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农委制定的2006年崇明县农业生产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05-12-29 00:00

【字体:
  • 索引号:

    SY0024781710200710005

  • 主题分类:

    其他-

  • 公开主体:

    门户网站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05-12-29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委、办、局:

    县农委制定的《2006年崇明县农业生产指导性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06年崇明县农业生产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为目标,以“科教兴农”为主战略,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生产安排

2006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2亿元,比2005年增3%左右。

(一)种植业

总体目标是“稳粮、增绿、调优”,夏熟压缩小麦面积,鼓励引导种植绿肥;秋熟调减水稻面积,调优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品种。

1、面积安排。全县计划安排耕地75.5万亩。粮田面积41.2万亩,其中两麦17.1万亩、玉米6万亩、单季稻35.2万亩。“寒优湘晴”、“嘉花一号”、“金丰”优质水稻分别发展到15万亩、9万亩和1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比例达到95%。油菜面积15万亩,绿肥面积6万亩(详见附表1)。全县经济田面积34.3万亩。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面积57万亩次。其中,花菜8万亩,芦笋、白扁豆、金瓜、山药、芋艿4.3万亩,小葱、大葱、西兰花、蒿菜等出口蔬菜0.93万亩(详见附表2)。果林面积10万亩。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56万亩次,复种指数2.06

2、项目安排。(1)市级粮田设施建设项目,面积2.2万亩。(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面积3.8万亩。(3)良裕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面积1万亩。(4)菜田设施建设项目,面积1000亩。(5)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点建设项目。

(二)林业

另行发文。

(三)畜牧业

总体目标是稳定生猪、蛋鸡生产,减少水禽养殖,发展奶牛、林地家禽、白山羊等优势畜禽养殖,强化畜禽重大疫病控制,提高畜禽粪便治理水平。

1、养殖安排。全年计划出栏生猪28万头、白山羊25万头、家禽650万羽,生产鲜奶1200万公斤、鲜蛋1700万公斤(详见附表3)。

2、项目安排。(1)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建设一座万吨级畜禽粪便处理中心。(2)规模化养猪场。在良裕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内建设一座3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及配套的有机肥加工厂。

(四)水产业

总体目标是做强河蟹产业,稳定常规鱼养殖,逐步压缩江海捕捞业,发展水产加工业。

1、养殖安排。全县淡水养殖总面积100万亩,其中三岛养殖面积10万亩,包括常规鱼6万亩、蟹种4万亩,岛外成蟹养殖面积90万亩(详见附表4)。

2、项目安排。(1)横沙渔港建设项目。年内争取开工建设。(2)休闲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在明珠湖建设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渔业区。

(五)农业产业化

总体目标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项目安排:1、有机大米加工综合开发项目。由上海良裕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2、雷允上系列保健饮料生产项目。由上海雷允上饮料公司承建。3、禽制品加工厂项目由上海老杜鸭鸭有限公司承建。4、河蟹深加工及产品开发项目。由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承建。5、上海良友粮油加工储存基地项目。由上海立明粮油有限公司承建。

(六)科教兴农

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科教兴农”主战略,研究、推广、应用农业“四新”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项目安排:1、培训专业农民3000人。2、实施《崇明花椰菜茎叶提取萝卜硫素工艺技术研究》、《崇明水仙花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崇明香酥芋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和《崇明金瓜加工及品种选育》市级科技兴农攻关项目。3、加强与上海农科院的合作,成立以水稻、花椰菜种子繁育为主的种源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水稻和特色经济作物有机栽培技术研究中心。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科学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各级领导要围绕“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培育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海岛、实现生态富民”的总体目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计划,积极引导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按照“强化县一级、加强镇一级、健全村一级、发展队一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建立以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农民为基础的队级科技服务网络。认真贯彻执行“科教兴县”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农业“四新”技术推广力度,普及和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双减(化肥、农药)”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三)进一步发挥特色农业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本县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方针,帮助农业龙头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政策,培育强势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合作经济组织的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四)大力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珍惜农用土地,控制非农用地规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禁止随意改变设施粮田和精养鱼塘的使用性质。继续抓好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 公开咨询内容

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