚道元重建寿安寺于现在的县城东边五里处。清康熙七年(1668),有个观音大士的像从海上浮来,总兵张大治感到神奇,买地一顷有零,对寺修建改造;又在寺后筑金鳌山,开玉莲池,种紫竹。并先后建成鳌山八景:鳌山远眺、绿水环亭、长堤新柳、清远荷香、庭荫丛桂、梅林积雪、后乐观鱼、寿刹钟声等。乾隆四年,拨香火田二顷。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县范国泰倡议捐钱重修,增建清远堂、丰乐亭、月圃等胜景,并撰写了《重修寿安寺碑记》,详述了重修过程及新添的诸景风光,该碑现尚存于寿安寺内。寺内原还存有一块明代冯梦桢写的《重修寺碑记》,对寿安寺的迁建过程叙写较详:模、俦两比丘建造富安寺后,以天台教义为宗,在寺中摆开进经的席位后,远近信徒响应而至,元延祐戊午年(1318)皇帝赐额名为“永福寿安寺”,不多时,坍入海中。泰定甲子年(1324),有一个名叫全的和尚经过占卜,将寺迁往东仁乡,建造大雄宝殿3间,两庑是选佛堂,翰林直学士完泽台写了《记》。全的法席最盛,学徒多至数百人。明洪武(1368—1398)中,神芝和尚建造千佛阁。永乐(1403—1424)中,普照和尚在寺内建造了忏堂、琳宫。佛的宝像好像也是从海上涌现出来,光耀人天,乃建浮海观音阁,又名沧海阁。当时的寿安寺,可称为海上有名的寺庙。不久,被火灾烧毁。明宣德五年(1430),寺基又坍没。第二年,有和尚韬等将寺迁往永兴沙庆丰园,重建四大天王殿,庄严华丽,胜似往昔。明嘉靖(1552—1566)初,寺废,友昂等重建。寺的兴废大略如此。

除了上述四寺的修建而外,崇明岛上在这一时期兴建的寺庙,依据旧县志等可查的主要还有:

寒山寺,建于明代后期天启四年(1625),位于县城东门北,南至今人民路,北至护城河(今扬子中学一带),东至大校场(现向明农机厂),西至护城河沿岸(今县农委大楼的一半)。寺为鸳鸯宅,共有寺房30多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占地3300平方米,约合5亩。寒山寺昔由杨军门夫人朱氏皈仁出资建造。传说朱氏因琴瑟不和,兼世事沧桑,乃生菩提心,遂建此寺,并削发为尼,自号“颠修”,在寺静修。朱氏圆寂后,葬骨于此。其时寒山寺颇具规模,有殿堂、客厅、寮房、厨房、斋房、库房、关房、香亭、贮存寿柜之房、山门等。寺内壁中有清末翰林、本县人王清穆所撰的碑记《皈仁庄记》,详述寒山寺之始末历史。新中国成立,因修公路、下水道等市政工程,寒山寺寺房数经拆除,仅留下原寺西部寺房11间。

明末清初时期,崇明的寺庙还有今陈家镇协隆村的安乐院、海桥乡的镇海寺、港沿的倪家庙、江口的崇德庵、福佑庵、城桥镇的百子庵、建设的万古庵、百老庵、三义庵、庙镇的观音庙、观音殿、新河的祖师庙、合兴的普门寺观音堂、向化的桂林殿、汲浜的报恩寺、陈家镇的龙王庙。

建于清代的寺庙有五滧的地藏殿、云林古刹、堡镇的济公堂、天妃宫、北堡镇的太平庙、向化的姚家殿、纯阳堂、汲浜的天后宫、新河城隍庙、庙镇的无为寺、裕安的正修堂、新河的观音堂、汲浜的西林寺、张家佛堂、裕安的洋山庙、三佛堂、汲浜的石神庙、合兴的镇海寺、堡镇的永乐寺、五滧的永宁寺、江口的三官堂、合作的猛将庙等。

 

近现代崇明佛教的兴盛与式微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灾难深重的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悲惨,他们想到佛教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思想上的解脱,于是,纷纷信仰佛教,新兴寺庙和信众日益增多。特别是1912年至1920年期间,崇明西部海桥、庙镇等地区盛行兴建寺庙,其时,佛道神混杂供养,不少道观改为佛寺。而崇明一些知识阶层人士,还在30年代后期建立了佛教居士修行讲经的专门场所居士林,这无疑是受到上海的影响。崇明岛的一代高僧了道法师(1890—1946)看到崇明岛上一些神道庙宇无人管理,凋零败落,心殊不忍,遂派出门下徒弟,进住庙宇,重加修葺,负起管理之责任。崇明岛上的一部分神道寺庙从此由道转释,成为佛教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1928年,县警察局拆除县城内新庙和桥镇旧庙。抗日战争期间,崇明寺庙被日寇焚毁或占据,僧众被迫离寺四散,原来稳定发展的崇明佛教因此遭受阻扼。

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崇明兴建和重建的佛教寺庙有广福寺、慎修庵、广良寺、谢家镇观音庵、清净庵等30多座。现择其主要寺庙记写于此。

