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07-12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关于新村乡上半年工作回顾的报告
--2021年7月12日在新村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乡长 张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村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21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推进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贯彻“十四五”规划、全面迈入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共享花博盛会、对接“两翼齐飞”战略的实践之年,更是稻米文化小镇提档升级、谱写崭新篇章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乡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稻米文化小镇建设主线,以实现“稻香、业兴、村美、民乐”的美好愿景为奋斗目标,推进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平稳、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立足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基层职责
立足“喜迎建党百年,共享花博盛会”大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树牢底线意识,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各村、正大项目及在建工地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疫情防控,以网格为单位,常态化做好高中风险地区来崇人员排摸。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乡村两级干部包组到户,重宣传发动、重分工落实、重保障服务,确保适龄人群新冠疫苗应接尽接,为花博会举办筑牢防控屏障。截至6月30日,已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6184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5641人。二是积极服务花博盛会。以花博会主战场的标准要求自己,持续改善综合环境面貌,不断完善旅游点位布局,努力提供优质服务。精心组织本乡居民、职工参观花博会,累计2735人参与花博压力测试,1347名职工参与“百万职工看花博”行动,2152名群众集中参与“百万居民看花博”行动。做好山东花协、桂花协会等对口结对单位接待工作,累计接待14批次;做好花博会开幕式“一对一”联络服务保障工作;参与花博会“山东省日”活动。三是主动服务片区建设。牵头编制现代畜禽养殖产业先行片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推行联席联动模式,健全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助力青年鸡场5月18日正式投产,目前累计进入34.36万只苗鸡;田园综合体水系整治项目正式开工,目前完成20%形象进度。四是切实保障安稳氛围。开展“迎花博、清积案、保稳定”专项工作,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和信访突出问题,截至6月底,共接待来访群众74批次138人次。在元旦春节、全国“两会”、花博会等重要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制定并落实重点人群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累计发动平安志愿者1180人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共督查7批次86人次,实地督查点位37个,完善重要节庆期间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二)筑牢生态基底,全力打造宜居新村
以打造全域旅游景区为目标,以“两横三纵”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提升新村整体环境面貌。一是持续优化环境。重点围绕正大项目区和两个AAA级旅游景区,以星村公路为主轴,提升“两横三纵”五条道路周边环境,通过消除违建、美化庭院、绿化提升等,持续推进环境优化工程。截至6月底,累计消除违法建筑点位138个,面积1.35万平方米,清理宅前屋后468户,完成美庭院建设408户,播撒花籽70亩。二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完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全面更新乡域内沿线道路38个果壳箱标识,统一制作6个村上门收运和集中存放点位告知牌,集中扩建5个垃圾箱房,统一建造22处垃圾箱房污水收集池。利用数据化平台信息,各部门联勤联动、精准发力,解决公交车站周边乱扔垃圾、定时定点点位垃圾混投等问题,持续提高分类实效。三是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认真落实河长制,坚持河道半月督查制度,全力推动河道提升养护工作。有序推进河道边坡整理、河道疏浚、生态护岸等,河道面貌得到整体提升。完成2座圆涵改建工程及900米河道固化土结构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农污长效管理,落实43座污水站点日常运维和养护。四是有序推进节能环保工作。切实落实环长制,开展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支持并指导奇成医药公司完成清洁生产市、区级联合验收,启动五洲特钢清洁生产审核申报工作。加强乡域内河码头环保巡查,确保无扬尘污染现象发生;完成非正规固废点位整改“回头看”工作;部门联动对乡域内企业开展两次季度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完成整改。
