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3-03-15 16:38

【字体:标准加大特大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3-03-15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市公安局的领导下,崇明分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以构建系统严密、运行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为切入点,统筹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各项任务的推进落实,不断提升全局依法治理能力水平,为各项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高站位、抓部署,强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一是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结合“第一议题”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充分发挥带学促学作用,深学深思、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实践,纳入“一把手”工程、“系统工程”“全警工程”来抓,与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民警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为推动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对标对表强化推进。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专门形成《关于推进新时代崇明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细化8大项32项106条具体举措,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定期跟踪、掌握推进进度,确保相关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崇明公安法治水平。三是以身作则压实责任。将严格落实党委重大事项决策议事制度作为法治公安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形成《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党委会议议事决策规则》《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工作规则》,厚植“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氛围。制定重大敏感案件集体通案规定,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全面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二)全覆盖、重质效,健全完善执法监督体系。一是强化法治保障。深化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协调建立全天候在线服务模式,为全局各执法办案单位提供24小时法制在线问题,及时解决执法难点问题。时刻关注社会面重点、敏感警情,以及在办重大案事件,督促法制部门及时发布执法指引58期、执法提示32期、案例汇编7期,指导一线执法民警执法可依、规范执法。二是完善监督体系。健全分局案管中心、基层所队案管室两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刑事案件“两统一”“受案立案制度”要求,紧紧抓住接处警、受立案等执法办案关键环节,加强对执法各环节考评、跟踪、监督,实现执法程序流程化、执法裁量标准化和执法言行精细化。与区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建立执法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动态清零执法隐患,打通执法监督闭环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深化执法检查。紧密结合数字化执法办案中心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对执法全流程的无感式、全覆盖监管,并通过对关键环节数据的碰撞比对,实现对执法态势的实时感知、对执法风险的提前预警,提升执法质量。深入开展突出执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化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等执法顽瘴痼疾清理整治,累计查改问题40余处。

(三)强服务、保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规范执法执勤。坚持将规范执法融入到执法、执勤的全过程,进一步规范“110”接处警、执法办案、办证办照、接待求助咨询等日常执法执勤工作,注重执法时度效,规范执法活动,防止随意执法。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百日行动”“砺剑”系列专项行动,以命案标准推进民生小案侦办工作,立案数首次降入千起以内,平安崇明底色更加亮丽,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再夺全市“双第一”。二是优化服务管理。完善派出所综合窗口建设,深化“一网通办”“放管服”服务,全面推动公安部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在公安各窗口的落地实施,申领身份证“跨省通办”、交管改革便民利企措施等一批“放管服”服务悉数实施,并开展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双帮办”制度,让群众、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分局整体好评率达到99.8%。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对新业态、新行业、新模式审慎实施监管制度,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建立与税务、市场监管部门协同作战模式,严打涉税、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成功破获全区首例利用加计抵减政策骗取留抵退税案、全区首例场外配资类非法经营案,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抓责任、优考评,全面提升整体执法水平。一是压实领导责任。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载体,构建“权责清晰、权责一致、执法高效、监督有力”的执法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级领导责任,理顺审核流程,强化监督制约,对关键执法环节和执法决定落实实质审核审批,确保各级领导干部“会批、能批、肯批”,切实扛起应尽的执法责任,从源头上压紧压实法治责任。二是深化沟通联动。牵头组织建立公检法联席会议、公检情况通报会等机制,加强与检法机关的沟通联系,围绕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在信息互通、案件定性、证据固定、侦查办案等环节形成合力,并先后形成挂案清理、补充侦查衔接机制、羁押非必要审查量化评估机制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促进执法规范化。三是严格奖惩措施。研究制定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实施方案,在对分局各单位年度绩效考评中,将“法治建设”单列成项、加大比重,明确执法质量考评成绩未达优秀的,将取消分局先进单位评选资格,引领全局上下提升法治工作水平。将规范执法作为民警履职的重要评价标准,与表彰奖励、职级晋升、干部任用等相挂钩,最大限度发挥激励作用。

(五)强保障、谋长远,不断夯实法治公安基石。一是强化基础保障。加强法治公安建设综合保障,协调落实经费近400万元顺利完成全区各派出所三级案管室建设,并完成庙镇派出所迁建工程,以及三星所、港沿所、竖新所、长兴所等单位修建工程,不断提升基层派出所执法规范化硬件保障。积极推进分局执法办案中心筹建工作,为法治公安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加强执法培训。结合全警实战大练兵,组织各单位通过民警集体学习、网络教学、旁听庭审等方式抓好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理解。今年以来,组织全局民警参加线上旁听庭审活动,并先后组织开展法制业务培训12次。同时,及时更新办案指导、最新法律政策文件,为民警执法办案提供更多依据参考。三是建优执法队伍。遵循“德才兼备、择优选用、注重实战、结构合理”的原则,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法治人才库建设工作,遴选法治人才73名,并建立法制员轮岗锻炼机制。加强分局法治人才储备和使用,聘任基层单位35名同志为分局专(兼)职法制员,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2022年度法治公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尤其是从复议、信访反映和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收到检察院的《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同比均有所上升,多为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民警的法治意识还不够强,执法过程释法说理不够到位,群众感受度低。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针对上述问题,我局继续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问题管理,持续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工作,不断提升法治公安水平。一是坚持法治引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谋划推进工作,促进崇明公安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不断提升护航生态岛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化数据赋能。以全面建成案管室建设为牵引,完善“数字化执法办案中心+案管室”运作模式,将执法质控延伸至执法办案各部门,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三是强化执法监督。规范运作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完善案审会、案例讲评、基层所队派驻法制员和统一管理等制度,加强执法质量绩效考核,确保用权受监督、失责必问责、违法必追究。四是坚持执法为民。立足政务服务主责主业,将群众评价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对于高频出现、容易出错的事项,第一时间加强培训和指导,推动分局政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群众认可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