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幅美丽崇明新画卷
近年来,崇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打造崇明版“富春山居图”,努力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
厚植生态优势 天更蓝水更清
生态“颜值”越来越高。冬日暖阳下,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高云淡,碧波荡漾,荻花瑟瑟,大批候鸟又来到这片广袤的湿地栖息越冬,它们时而水边踱步,时而凌空飞翔,姿态优雅,气度不凡。
鸟类对环境、气候变化敏感,是重要的生态风向标,每年在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境中转和越冬的水鸟总量逾百万只次,其中不乏东方白鹳、小天鹅、白头鹤、黑脸琵鹭等明星物种。今年12月5日,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滩涂上9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秃鹫,这是在上海极为罕见的物种。目前,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收录鸟类3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受胁鸟类84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双边协定的鸟类57种。今年7月,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崇明东滩是候鸟南来北往途中至关重要的‘加油站’,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说。
崇明不只是拿到了世界自然遗产地这块世界级金字招牌,还获得了“中国天然氧吧”和“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的称号,这些荣誉是崇明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提升环境“成色”、做足民生“亮色”和打造发展“特色”的厚积薄发。
生态“底色”越擦越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全区严格划定四类生态空间,全面加强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有效遏制一枝黄花、互花米草、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蔓延,恢复生物多样性。“长江十年禁渔”和极小种群物种重引入工作成果斐然,长江江豚、扬子鳄、麋鹿、中华鲟等濒危物种种群得以有效恢复。
天更蓝了,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54%,负氧离子年均浓度为2748个/立方厘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2000个/立方厘米的非常清新标准。全区森林覆盖率超过30.7%,拥有丰富的植物、湿地和野生动物资源,其中16种鸟类的数量超过其全球种群数量的1%。
水更清了,全区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和消黑除劣工程,推动一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国控、市控断面均稳定达到或好于Ⅲ类。青草沙水库、东风西少水库2个市级饮用水水源地均达到Ⅱ类水质,完成23.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7.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为99.6%,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五年蝉联全市第一。
守护绿色家园 打造多彩空间
环境“成色”越来越足。每周三天,一辆装着卫星定位系统的医废转运车准时来到海门市海永镇、启东市启隆镇的两家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戴好口罩、穿好手套,扫描二维码录入数据,带走装有医疗废物的专用周转桶。中午时分,医废被送往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作无害化处置。去年年底,崇明与海永镇、启隆镇签署监管合作协议,在长三角率先实现医疗废物跨省处置,通过“定人、定时、定车、定路线”,点对点收运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得到安全监管。海永镇卫生院院长顾磊说:“就近处置医疗废物不仅安全高效,费用也下降了9成多。”医废得到有效处置,只是崇明提升生态环境成色的一个缩影。
今年,全区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填埋场2个、固体废弃物焚烧厂1个、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22个,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全覆盖。
民生“亮色”越来越显。秋冬季节,横沙岛富民沙路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这条道路被评为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行道两旁为水杉树,配植瓜子黄杨、罗汉松、红叶石楠球、火焰南天竹、金叶串钱柳、紫薇、萱草、月季等植物,四季色彩斑斓,因此这条道路也被推荐为长三角骑行线路。每逢假期,各地骑游爱好者踏上富民沙路,尽情享受绿色运动的快乐。港西镇协西村将口袋公园打造成小型古典园林,亭台水榭,古朴清新,村民们经常不约而同到公园散步、聊天,享受乡村宁静而诗意的生活。
近年来,全区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口袋公园、乡村小微公园,拓展城乡绿色生态空间,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2023-2024年以来,崇明新增森林面积103万亩,新建绿地30.93公顷,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聚焦重点产业 发展生态经济
绿色引擎越来越强。崇明扎实推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向太阳要“能”、向“东风”借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77.7万千瓦,全区新能源发电占比达31%,位居上海首位。长兴岛发电厂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CCUS)创新示范项目运行一年多来,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为江南造船等央企提供源源不断的再生能源,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相当于在岛上种植树木556万棵树,建设5个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长兴发电厂负责人沈浩介绍。12月5日,全市首个由工业用户自建的风电项目——冠华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落地,项目装机容量16.68兆瓦,加上前期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用电将实现自给自足、余电上网,“我们年均用电量2000多万度,实现自给自足、余电上网后,企业将成为‘零碳’甚至‘负碳’工厂,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华峰表示。
冠华分散式风电项目效果图
发展“特色”越来越浓。新质生产力加速渗透产业新赛道,推动绿色产业强势崛起,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在长兴岛密集启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崇明1号”清水蟹金秋重磅上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沙明珠湖景区年初高光亮相,以千亿级海装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智造业,以长三角农业硅谷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以全域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智能制造向新向绿,上海长兴·民营经济智造产业园、中科颐高(长兴)海洋经济产业园区吸引各方投资,长兴阳关天地开业,构筑起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工厂化育秧、数字化田间管理,渔光互补、稻鳖共生、智慧羊场,田园一派“好丰景”,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农文体旅深度融合,提档升级,年接待游客近千万,民宿超千家;自行车、路跑、足球等特色体育赛事此起彼伏,崇明成为户外运动天堂。
“行百里者半九十”,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载体,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生态示范区创建作为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坚持高位推动,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扎实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培育生态产业市场,实施五轮《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构筑生态发展新优势。到2035年,努力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
记者:张永昌
编辑:陆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