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崇明县统计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0-01-28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崇明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崇明调查队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大力推进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上海长江隧桥贯通、迎接上海世博会召开的可喜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彻落实《三年行动纲要》,按照“三岛联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民生三管齐下”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好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全县经济总量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发展速度取得新水平。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增加值1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9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分别由2008年的12.8%、49.4%和37.8%调整为2009年的10.5%、55.1%和34.4%。
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财政监管力度加大,县级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09年实现县级财政收入23.4亿元,比上年增长6.5%。
二、农业
全县农业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总目标,着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设。2009年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5.7万亩,比上年增长13.7%,总产实现34万吨,比上年增长9.6%。实现设施粮田建设项目面积2.2万亩,“寒优湘睛”、“秀水128”等优质品种种植比例比上年有所提高,推广机插稻面积12万亩;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0多家。蔬菜生产发展平稳,总产量达到94.8万吨,比上年略增。林业生产继续扶持发展规模化生态果林建设,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0万亩,完成规模化、标准化经济林建设任务3500亩及5000亩低效林改造项目,完成四旁林植树47.8万多株,庭院绿化植树62.6万株。畜牧业生产由于饲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另外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生猪生产略受影响。2009年全县生猪出栏29万头,比上年增长5.5%,但价格下跌明显;白山羊出栏24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价格上扬;家禽出栏435万羽,比上年增长3.6%;鲜蛋总产1.1万吨,比上年下降16.1%;鲜奶总产1.6万吨,比上年增长2.1%。禽、蛋、鲜奶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渔业生产随着市外河蟹养殖基地的不断拓展,产业优势明显,海洋捕捞和淡水鱼产量略减但价格上扬。2009年渔业总产量7万吨,比上年下降4.4%,河蟹养殖面积达92万亩,其中岛外养蟹面积84万亩,生产大闸蟹1.4万吨。
2009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县工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冲击,一些企业呈现减产减员的局面,但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全县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3.5亿元,比上年增长54.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0.2亿元,占全县工业的95.5%。随着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初具规模,海洋装备产业对全县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4%,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达二分之一强。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和三岛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通用设备和交通制造业引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其产值占全县工业的比重达65.7%,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四大传统行业生产总量明显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0.4亿元,与上年相比持平;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18.9亿元,同比下降11.2%;纺织业完成产值8.9亿元,同比下降19.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0.6亿元,同比下降1.0%。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2%。
工业经济效益和产值保持同步增长,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54.0%。
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建筑施工面积25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7%;竣工面积6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2%。
四、内外贸易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和措施,效应比较明显。家电下乡的实行既扩大了内需,又使农民得到了实惠,2009年我县家电下乡共销售电器20837台,销售汽车195辆,共实现销售额4831.7万元,财政补贴金额622.2万元。特别是随着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市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销售进一步活跃。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完成年计划的101.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用的商品占首位,实现零售总额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44.8%;吃的商品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25.8%;穿的商品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11.6%;烧的商品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占2.8%;集市贸易成交额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14.9%。
在国家外贸出口增速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我县外贸出口呈现逆势增长。2009年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9.8%。其中以造船为主的工业品出口拨交额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0.7%;农副产品出口拨交额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8%。
今年以来全县招商引资由于各种因素起伏较大,引进企业数明显下降,但实现税收保持小幅增长。2009年全县引进各类企业3032户,比上年下降30.9%;注册资金总额38.1亿元,比上年下降23.9%;累计完成税金39.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崇明工业园区和富盛开发区共引进注册企业755家,注册资金10.9亿元,完成税金15.5亿元;各乡镇、其他经济小区引进企业2277家,注册资金27.2亿元,完成税金24.3亿元。
2009年,新批准三资企业33家,比上年下降25.0%;项目总投资173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0.9%;合同外资122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4%;实际利用外资23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7%。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有了突破性的改善,运输能力大大增强。2009年10月31日,总投资100多亿元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已经建成通车,使我县公共交通进一步完善,居民出行条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连接市区的申崇一、二号线日均输送旅客1.7万人次,但水上运输的车客流出现大幅下降。自实行公交
