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本区贯彻实施《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情况视察报告的报告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2-12-14 00:00

【字体:
  • 索引号:

    SY0024781711202200181

  •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公路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沪崇府发〔2022〕53号

  • 成文日期:

    2022-11-17

  • 发布日期:

    2022-12-14

区人大常委会:

2022年8月17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本区贯彻实施《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情况进行了视察,形成了《关于本区贯彻实施<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情况的视察报告》及有关问题清单。经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转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建议进行逐条梳理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形成了办理视察报告的报告。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加大违法整治力度

一是强化研判分析。充分发挥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分析研判作用,在上下学时间段针对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未按规定佩戴头盔等违法情况进行视频研判,将研判结果通报属地交警大队及派出所,结合“护校安园”工作开展,针对性落实现场执法及法制宣传工作措施,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学校督促学校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小手牵大手”作用,共同推动学生及家长群体自觉遵守《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二是优化勤务布局。针对“一老一少”及农村地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相对突出的情况,根据群众通勤出行特点,进一步调整优化勤务布局,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各派出所进一步加大城郊结合部、集镇市场、学校周边警力投放确保整治重点向农村倾斜,切实加大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不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违法载人以及电动自行车不戴(虚戴)头盔等5类非机动车易致祸交通违法的整治力度,有效减少农村地区非机动车违法现象。三是保持高压态势。先后组织开展夏季非机动车重点违法整治、“强管理、除隐患、降事故”非机动车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攻坚整治等专项工作,始终坚持“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态势,累计查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8.7万余起,其中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4.9万余起(未佩戴安全头盔4.7万余起、逆向行驶529起、违法载人445起、未在非机动车道行驶166起、未登记上路行驶48起、闯红灯325起)。针对“美团”“饿了么”等配送寄递企业,严格落实RFID电子号牌管理,先后组织开展配送寄递人员集中设卡盘查统一行动39次,累计查验骑手1万余人次,切实营造社会面“高压严管”氛围。

二、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氛围

一是开展多样化户外宣传。根据老年人户外活动特点,结合社区警务开展,深入各社区广场、街角、公园、公共绿地等部位,组织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依托区公共文化资源,深入各乡镇举办“一盔一带”专题文艺巡回演出,通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交通安全小品,提升宣传效果;用好农村“大喇叭”,每月通过“大喇叭”播报交通安全提示,并积极依托“彩虹亭”核酸采样点开展“大喇叭”交通安全宣传。累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40场次,文艺巡回演出20场次,受益群众4万余人次。二是组织多形式校园宣传。高度关注未成年人交通安全,依托“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开展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等形式,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在校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着力推动家、校、社会联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家长“戴盔率”,共筑交通安全幸福网三是依托多平台媒体宣传。积极协调各级主流媒体重点关注、滚动报道、高频宣传交通安全整治、交通安全知识,营造良好交通安全氛围。期间,在区公安分局“警秀崇明”和市公安局“警民直通车-上海”“第4焦点上海交警微发布”等各类新媒体发布非机动车交通安全宣传推文、视频211次,在“文汇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上海法治报”等主流媒体刊登交通安全新闻宣传报道107篇

三、进一步强化隐患治理成效

一是积极保障城区非机动车通行条件针对城桥镇八一路、玉环路、新崇南路等老城区机非混行道路在设置道路停车位后,非机动车通行空间有所减少,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区公安分局会同区交通委通过重新施划道路通行线、设置单向通行等措施,在继续满足周边群众停车需求的基础上,保障非机动车通行空间,确保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同时有序、安全通行二是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依托区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平台,区公安分局会同区交通委及各乡镇全量排摸农村地区交通设施缺失路口及临水临河高风险路段,并制定“一点一方案”,积极协调落实治理资金、明确治理时限,对296处无信号灯安全隐患路口及时新增交通安全标识,为147条临水临河高风险路段安装108公里安全护栏和反光柱,有效保障非机动车安全通行条件。同时,根据崇明大道部分非机动车道尚未建成连通这一情况,在相关路段增设非机动车禁止通行禁令标识及机动车夜间开启车灯警告提示标识,同步加大巡逻管控力度,全力遏制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行为。同时,区交通委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提供机、非各行其道的道路条件。三是切实加大非标车辆管理力度针对电动三轮车、老年代步车、电动轮椅以及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等非标车辆违规上路情况,全面排摸相关车辆底数,并深入开展上门宣教,教育引导群众不违规驾驶非标车辆,对违规上路的非标车辆,如鉴定属于机动车的,一律采取扣留车辆措施并予以处罚,累计查扣各类非标车辆1050辆。同时,区公安分局加强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联动,及时通报工作中发现的非法改装、非法销售等情况,形成共治合力。

特此报告。

 

2022年1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