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民宿如何打造“百年老店”
近年来,崇明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总量达到1069家,星级民宿达到379家,占上海市注册民宿总量的90%,民宿产业成为本区乡村振兴的一大支柱产业。但随着旅游市场的回暖,民宿发展后劲不足也逐渐显现。如何实现民宿高质量发展?日前,区文化旅游局召开相关座谈会,业内外人士表示,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发力,是助力民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每逢节假日,一房难求成为崇明民宿新常态,但近来不少民宿主发现,疫情过后,旅游市场全面复苏,民宿的预定量并没有持续火爆,行业开始出现分化,精品民宿客源稳定,而一般民宿则门可罗雀。一方面,乙类乙管后,市民们有了出国游、出省游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民宿固有的短板没有补齐,个性化、特色化不明显,竞争力有所下降。
拾花民宿主人周勤瞄准高端市场,探索民宿个性化、差异化经营,硬件上,升级客房硬件设施,配套室外泳池、亲子花园、星空卧室等,同时完善软件服务,营造本土文化氛围,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周勤说,民宿的硬件可复制,但民宿管家、项目运行、服务人才等还存在短板,成为制约民宿发展的一大瓶颈。
事实上,民宿发展遇到的痛点和难点还不在少数。近年来,本区试行星级民宿评定管理,出台住宿及餐饮设施建设扶持办法,鼓励民宿集群化、品质化发展。如今,乡村民宿已从“野蛮生长”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崇明乡村民宿如何提档升级,实现精品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引发业界新的思考。在日前召开的民宿高质量发展系列座谈会上,本区精品民宿主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旅游业的专家从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撑等各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列出了民宿发展中的21个问题清单,18个相关部门认领解决,有关专家提出破题路径选择,相关各方形成了共识。
下阶段,崇明区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总目标,抓紧研究出台崇明区乡村民宿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民宿集群村建设,不断优化民宿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民宿经营管理水准,切实推动民宿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