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崇明县建设健康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03年-2005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04-09-22 00:00

【字体:
  • 索引号:

    SYHA00200610035

  • 主题分类:

    其他-

  • 公开主体:

    门户网站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04-09-22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在崇市属有关单位:
  现将《崇明县建设健康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03年-200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崇明县建设健康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 2003年—2005年)

  为进一步推动崇明生态岛建设,不断促进本县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2003年-2005年)》,结合崇明实际,特制订《崇明县建设健康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03年-2005年)》。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抓住崇明大开发、上海举办世博会等历史机遇,把建设健康县作为新时期本县爱国卫生运动的主题,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健康素质为目的,以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增强崇明人民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建设一个以健康社区为基础、健康环境为保障的生态岛,实现本县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乡镇政府和县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健康县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工作计划,把既定工作与建设健康县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互相配合,齐头并进。
  2、坚持以社区为平台,贴近群众。创建健康社区是建设健康县的基础,各乡镇政府和县各职能部门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基层,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改善社区环境,并把政府组织参与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群健康的目的。
  3、坚持宣传倡导,法治监督。以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创建健康县的重要意义,营造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执法监督,逐步规范市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显著提高本县的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到 2005年,努力使本县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和总体环境质量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主要任务
  1、营造健康环境
  实施绿色屏障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河道绿化工程等,逐年递增植树面积,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改造和治理现有畜禽场,建立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和畜禽污水处理还田系统,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等综合措施,到 2005年基本消除秸秆焚烧现象。逐步净化现有土壤,为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市级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培育适宜的土地资源。全县各行政村实现主要路面硬化,主要河道“面清、岸洁、有绿、畅流、水净”。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4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全面实现工程渣土密闭化运输,道路机扫保洁率达60%以上,加快中小道路的建设和治理。建造1个星级公园,一般性公园免费开放,完成3个优美绿化景点,促进居住环境的洁、齐、美。
  2、提供健康食品
  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监督,强化食品生产和流通管理,严格审核、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严厉打击地下食品加工窝点和无证经营食品的行为。严格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 85%以上,禁止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改造原崇明县粮食局中心化验室,健全安全检测功能,对粮油、蔬菜、肉类、豆制品安全检测做到基本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到合理水平,农田化肥总施用量减少15%,农田农药总使用量减少20%。三年内逐步关闭不符合标准的养猪场3家、养鸡场1家;在城堡两地改造、建设2个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善、管理较规范的标准猪屠宰场,择时关闭岛内其他屠宰点。城桥镇、堡镇供水水质全面达标,其他乡、镇、场供水水质基本达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对农村办酒户指导率达100%。
  3、追求健康生活
  改变居民不良饮食习惯,市民合理营养知识知晓率达 30%,重点人群合理营养知识知晓率达60%。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烟,医疗单位无烟率达30%,无烟学校达35%,无烟企业达30家。市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40%,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50%,遏制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上升趋势,实施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引导市民从我做起,告别不卫生习惯,杜绝不卫生行为,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劝阻他人不卫生行为。普及免疫接种知识,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4、倡导健康婚育
  在全县各社区 100%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家庭计划指导和服务。其中,90%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达到规范化标准。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的婚育观念,做好生殖保健综合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校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3%。家庭计划生育指导覆盖率达50%,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率达93%。提倡健康负责任的性行为,生殖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80%,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加强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孕产妇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90%,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5/10万和6‰以下,母乳喂养率提高到85%。
  5、普及健康锻炼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构筑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环境,引导市民科学健身,形成以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和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全县 100%的乡镇建立体育指导中心,20%的乡镇建立市民体质测试站,36%以上的乡镇建有健身苑,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村)委会建有健身点。通过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做到人人学会一项运动,人人喜爱一项运动,人人参与一项运动。
  6、建设健康校园
  成立学校健康促进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学校医务人员职业培训覆盖率达 100%,并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生健康基本知识普及率达100%,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3%。积极推进学校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工作,学校食堂卫生等级评比B级以上达97%,坚决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学校健康服务,学生健康体质受检率达100%。做好学生常见病和突发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学生防治传染病知识的教育工作。每所学校建立常设的、规范的心理咨询室,实行心理咨询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心理咨询的学校达90%。加强计划免疫接种,学生凭证入学率达100%,免疫接种率达100%。100%的学校建立学校卫生体育管理软件系统。建立校内控烟的规章制度和措施,积极争创无烟学校。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全县经常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95%,建成2—3个“崇明县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巩固完善、逐步发展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至2005年,力争70%的学校达到“健康校园”的标准。
  7、发展健康社区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卫生工作开展的健康管理网络,改善农村的基础卫生设施,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意识,从身边做起,净化、绿化、美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努力实现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的环境建设总目标。在全县建成 70%以上的县级卫生村、60%以上的市级卫生村,80%乡镇建成二级以上卫生镇。在巩固灭鼠、灭蟑、灭蚊蝇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创建“健康城区”和“健康社区”的活动,以加强健康管理、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发展健康服务、拥有健康人群、普及健康教育为工作重点,使各项健康指标逐年递增。
  8、创建精神文明
  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区等创建活动。至 2005年,全县建成文明小区10个,文明村16个,文明镇4个,文明示范区域3个,社区学校14个,全面完成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建设。把创建活动与建设健康县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创建工作中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内容的含量,促进崇明文明建设。

