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会:
4月20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本县动迁安置房建设与安置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县政府十分重视动迁安置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本县动迁安置房建设与安置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工作措施,认真加以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筹有序,狠抓落实,着力解决供需矛盾
为进一步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动迁安置房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梳理研究,协调落实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已制定的动迁安置房建设计划,结合各重点区域、各建设项目的实际,细化分项指标,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快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步伐,适应动迁安置需求。重点聚焦陈家镇、崇明新城(长兴镇动迁安置房由长开办负责推进)区域的动迁安置房建设,经多方努力,已完成陈家镇裕安社区配套商品房三、四、五期以及新城21号地块共60.71万平方米,计6080套的动迁安置房项目的开工,计划年内全部竣工交付,加上列入计划的214万平方米的建设量,基本能保证近几年面上动迁安置房所需。二是努力寻求融资渠道,加强同市房管局沟通,积极争取市银监局支持,解决我县动迁安置房建设融资困难问题,截止目前,在建项目全部列入市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支持融资项目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动迁安置房融资问题。三是合理统筹建设用地,优先考虑动迁安置房建设用地供应,督促各区域抓紧申报办理后续动迁安置房建设用地,积极协商市级审批部门,加强沟通、交流。于3月底完成了陈家镇动迁安置房十九、二十期可建面积14万平方米的用地项目认定的市级审批手续,按计划节点实现落地。四是在征地动迁工作中,严格依法实施征地补偿。充分了解动迁群众的焦点,积极化解动迁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充分发挥行政、司法部门力量,积极推进司法强拆,加快地块清理工作,在依法执行和公正、透明的基础上,5月份对一动拆迁户执行了司法强制执行,开了本县司法强拆先河,通过强拆手段对动拆过程中的“钉子户”形成有效震慑,使其理性对待和配合动拆迁工作,有效加快征地动迁进程。五是行政审批方面,结合市保障房大型居住区审批机制,推行动迁安置房建设工程审批管理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加快前期手续办理进程。下阶段一是县推进办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督查作用,采取专题会议、专项督查等形式,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二是各功能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今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动迁安置房新开工5900套和竣工5350套的建设任务、以及我县动迁安置房建设计划和动迁安置的实际需求,条块联动,形成合力,克服困难,着力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除今年已完成的60万平方米的开工任务,其余已通过用地认定的可建总量达145万平方米的项目力争在2013年全部开工建设。三要注重调研,科学预判下阶段安置房供需关系,动态调整动迁安置房建设计划。
二、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努力打造放心工程
近几年来,县政府把动迁安置房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一是强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管理职能,落实建管、安质监以及监理的建设过程管理要求,把质量管理贯穿于设计、材料、施工和验收等全过程。二是强化建设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我县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动迁安置房建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把民生工程做实做好,5个动迁安置房在建项目由陈家镇、新城公司所属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建。三是强化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意识,与各动迁安置房建设单位签订《防治质量通病责任书》,实现全覆盖,落实建设各方质量管理责任。四是引导动迁安置房项目积极参与市“四高”优秀住宅小区创建,同商品房一起比规划、比设计、比施工、比管理,示范引路,进一步提升动迁安置房项目包括建设品质、工程质量、建筑节能在内的整体建设水平,目前新城21号地块已通过创建方案评审。下阶段,在要结合动迁对象大多为农民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意见,优化房型设计,满足动迁群众需求;加强建设过程监管,消除监管空隙,保证监管工作统一、协调、有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进一步加强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审核管理,对存在质量问题、配套不到位等不合格的项目坚决不予通过;对存在的建设质量问题加大查处和执法力度,明确建设单位是质量第一人,出了问题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三、以人为本,完善配套,全力服务百姓安居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各功能区和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加强了对动迁安置房建设区域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等的管理,以确保项目选址更趋合理,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一是在用地选址方面,结合考虑交通、周边配套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用地选址,动迁安置房基地主要分布在老城(镇)、新城和区域产业发展等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地区。二是在配套设施方面,充分考虑居住与使用功能相匹配,完善周边医疗、学校、菜场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对已建成的陈家镇裕安社区菜场、幼托等设施和新城区域两个菜场(一个为临时菜场)、一所幼儿园,加强维护管理,做好移交接管和开办运营,切实保证设施良好运作;对于在建和尚未开工建设的配套设施,倒排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抓好建设进度,尽早完成建设任务,保障动迁居民出行、就医、就学等生活所需。同时,强化动迁安置房小区居委、物业管理以及老年活动室等社区公建设施配置要求,完善小区管理和服务机构设置的同时也满足动迁居民文化娱乐活动所需。三是在电梯配置方面,为方便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所需,兼顾成本控制,拟建的陈家镇配套商品房六至十三期等项目按总面积20%的比例配置了小高层电梯房,十四至二十期项目配置率接近50%。下阶段,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动迁安置房配套设施,一方面要优化规划方案,注重学校、医疗、公交等区域大市政配套基础设施配置,另一方面要严把项目审核,注重住宅小区内社区公建配套的功能完善。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安置房小区居委、业委会组建率,确保物业公司配置到位,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物业公司的街坊管理和维护作用,提升小区服务和管理能级,创造安全、适用、健康的人居环境。
特此报告。
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