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本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索引号:
SY0024781710201810063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门户网站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8-07-20
区人大常委会:
2018年4月13日,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本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报告,并于4月23日印发了审议意见。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形成了办理落实报告。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完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市级人才政策支持。正视本区卫生人才严重紧缺的问题,切实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继续呼吁市级层面强化规划引导和顶层设计,出台有关郊区卫生人才的统一政策,避免因各区之间的人才政策差异导致各区卫生人才的无序流动。争取加大对崇明、金山等偏远郊区的政策扶持,如在规定期限内可实行先签约后规培、边工作边规培等定向培养模式,吸引临床类毕业生;争取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合作,全科医师的培养参照乡村医生的培养模式,实行崇明单列代码、定向招生、委托培养,在崇明籍学生中定向培养一批紧缺急需的临床医学专业技能人才;争取适当放宽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规培基地准入条件或相应增加1—2个急诊、儿科、病理科等紧缺的住院医师规培学科;争取核定地广人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数时,在按服务人口数核定的基础上,建立最低编制配置标准,以满足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正常业务工作的人员需求。二是优化完善区级人才政策。结合《崇明区关于加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出台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新一轮卫生人才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人才招录、引进、培养机制,创新实施优青导师制培养计划,实施执业医师专项激励机制,留住、稳定本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三是切实加大年轻人才招录力度。发挥政策优势,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宣传册,在医学院校、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进行广泛宣传。认真制定招录计划,精心组织用人单位赴本市及外省市实施人才招录活动,同时加强对拟招录对象的沟通、跟踪和后续保障服务工作,实现人才招录的常态化和系统化。
二、关于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医务人员获得感
一是完善相关补贴政策。积极依托崇明大调研工作平台,整合调研成果,在充分借鉴本市其他区优秀经验做法的同时,结合崇明实际并统筹考虑各乡镇地域差别,兼顾平衡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待遇,制定《崇明区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1年)》,形成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专项补贴政策,确保卫生人才发展有空间、上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二是优化人才成长激励机制。秉承“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思想,提高对卫生青年人才是未来崇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的认识,努力拓展卫生人才的发展广度和高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中高级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等奖励办法;另一方面,积极向市级部门争取,逐步提高崇明卫生专技人员中高级职称聘用比例,让年轻医务人员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三是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区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完善本区卫生系统2018年度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规范使用绩效工资总量统筹。区卫生计生委进一步完善卫生系统内部分配办法,在兼顾公平的同时,重点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各医疗卫生机构不断规范相关工作程序,积极发挥职代会工作职能,确保绩效考核分配机制更加民主科学、规范高效和公开透明,切实引导和保障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关于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落实市卫生计生部门制定的医药产品回扣治理“1+7”文件,加强医药产品回扣治理制度建设,坚决整治医药购销不正之风。集中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主题专项活动,向全区医务工作者下发《廉洁行医手册》,要求各医疗机构增设宣传警示标志,谢绝医药代表进入医疗区域,并通过微信平台、院报等渠道,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全区廉洁行医的医疗环境。建立医院满意度测评体系,每季度开展患者满意度测评,并通过行风监督员队伍对全区医疗机构的行风建设情况进行巡查。每半年召开全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推进会,及时进行工作总结,部署医德医风教育专项工作。二是提升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健全基层业务培训体系,继续开展全科医师三年轮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和全科医师规培。加强对口学习交流,本区三家综合性医院分别派遣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和医技人员到对口市级总院进修学习,为崇明带来先进的医疗服务技术和服务理念。积极发挥“名医工作室”作用,依托市级总院和崇明分院学科带头人及专科专病知名专家,通过传帮带形式,把“名医工作室”建设成为学术传承平台、特色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三是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2018年“以健康为中心”的2.0版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正式启动,医联体将启动大规模疾病谱的基线调查,建设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平台,全面开展科普宣教。崇明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完善医学学科布局,加强本区三家综合性医院临床重点学科和扶持学科建设,实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健康与疾病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三、二、一级医疗机构人才交融机制,将优质资源下沉,形成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卫生人才和资源的使用率,提升崇明百姓看病就医的便捷度。
四、关于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执业环境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继续把医疗卫生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落实各项卫生投入政策,夯实人员经费保障基础,统筹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形成职责明确、分级负担、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卫生投入机制。重点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等软实力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综合性医院在无力支撑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实行绩效工资等财政托底支持政策,真正使综合性医院收入水平与其工作数量、工作强度以及人才素质等要求相匹配,努力确保卫生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提高崇明卫生的医疗和服务水平。二是营造尊医重医的良好氛围。制定《崇明区实施上海市医疗卫生行业创建文明行业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进一步提升本区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水平和行业文明程度。开展人文普及主题活动,通过“叙事医学”“伦理查房”等实践,探索医患沟通的良性互动机制,持续改善医患关系。开展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十佳”“最美医生”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努力提高群众对卫生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积极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三是强化人文关怀和服务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全面关心关注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引进医务人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积极协调解决医务人员在婚恋交友、异地分居、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困难。健全医患纠纷联席会议机制,区卫生计生委、区司法局、区人民法院、公安崇明分局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崇明分公司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判崇明医患纠纷现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特此报告。
2018年7月17日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可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