广福寺,位于崇明东部中兴镇之南,七滧河之西。初建年代已难稽考,相传由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今大公造纸厂“灰沙尖”关帝庙移至汲浜镇北,旧称武圣殿,主祀关帝,并奉纯阳祖师、上天王、火神等诸神像,原本一座神道庙。1921年,年轻的了道法师自杭州得戒归来,驻锡于此,乃建典型莲社,重振净土宗风,更名为“广福寺”,从此由道转释。1946年,汲浜中小学校为发展需要,和寺方商量迁移寺庙地基,了道法师首徒叶承法师主其事,选定中兴镇南边之现址作为寺址,发动信众鼎力资助,重建广福寺,规模更大,设施齐全,佛像庄严,法器齐全,经律、论三部十二藏和各类佛教典籍甚丰。

慎修庵,又称慎修莲社,位于港东乡新引村,座西朝东,始建于1934年间,当时是崇明岛上唯一的女众道场。慎修庵的前身名叫沙家坛,原是该地沙姓人家出资于1921年冬天建造的,共有3间房屋,供奉纯阳祖师。1937年,沙姓人家的女儿(即定一法师)和蔡申甫的外孙女(即慧一法师)发心出家为比丘尼,两户人家不忍心让她们远离家乡到外地去修行,乃由慧一的外祖父,本县名流士绅蔡申甫和定一的父亲佛教居士沙显明发起,本县名中医即后来任佛协名誉会长的施文德居士和当地人士黄希林护法等解囊慨助,把沙家坛翻建改造成一个小三进院落,取名“定慧精舍”。具体建庵的材料采办、建筑设计、请工督造等一切事务,都由沙显明居士一手负责,大殿落成后即改名为慎修莲社,从此由道转释,初具比丘尼道场规模。此后晨钟暮鼓,佛号经声,从不间断,香火旺盛,佛事昌盛,当时有出家尼众10余人在此静修,秉以三皈五戒,力行十善,勤修六度,行菩萨道,报众生恩。

此外,崇明建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的寺庙还有:裕安的广良寺、清净庵、新民的谢家镇观音庵、五滧的贞教坛、裕安的报恩庵、陈家镇的东林寺、汲浜的静修堂、五滧的普安堂、陈家镇的四佛堂、关帝庙、天妃宫、合兴的瞿家庙、堡镇的静安寺、定光寺、茅家庙、竖河镇的秦家庙、大新的老庙、新民的塔灯庙、地藏殿、新河镇的梅家庙、娘娘庙、三官堂、大同的城隍庙、庙镇的慈航寺、鳌山的杜家观音堂、建设的富香庵、港东的梅家庙、海桥的纯阳坛、海桥的永安寺、三星的关帝庙、纯阳堂、县城内的居士林等。

 

当代崇明佛教的衰落及复兴

经历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崇明的佛教已渐趋式微,原本在抗日战争前拥有的百余所寺庙,据县政府宗教事务科1959年5月15日编写的《宗教工作七年史》记载,1952年时本县寺庙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5所,其中有僧尼长住的为27所,僧41人、尼40人、居士11人,共计92人。到1955年后,大部分僧尼参加农业社,从事生产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农业劳动者,寺庙大都废弃。1958年在县委统一领导下,派出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为组长的工作组,领导群众与宗教界开展说理斗争。紧接着又在全县开展了“献庙”活动,各寺庙僧尼纷纷写出书面要求,献出寺庙,县委研究保存了寿安寺和慎修莲社两处,其余寺庙全部献出来,或被用作大队办事处、食堂、托儿所、敬老院,或被学校拆去建造教室,或被乡、村拆除后材料用作建造乡村办工厂企业、商店、牛棚等,佛像则集中安放。在十年动乱中,横扫“四旧”的急风骤雨席卷全国各地,崇明岛虽然孤悬江海之中,同样也不能幸免,在大破“四旧”的浪潮中,拆庙、焚经、毁像、驱僧尼之风席卷崇明岛上下八沙,寺庙内所有东西均被抄走,部分僧尼还被游街批斗,个别僧人甚至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致死,从此,本县一切佛事活动均被迫停止。崇明佛教经历此场浩劫,元气尽失,至此乃彻底衰落。当然,信仰是不会就此失落的,大多数僧尼依然坚持不取相修行,持律精严,更有信众常在心底念佛不已。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进入了以建设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历史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崇明佛教遂走上了正常的恢复发展之路,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很快的复兴,寺庙规模逐步扩大,香火日见旺盛。

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崇明佛教首先是落实房地产政策,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及文革中被占用或拆除的寺院归还给佛教。在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互谅互让,实事求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则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有关单位、乡镇村干部的配合下,自1984年至1995年间共收回佛教寺房88间,寺庙地基16亩,补偿赔款人民币16万元。

1983年至1985年,本县又先后开放了寿安寺、广福寺、慎修庵3所寺庵,作为本县佛教活动的场所。后又在1995年2月根据国务院宗教局关于宗教活动场所登记6条标准,对崇明无为寺、广良寺、寒山寺、天后宫、安乐院、谢家镇观音堂、清净庵等7所寺庵,进行登记或临时登记,并发给登记证书,作为本县佛教活动场所予以开放,2001年5月又批准了云林寺临时等记。上述11所开放寺庵在此后的岁月中,经过修建、翻建、增建、扩建、重建,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崇明岛上很具影响力的佛教活动场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