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本区贯彻实施《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2-05-30 00:00

【字体:标准加大特大
  • 索引号:

    SY0024781711202200088

  •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卫生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沪崇府发〔2022〕22号

  • 成文日期:

    2022-05-23

  • 发布日期:

    2022-05-30

区人大常委会:

2021年11月29日,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本区贯彻实施《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并于128日印发了审议意见。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进行梳理研究,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形成了办理落实报告。2022年2月,全市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区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深入查补工作漏洞短板,认真总结现阶段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作为办理落实报告的重要补充内容。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区域公共卫生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加强《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宣传。借助广播电视报、微信平台、抖音号等官方平台解读条例,发布各项防控政策措施。常态化发布疫情情况通报980条,推送各类抗疫科普类、短视频702余条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增加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今年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及时发布各项防控政策措施381条,主动报道城市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积极变化430余条次,积极回应社会和市民关切。开展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弘扬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开展公筷公勺主题宣传。挖掘“文明用餐”“光盘行动”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开展主题宣传。张贴宣传海报,刊播“舌尖上的文明”公益广告,不断强化群众文明用餐意识。三是继续推进移风易俗宣传。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农村家庭办酒管控工作纳入到对乡镇的年终绩效考核中。充分发挥村(居)食品安全“一站三员”作用,加强信息排摸、登记、上报等工作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引导村民群众主动减少集聚,严控办酒规模和时间2022年以来,共劝阻减少农村自办酒席约67703桌。

二、关于抓好责任落实,形成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立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区委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下设“一室八组”和5个工作专班。今年本土疫情发生以来,根据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完善组织架构,先后新成立20个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指挥体系更为顺畅高效。建立完善区领导联系包保乡镇制度,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检查指导,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二是充分发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横向贯通”“纵向级联”的数据共享和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智慧健康数据,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效能。推进迭代升级,围绕 “公共卫生”“医疗防疫”“应急管理”等主题,形成互相赋能、上下贯通的“一门户多系统”的枢纽平台。建设“崇明区社区疫情智能应用系统”,承接市大数据中心核酸检测、随申办、场所码、市级方舱相关等31项数据,对接区阳性病例、转运等实时数据,实现对新冠阳性人员信息的全程跟踪管理。建设“崇明疫情防控”应用场景,包含“复工复产”、“疫情地图”、“场所码专题”等板块,对涉疫全流程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趋势分析,为基层抗疫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和作业工作,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数字化基础。三是切实加大公共卫生督查力度。严格按照防控要求,重点防控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和疫苗临时接种点等关键环节,确保对风险点逐一排查对影剧院、大型商超、车站、码头、学校、社区文化中心、船舶企业等重点场所进行多轮疫情防控督导。形成动态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2021年,卫生健康部门全年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80余户次,各类公共场所4500余户次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22件,出动执法人员9800余人次,检查餐饮单位12000余户次,要求责令整改90余户立案查处21件,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关于强化能力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效能

一是健全区、镇、村(居)三级疫情防控体系。紧盯“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全力做好人的全流程管理、物的全覆盖检测和环境的全方位监测。积极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处置培训,促使基层熟练掌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手势和操作规范,筑牢社区疫情防线指导基层开展好社区疫情防控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状态下的区域联动、人员调集机制,切实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2021年,先后3次组织区级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提高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制订完善各类预案和工作方案。根据最新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要求,制定了《上海市崇明区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崇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应急核酸检测实施方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乡镇版)》,对应国家、市各阶段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和标准。三是加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设施设备投入。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区疾控中心新增实验室仪器设备82台(套),信息化系统三级等保已通过科委第一轮评审。区医疗急救中心配置41辆高性能救护车,其中负压救护车15辆、危重婴幼儿转运车2辆,大大提升了应急转运能力。有序推进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改扩建工程、区传染病院修缮改造等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区精卫中心改扩建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强流调、消杀、预防接种、核酸检测、核酸采样、应急救治6支队伍的培训。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依托市级派驻专家,以“名医工作室”、全科医生轮训等方式,加强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助推崇明本土医师快速成长。近3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晋升高级职称210人,其中公卫医师12人。与高校协作,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成为上海健康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将建成区级教学培训中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一线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五是建立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库。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联合卫生健康等部门负责全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对于批量物资、紧缺物资,统筹采购渠道,节约采购成本;对接市级供货商建立常态化定时采购计划统筹分配防控物资;建立医用防控物资应急储备库。对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转运箱、医用手套等十余种防控物资储备全区一个月使用量。六是加快推进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提升。设置237个固定采样点和便民采样点,按照“便利化、科学性、全覆盖”的目标,结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优化采样点布局设置,合理安排采样时间,着力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市民核酸检测需求。在辖区内布局9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6家、第三方检测机构3家,日单管检测总量达8.4万份,形成全区东、中、西部核酸检测点位布局,进一步缩短转运时间,切实满足全区核酸检测能力需求。

四、关于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取得实效

一是制定出台本区关于促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服务保障等21条支持政策,为引进公共卫生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制订实施卫生人才激励政策。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调研评估,从崇明卫生人才总量发展趋势能力提升、与外区收入差距等方面考虑在激励标准、激励资金总量等方面均争取各方支持,建立长效增长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公共卫生医师定向培养计划。与上海健康医学院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每年培养10名左右全科医生。四是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关心关爱。先后下拨临时性工作补助、春节党费慰问资金、慈善捐赠资金。绩效工资增量分配方案中,向基层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倾斜。五是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制订《崇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沪崇卫〔2021〕51号)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基本建设经费区镇比例为7:3,到2025年本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期分批启动标准化建设。2022年启动中兴镇、横沙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特此报告。


2022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文件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