“村村通”工程以来,今年最后完成了对陈家镇东滩大道道路改造(涉及2个行政村)及新河、堡镇部分路面修复工作(涉及3个行政村),年内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全年总投资500万元完成了对149座公交候车亭和900对站杆站牌建设任务,共更新公交车辆149辆(其中空调车138辆),配合市通郊线路开通新增空调客车30辆。总投资5500万元的石洞口客运站改扩建工程已完成综合客运楼项目施工建设;总投资1.1亿元的宝杨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陆域部分已完成客运综合楼主体工程,水域部分完成引桥桥面板铺设工作;为对接建成通车的上海长江隧桥,在长横对江渡航线投放一艘“长横渡5”车客渡船(客位48个,标准车位8个)。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24244.5万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8.4万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2.7万户,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67.9部。邮政业务保持稳定,2009年末共有邮电局(所)37个,全年进出函件734万件,进出包件11.3万件,进出特快专递26.8万件,发行各类报刊杂志1712万份。
六、旅游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围绕长江隧桥开通和世博会召开的机遇,有序推进明珠湖、西沙湿地、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认真设计完善旅游线路,不断做好旅游宣传推介,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促进全县旅游业规范有序发展。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崇明森林旅游节”,“生态之旅”森林交响音乐会、“绿华全国蟋蟀大赛”、“崇明柑桔节”、“金秋美食节”、“老毛蟹节”、“灶文化艺术节”、“前卫村金秋文化艺术节”、“万名市民看光明现代农业”活动、“牵手新城郊
走进新世界、2009新世界欢乐家庭节”等主题活动,为游客献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旅游大餐。前卫村、瀛东村、西沙湿地、高家庄园、明珠湖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26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0%;直接营业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七、金融
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服务功能逐步完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银行存贷总额有了新的提高。2009年末,全县有各类金融机构9家,比上年增加2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66.3亿元,比年初增加108.6亿元;贷款余额239.3亿元,比年初增加50.3亿元。
八、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重点地区开发加快推进,崇明新城、陈家镇、长兴凤凰镇逐步由形态开发向功能性项目建设转变。计划总投资为6.4亿元的新城文化活动中心、证照服务中心、规划展示馆、新城公园、运粮河景观项目、崇州路一期和二期、翠竹路、定谰路等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计划总投资为4.4亿元的东滩大道一期、揽海路、次一路、次二路、次三路、行政办公楼、杜鹃河和四号河景观等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上外贤达学院崇明新校区已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为4.9亿元的长兴配套产业基地3个工业项目、4条道路和公共货运码头等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长兴市民公园、派出所、法庭等建成使用。在重点地区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4.7亿元,增长46.5%,占总投资的58.5%;更新改造投资2.5亿元,增长13.1%;房地产投资完成投资额19.7亿元,增长35.9%;农村集体投资9.5亿元,增长9.1%。
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完善。2009年,新建农家书屋105个,建立42个村级为农服务站,完成了115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造农贸市场35家,建立村级便利店112家。新建国家拉动内需增补计划125公里农村公路,新建农村支路1378公里,改造农村道路危桥468座。投入补助资金约1420万元,改造农村危旧房1316户,改造农村厕所8万户;整治“村沟宅河”达1000公里。总投资1900万元完成新河永丰村、港沿惠军村、竖新育才村、三星育德村4个村庄环境整治,涉及农户1373户,墙面整修64636平方米,拆除废旧及违章建筑8500平方米,河道清淤保塌7700米,生活污水集中处理893户,安装太阳能路灯248盏,新修公厕8座,修建亲水水桥208座。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总投资9203万元的堡镇初中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5530万元的竖河职校旅游实训中心年底前竣工;完成了28所幼儿园达标建设工程;总投资1512万元为9所农村小学新建塑胶运动场地;总投资3000万元完成堡镇二小、新海幼儿园、长江幼儿园、学前教育特教中心等校舍修理改造项目和43所学校暑期校舍修理项目;总投资9164万元新建了实验中学游泳馆和校舍改扩建工程。教育内涵建设得到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有序推进,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9年,3—6岁幼儿入园率达98.3%,义务阶段的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97%,中考合格率为95.5%,高考本专科上线率达93.5%
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促进崇明经济发展这一目标,积极配合市科委开展“崇明生态岛科技支撑专项”实施和“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应用的力度,组织申报实施各类、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009年申报科技部(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资)金项目12项、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和市级新产品2项、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型企业3家、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化项目——现代中药”项目1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5项、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3项。2009年开展县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4项,其中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27项,医疗卫生系统攻关项目11项,工业企业科技攻关项目6项,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与产业化项目6项、专利技术研究转化项目6项。成功举办了2009年崇明科技节和全国科普日崇明县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顺利完成了“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共计培训3349名学员,完成了计划任务数的108%;完成2.5万人宣传普及的任务,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00%。全年县、乡镇科协举办科普早市活动120余场次,参加活动达6万余人次,赠送科技图书1万余册,发放各类科普资料小报4万多份,成立了18个乡镇科普工作站,完成了189个村级科普画廊建设。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年电视自采画面新闻2400多条,制作电视专题片120多部,广播播发新闻稿件3600多篇,《崇明报》全年刊发各类消息、特写、言论180多篇,专版80余个。成功举办崇明县第十二届文化艺术节。文化下乡百千万工程已成为我县的一个特色品牌,全年共创作文艺节目50余个,下乡、下基层演出165场次,观众超过20万人,指导各乡镇文艺演出600多场次,观众达32万人次;流动公益电影放映1200余场,观众超过20万人,农村文化信息化村级服务点放映数字电影近7000场次,观众超过40万人次;万册书下乡工作深入开展,对乡镇图书馆购书补贴达30万元。全年新建农家书屋105个,新建农村文化信息化村级服务点96处,实现了这两项文化基础设施的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完成了本岛14个乡镇的有线电视家家通工程,农村地区有线电视用户达11万户。
医疗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医疗环境进一步提高。2009年,总投资3.44亿元的崇明县中心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顺利启动;总投资28546