  三、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建设健康县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乡镇政府要把建设健康县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要高度重视本计划的启动和实施,主要领导要主动关心,确保人、财、物的投入。
  (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
  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本计划中承担具体指标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积极予以支持、配合。各条各块要抓紧各个环节的工作启动,抓好试点,总结经验,讲求实效。
  (三)政策推进,法制保障
  健康县的各项建设和管理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办事。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作为实施本计划的制度保障;要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和专业管理的有机结合;要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同时,探索将健康县建设中的责任、义务加以规范化,促进市民成为健康县建设的主体,实现权利和义务对等。
  (四)广泛宣传,弘扬新风
  要围绕崇明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上海 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培育新时代上海城市精神,以及全力建设生态岛,加大宣传发动和舆论监督力度,树立典范,弘扬新风。要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配合健康县建设每一阶段的工作,开展各项公益宣传、知识普及、新闻报道和专题讨论,突出重点,优化选题。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建设健康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建设健康县的信心。
  (五)全民参与,营造氛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村组、居委为载体,通过组织各类全民性的活动,使建设健康县的理念深入社区、深入人心。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全面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市民参与程度作为建设健康县运作机制的重要内容。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集示范、激励和警示、监督于一体,单位、市民的自主、自治、自律与政府的引导、管理、推动相结合的社会参与机制。要将健康县建设与重大环境纪念日、疾病预防日、一年一度的“爱国卫生月”和“使世界清洁起来”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各项公益活动,营造从我做起的社会氛围。
  (六)完善网络,培养队伍
  要充分利用和积极扶持各类卫生志愿者队伍,以群众教育群众的方式,推动更多市民关心本县公共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并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要加强各级爱卫机构的组织建设、网络建设和队伍建设。县、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社区公益卫生服务的投入,扶持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的发展,不断开发其市场综合服务功能。
  (七)依托科技,借助市场
  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健康县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具体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要把依托科技、借助市场作为建设健康县的重要操作原则,努力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八)沟通信息,促进交流
  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具体方法,广泛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沟通信息,拓宽合作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建设健康城市的信息资源,提高建设健康县工作的效率。

  四、实施步骤
  本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2003年,制定计划,下达指标,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建立工作网络,完成“健康城区”和“健康社区”建设的启动工作。建立“崇明县建设健康县联席会议制度”,具体工作由县爱卫办牵头,县文明办、农委、建委、人口计生委、经委、商委、教育局、卫生局、环保局、水务局、房地局、文广电视局等部门共同参加,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抓好计划的实施。
  第二阶段: 2004年,全面推进建设健康县工作,对照本计划,分步落实,确保人、财、物的到位。针对薄弱环节,抓住突出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把各项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 2005年,抓各项指标的完成,并进行科学的监督评估。总结经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在更高层面上开展新一轮建设健康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评估工作
  接受“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技术指导组”指导,按照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监测评估体系,运用措施评价和效果评价的方法,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和终末评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 公开咨询内容

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