(三)深挖产业潜力,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稻米品质为核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做实为农服务基础。做好涉农补贴申报核实工作,完成15420.61亩绿肥播种补贴和8623.73亩冬翻休耕补贴;做好家庭农场申报工作,完成75户家庭农场申报;全面改善农田环境,对辖区内“一枝黄花”持续进行清理;有序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已完成尾水治理点位8个土建施工和6个水生态施工。二是做优稻米品质品牌。狠抓稻米品质这个基础和核心,以创建上海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为依托,梳理完善与上海农科院的合作项目清单,全过程做好稻米品质把控和提升。加强源头管控,指导种植主体严格按照绿色认证标准种植,确保新村水稻绿色认证全覆盖,全域推广新型缓释肥项目和侧深施肥技术。三是做强农旅融合发展。引进上海稻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稻1968”景区,打造“稻香花舍”高端民宿,实现了本乡住宿资源梯次配置。整合提升现有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北滩麋鹿苑,挖掘林下种植新资源,打造建党百年和花博主题的五彩稻田,形成一条更有亮点、更具特色的新村花博延伸游线路。举办第三届稻米文化节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共吸引游客近万人次参加。四是做细招商引税工作。坚持“服务至上”,成立企业服务专员小组,点对点为企业提供各类帮办服务,并通过定期走访调研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落地和发展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半年实现税收8亿元,同比增长79.32%,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目标的77.67%;实现地方实得2.78亿元,同比增长57.51%;新引进注册企业954户,同比增长5.18%。
(四)提升治理水平,有效增进民生福祉
以引领村民主体参与乡村治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一是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乡镇创建。申报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制定《新村乡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的实施方案》和“里弄长”制,有效激励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二是扎实推进“两张网”建设。完成乡城运中心建设,完善“一网统管”平台建设,上半年共处置各类案件6025起,其中市政市容类2695起,社会管理类3148起,新生建筑类32起;突发事件类4起,“12345”热线146起。有序推进“一网通办”工作,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工作,截至6月底,综合窗口评价量2081件,专项窗口评价量1780件,未出现差评件。三是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服务。启动助餐点提升项目,在区级补贴的基础上,本乡自筹资金为就餐老人提高伙食标准,提升菜品质量。推广长者智能技术应用,为51名老人提供“随申学”小程序教学试点,让长者跨越“数字鸿沟”。上半年,累计为90名重残无业人员发放补贴79.48万元;为162名城乡低保人员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2万元;为36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生活补助及医疗救助43.71万元。元旦春节期间帮扶各类困难群体2001人次,发放慰问金43.22万元。四是持续推进精神文明系列创建工作。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坚持每月全乡环境卫生实地督查;加强创建氛围营造,持续发挥公益广告效应。完成3家市级、4家区级文明单位复审,新增区级文明单位2家;依托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常态推进“美德瀛洲,身边好人”选树活动,挖掘基层身边好人33名。五是稳步推进集中居住工程。对2021年度自愿参与集中居住的农户开展二轮意向征求,初步确定全乡愿意参与集中居住农户数。同时,完成2020年度宅基地退出立项工作。
(五)加强自身建设,显著提升行政效能
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做好政府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法治建设委员会建设,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上半年成功调处纠纷22件。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开展10场法治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二是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水平。深化政务服务基础工作,加大对“一件事”革命性再造的宣传和办理,上半年累计办理“一件事”16件;利用电子屏、下村宣讲等形式,加强对“两个免于提交”具体内容的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完成政务服务移动端整合,不断完善更新“随申办”新村乡旗舰店服务内容。三是深入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政府班子“一岗双责”,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及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巩固2020年区委第七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为重点,严格贯彻执行27项工作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人管事;主动接受乡人大监督,认真听取和落实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上半年共办理代表书面意见建议14件;继续落实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升政府效能建设。
同志们,上半年各项工作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乡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新村乡人民政府,向全体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乡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村稻米文化小镇建设还有不少地方需要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推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还较多,如水稻种源、农产品类型比较单一,销售渠道还未完全打开;二是人居环境整治标准还不够高,“两横三纵”环境整治行动还需加快推进,宅前屋后环境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还不够有力,乡村两级干部创新能力和主动有为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