万元的堡镇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土建工程已开工;总投资928万元完成新海、东平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6个分中心和115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医疗服务内涵质量逐步提高。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医保预付制和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加强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规范卫生中心、村卫生室门诊诊查费减免工作以及药品零差价工作。2009年全县实际参加合作医疗人数334408人,其中镇保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7110人,外来人口参加合作医疗人数2210人,农民实际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为315088人,农民参保率为99.5%。
体育品牌赛事再上新台阶。2009年成功举办环崇明岛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共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4支代表队、近百名车手参赛。全民健身蓬勃展开,2009年全县有各类体育健身团队180支,比去年净增60支队伍,组织实施了全民健身日活动,举办了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节活动、第48届“烈士杯”篮球赛。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新建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和36个农民健身工程;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县体育场及体育健身馆综合改造工程已投入使用。体教结合成果斐然,年内参加市级和全国青少年比赛17次,共获金牌68枚、银牌48枚、铜牌41枚,创下历年之最。
十一、人口
户籍人口继续减少,外来人口有新的突破。2009年末三岛共有户籍人口69.0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521人,出生率5.09‰,死亡人口6300人,死亡率9.11‰,人口自然增长率-4.02‰。外来流动人口18.3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其中长兴镇的外来人口已突破10万人。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09年,我县享受奖扶、奖补对象3.2万人,发放奖扶、奖补金共计3275.7万元。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达86%。大力开展计划生育科普早市和“三下乡”活动,2009年县、乡两级开展计划生育科普早市和“三下乡”活动达9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万多份,提供各类咨询和诊疗超过0.9万人次。
十二、人民生活
县委、县政府以促就业、保民生为工作重点,出台多项政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就业工作推进力度,新增就业人数好于既定目标。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0018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500人的117.9%;累计参加职业培训7592人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持续稳步增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8556元,比上年增长10.2%,较年初计划目标提高0.2个百分点。居民储蓄总量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47.3亿元,比年初增加30.1亿元,人均储蓄达35746元,比上年增加4366元。
居民居住质量进一步改善。2009年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55户,实际累计租金配租发放家庭175户。投入补助资金1420万元,完成了1316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全县在建住宅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住宅面积55.7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中,配套商品房10.8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44.9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城桥镇、堡镇、长兴镇、新海镇、东平镇等区域3.6万平方米共573套经济适用房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全年完成城桥镇、堡镇、庙镇、新河镇四镇旧公房改造3.4万平方米。
十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扩覆13767人,完成市下达我县全年扩覆11000人的任务的125.2%;农保基础养老金从2008年的145元提高到195元,农保养老金月人均领取水平从2008年170元提高到225元。认真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全年办理工伤认定1225件,劳动能力鉴定1140人。加大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征缴力度,全年累计完成74994人,超过了市下达的48550人的指标。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年新增居保参保人员65689人,其中中小学生47865人,城镇居民17824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5%,完成60岁以上老人体检5.1万人。
救济、救助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对220734人次城镇贫困居民和376767人次农村低保对象实施低保救助,对9826人次实施大病重病医疗救助,对795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助学券。加快养老服务发展。全年新增养老床位600张,新增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400名,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2家,新设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1个。
十四、环境保护
根据崇明生态岛建设总目标,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崇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启动。2009年,推进新河、堡镇两个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港沿、建设等八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县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8%,全县已有10个乡镇通过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考核验收。三岛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不断完善,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系统在崇明三岛范围内的全覆盖。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全年安排节能专项资金4244万元,关停并转污染企业40家,全年降耗折合标准煤3.1万吨,全年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5%左右,实现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6392吨/年,控制在计划目标以内;二氧化硫(SO2
)排放总量1735吨/年,控制在计划目标以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公共绿地建设,至2009年底,我县林地面积39.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0.8%,城镇绿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5平方米。通过实施“万河整治”,对全县各级河道进行了全面疏浚治理,合理调度水资源,建设生态护坡,建立河道保洁员队伍,全县的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在Ⅲ类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建成覆盖全县的“烟尘控制区”,城桥镇、陈家镇和森林公园地区约318平方公里“基本无燃煤区”,城桥镇地区4.6平方公里“扬尘污染控制区”。全年环保投入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达6.8%,高于年度计划1.8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农民增收、新增就业、社会保障上升空间较小;房价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旅游市场需进一步规范发展;社会发展中的群体性矛盾仍时有发生。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