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发布

预计年底竣工,它们在崇明的“家”更大了

信息来源:新民网

发布时间:2022-08-16 10:46

浏览

【字体:

被视为“中国淡水鱼之王”的长江白鲟彻底销声匿迹,最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这一消息再次敲响警钟——必须有效保护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生物,不能再演绎珍稀物种绝迹的悲剧。


1.jpg


近日,记者赶往崇明岛上的中华鲟保护基地,实地了解这里救助保护濒危水生生物等情况。连日来,高温袭人,保护基地内却是“清凉世界”:在一个个状若游泳池的蓄养池里,中华鲟在水中摇头摆尾,戏水追逐着,并不理会室外高温酷暑。它们游累了,则悠闲地品尝专门配制的营养餐,好不惬意。


2.jpg


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顾士连介绍说,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3亿年前,中华鲟也有1.4亿年历史,已成极危物种,珍稀程度超过大熊猫。中华鲟生长在长江口以外的海域,产卵繁殖季节需要从长江口溯流而上,历经15个月,洄游3000公里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幼鱼长大至20厘米左右后再顺流而下、东游入海。因受洄游受阻等影响,中华鲟生存环境恶化,好几年没能监测到野外水域自然繁殖现象了。

怎么办?救助迫在眉睫!2020年出台了《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同时扩大中华鲟保护基地规模,在第一期基地落成启用的基础上,第二期基地正在加紧施工,总建筑面积可达4.6万平方米:既有同步实施的室内外蓄养池,也有环境监测与物种保护实验室,还有水处理设施等配套工程。


3.jpg


说起保护基地,顾士连如数家珍:这里生活着500多尾中华鲟,体长最长的近3米,鱼龄也有 20多岁。这里既有近年来从野外水域获得救助的野生中华鲟,也有经救助蓄养后繁殖的“子一代”。为改善中华鲟的生活环境,保护基地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既要认真监测蓄养池的水质,又要控制好环境温度,还要格外讲究防疫要求!

作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任重道远。据介绍,保护基地第二期项目今年年底竣工之后,将进一步拓展“五大平台”功能,即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育平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平台、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科普教育与生态体验平台、运行管理与综合保障平台,不仅为长江口水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科技支撑,还将对全国水生生物保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而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标落到实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