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创建“无废城市”的函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2-01-13 00:00

【字体:
  • 索引号:

    SY0024781711202200014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检测、保护与治理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沪崇府发〔2021〕123号

  • 成文日期:

    2021-12-30

  • 发布日期:

    2022-01-13

市生态环境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十三五”时期,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突破性的大提升。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根据《“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我区经认真研究,拟全面启动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一、崇明区固废基本情况

(一)固废产生情况

2020年,全区共产生一般工业固废约25万吨、危险废物2万吨(含医疗废物666.65吨)、生活垃圾20万吨、建筑垃圾2万吨、工程渣土43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1.1万吨、疏浚底泥90.5万立方米、农业秸秆16万吨、废弃农用薄膜216吨、畜禽粪污21.6吨、农药包装废弃物137吨,均得到了安全妥善处置。

(二)固废处置能力情况

一是优化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在崇明岛北部固废园区建成并投产两家危废综合许可单位,经营规模2.4万吨/年,基本满足辖区危废处置需求。二是完成医疗废物处置托底再托底体系建设。医疗废物共处理能力为30吨/天,应急处置能力为25吨/天,实现了医疗废物处置托底再托底和平战结合的双保障。三是加强医疗废物收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崇明医疗废物收运独立体系特点,制定《崇明区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工作方案》,实现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48小时收运。四是构建一般工业固废协同处置体系。明确利用崇明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路径,指导企业解决焚烧类一般工业固废的处置问题。五是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体系。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2座(日处理能力1000吨),湿垃圾集中处理站17座,暂存点1140个,运输车1307辆,配发分类垃圾桶、转运桶54万只。六是加强“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建设。以村为单位建设两网融合服务点338个、以镇为单位建设两网融合中转站18座、区级层面建设两网融合集散场1座。七是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建设。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1座,资源化利用能力10万吨/年。在建3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合计总处理能力423万吨/年。八是完善电子废物回收体系。设1个中心交投站和30个交投箱,并对中心交投站进行改造。落实“电话预约、上门回收”。九是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全区16个乡镇设立27个交投站,落实村级回收员436名。探索“1+16”绿色农资门店回收模式。十是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建立定点农膜回收点16个,集中收储点1个。十一是建立运行全覆盖的农业废弃物堆肥处置体系。建成以33个规模化蔬菜基地为支撑并辐射四周邻近涉农村的微秸宝堆肥点。

二、创建工作初步设想

“十四五”期间,崇明将大力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跃升。紧紧抓住轨道交通崇明线、沪渝蓉高铁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全面融合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大局。加快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在现代新农业、海洋新智造、生态新文旅、活力新康养、绿色新科技等“五新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铸造“无废城市”。着力把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分别建成碳中和岛、低碳岛、零碳岛。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固体废弃物近零填埋。建设覆盖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固废管理信息“一张网”。

下阶段,我区将在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工作专班,高质量编制“无废城市”实施方案,形成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强化工作调度、督导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有力有序落实。

特向贵局提出“无废城市”创建申请,请予支持为盼。

特此致函。


202112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 公开咨询内容

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