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向化镇普法责任清单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3-11-10 00:00

【字体:标准加大特大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向化镇人民政府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3-11-10

一、重点普法内容及责任部门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党政办、司法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大办、司法所)

(三)《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纪委、党群办)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综合执法队、司法所)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司法所)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上海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社区矫正法》(司法所)

(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环办、农发办)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经济办、市场监督管理所、事业办)

(九)《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工会、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十)《社会保险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社建办、平安办、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十一)《禁毒法》《反恐法》《反有组织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信访工作条例》以及反邪教、防诈骗、扫黑除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禁毒办、平安办、信访办、派出所)

(十二)《兵役法》《预备役人员法》《国防教育法》(武装部)

(十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法》《食品安全法》(市场所)

(十四)《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城乡规划法》(综合执法队、城建中心)

(十五)《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社建办、妇联、团委)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上海市防汛条例》(水务所)

二、重点普法对象

(一)全体班子成员,镇纪委、监察办全体成员,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二)区、镇人大代表及人大代表工作者;

(三)妇联系统妇女干部和妇儿维权工作者;

(四)重点人员和服务对象:退役军人、未成年人、残疾人;

(五)镇村级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理事和监事长、会计,村民委员会“两委班子”人员,农户、土地承包地发包方和承包方企业法人,企事业会计、村级组织会计;

(六)执法管理对象,包括商家、企业、社区居民;

(七)水务所、河长办工作人员;

(八)市场监督管理所全体干部,辖区内市场监管领域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和政务服务对象;

(九)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妇女、困难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以及农村村民。

三、普法工作要求

(一)坚持思想引领,奋力开创全民普法工作新局面

一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二要在学习上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三要在行动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

(二)突出做好重点内容普法宣传

重点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市域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党内法规。相关部门要落实好牵头责任,其他部门、各村居要配合开展好重点内容的社会面普法宣传教育。

(三)强调普法对象全覆盖

既要做好重点对象的全覆盖,也要做好全民普法的全覆盖。各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和管理服务对象范围,每年制定普法责任清单,结合不同对象特点和需求,利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四)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八五”普法期间,要在阵地建设上推动法治文化融入城乡风貌、融入公共空间,切实打造一批可漫步、可阅读、可体验、可打卡的功能性法治文化阵地,形成以点带面、多点成链的系统性法治文化阵地集群。

在软文化建设上,形式上要探索运用视频推广、文艺演出、绘画书法等艺术演绎、以案说法等形式,聚焦重点普法内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治理难点问题进行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系列法治文化精品项目。

(五)积极推进普法与治理有机融合

要正确理解普法工作与治理工作的关系,要积极推动以普促治、普治并举。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群体关心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教育,促进依法治理;加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培育基层法治力量,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六)注重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

一要注意统与分的配合,普法协调小组要发挥统合的作用,各部门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二要注意深与浅的搭配,要强调法律知识的普及,也要强调行业性、专业性等履职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深度理解运用;三要注意学与用的结合,针对公职人员的学法,要强调考学并用、学思并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公众评价

0位公众参与评价,0位公众认为信息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