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1-22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24年,三星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面推进依法治镇,深入开展三星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党委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
1.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弘扬法治学习之风。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迅速组织全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居班子成员培训,增强干部依法执政、行政与决策能力。
2.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强化普法责任落实。精心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各类法规及党内法纪,并开展履职评议,提升普法工作成效。
3.积极申报各类项目,推广法治建设成果。报送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等申报表,提出两项法治观察建议,承办“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基层法治观察会,推动基层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1.落实旁听庭审制度,提升法治观念。开展海棠法溪“三合一”学法课,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制度,同时借“三合一”学法平台,开展三星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活动,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2.严守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文明执法。根据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对本辖区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查。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所有在编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三星镇司法所作为法制审核机构,2024年共进行重大法制审核案件18件。
3.落实复议诉讼工作,强化行政监督。不断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优化工作思路,提升应诉能力。2024年,三星镇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5起,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作为行政复议基层咨询受理点,耐心解答老百姓的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申请复议的权利,2024年度共办理22起行政复议案件。
(三)聚焦群众需求,法治宣传教育有声有色
1.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丰富普法形式。在已有22个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基础上,新增两处特色阵地。“瀛在无讼・南桥法治驿站”融合多元解纷化解、普法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巡回审判多项功能,并于揭牌时承办崇明区社区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试点推进会;新安村民法典主题公园以“小星的一生”为叙事脉络,展板中巧妙融入民法典。
2.结合重要节点开展普法,提升针对性与实效性。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依托海棠法溪大讲堂、海棠法溪文化周、海棠法溪微论坛、海棠法溪植梦计划和小星说法“一品五牌”普法项目,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全方位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全年活动35场,发放资料6000余份,覆盖近千人,确保宣传活动辖区内全覆盖,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
3.承办法治文化节,大力弘扬法治文化。承办第二届崇明区法治文化节,选送书法作品《良法善治,法治三星》在崇明区法治文化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自创法治文艺节目《养儿防老》在文化节节目中展演,让观众们深刻感受法治的力量和温暖。
4.加强新媒体普法力度,拓宽普法覆盖面。本年度持续深耕新媒体普法领域,增强新媒体普法效能,精心策划并推出六期“海棠法溪·微论坛”节目,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其中五期得到了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的转载,进一步拓宽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四)稳固基层治理,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
1.公共法律服务有力有为。持续发挥海棠法律顾问团专业法律服务作用,每周四提供下村居服务,强化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记录,法律顾问全年下村居服务18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利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贴近群众的优势,探索网格化服务方式,依托全覆盖网格,实现民情及时反馈,问题快速解决、矛盾有效化解。
2.推进数字法治三星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矩阵,微信公众号增设“法律服务”板块,依托大数据资源整合功能,通过线下进行法律服务配送,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积极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专项宣传活动,持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能,2024年度共办理2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援助案件。
3.矛盾纠纷化解及时有效。深化推广“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力量,持续拓展宜章调解工作室和法官工作室等资源,有效推动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开展调解业务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调解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2024年度,驻所调解室及镇、村两级调委会共受理并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16起。
4.矫正安帮工作精准规范。安置帮教工作中强化释放衔接、细化涉黑涉恶人员帮教措施、完善人户分离管理,2024年度共发放临时困难补助13人次,总额19500元,刑释解矫人员重犯人数0,重犯率0%。社区矫正工作中,年度累计社区矫正对象12人,分类教育、心理帮扶、线上学习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教育矫正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方式,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难以充分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和参与度。二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缺乏有效抓手,各部门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上的联动不够紧密,没有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人民调解工作中,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和法治思维能力需要强化,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和专业性强的矛盾纠纷时。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召开党委法治建设委员会(扩大)会议。部署法治建设工作要点任务,制定完善依法治镇实施方案,推动法治三星建设稳步推进。二是召开年度述法专题会议。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全面报告法治建设履职情况,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三是开展党委中心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会。把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坚决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基层法治建设合力
持续强化党对基层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有效实施,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职责,把述法工作作为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的重要举措和重要载体,有效提升统筹推进法治三星建设合力。
(二)提升品牌影响,打响基层法治建设名片
厚植法治文化,不断筑牢法治社会根基。持续提升三星自创品牌“三力”、“宜章”、““瀛在无讼·南桥法治驿站”、“海棠法溪”品牌影响力和辐射面,坚持把发挥品牌效应作为普法工作和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突出法治价值融入,打响三星法治建设名片,在继承创新中实现普法、依法治理的高标服务。
(三)加大法治保障,持续赋能基层法治建设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巩固“1+5+22+3”“站、室、点”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宣传推广三星“法律服务”线上品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充分发挥海棠法律顾问团在基层法治建设中法律咨询、纠纷排查、矛盾化解等作用。利用传帮带工作机制和个案研讨不断提升小星说法志愿者团队和“两人一员一户”法律服务能力,为依法处理基层事务培育有生力量。强化司法行政部门法治审核和复议、诉讼案件办理能力,推动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四)持续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学法,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针对不同业务条线人员开展针对性、专业化法律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养、法治意识、普法能力。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研讨班,邀请法学专家、资深干部进行授课,深入解读最新法律政策,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案例研讨分析,使工作人员能够深刻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法理精神,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
(五)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实效
在持续推进海棠法溪大讲堂、海棠法溪文化周、海棠法溪微论坛、海棠法溪植梦计划和小星说法这五大普法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开展线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结合线下活动,如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宣传效果。
(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采取日常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矛盾纠纷排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人民调解员专题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调解员对法律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邀请调解领域的专家,讲述调解方法和技巧,结合典型调解案例分析,提高调解员的实务操作能力。
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