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1-10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24年以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在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加强执法监督以及法治文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依法履职,激发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活力
一是行政审批服务提档升级。推进全程网办,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程网办”试点,内资企业新设全程登记网办率保持在95%以上。拓展跨域通办,与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舟山市互设“虚拟窗口”,打造跨区域同质同效服务场景。优化审批服务,试点崇明住所标准化登记模式“瀛洲荟”,最多可以减少50页场地证明材料。在随申办上线“生态餐饮提前帮”功能模块,跨前服务餐饮企业“食品经营许可”申请。
二是包容审慎执法纵深推进。严格执法保民生,紧扣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民生重点领域,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依法查处各类市场监管违法行为1387件,坚决守稳筑牢安全底线。柔性执法促发展,深入贯彻“一办法两清单”,依法作出不予处罚362件,减轻处罚336件,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依法经营。惠企政策润人心,出台《崇明区推动广告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崇明区知识产权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激发创新动能,助力崇明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创新监管手段赋能增效。创新智慧监管方式,积极推进“智慧食安”平台建设,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外包装追溯二维码赋码率100%,全区住宅电梯加装远程监测装置3773台,占比97.17%,位于全市第一,预警研判和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使用“非现场检查”模式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检查,实现“不进企业门、查明企业事”。
(二)加强法治监督,练强规范执法硬功夫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强基础。完善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核心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制发本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细化本局执法公示、记录工作要求,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开展抽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是深化内部监督促规范。自主开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企业信息公示等执法案卷检查,通过随机抽取案卷、交叉互评方式,查漏补缺、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规范执法。强化执法全过程说理,组织开展说理性处罚决定书评选,搭建文书撰写经验交流平台,促进讲法理、说事理、谈情理。本局1份文书被评为上海市场监管系统第三届“优秀处罚决定书”。
三是优化争议应对见实效。加强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构建多元妥处行政争议格局,妥善处理各类行政争议案件,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复议、诉讼零败诉,有效维护了本局执法权威。
(三)厚植法治文化,擦亮法治市监新名片
一是突出法治素养建设。贯彻落实本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聚焦市场监管常用法律法规,常态化组织专题学法,创新“旁听庭审、案件交叉互评、执法经验交流”等培训形式,有效提升干部法治素养。组织全员参与第三届全国法律知识竞赛,平均分99.96分,促进了人员融合、业务融合。
二是增强精准普法实效。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求,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送法上门,因地制宜建立西和市小栈、食品药品科普站等多元化普法阵地,探索“趣味互动、寓教于乐、共享体验”等普法形式,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
三是打造普法宣传品牌。发挥新媒体优势,精心打造【天天说市】、【市监丽语】普法IP,聚焦时事热点自制视频50余个,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网言网语”,并借助全媒体矩阵广泛传播,获评上海市场监管系统第三届法治宣传“十佳案例”。
二、存在的不足
2024年,本局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当前市场监管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需要执法人员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升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二是执法规范性有待提升。在行政争议案件应对中发现,执法办案中一些常见问题重复出现,文书写作规范性和说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普法内容形式有待创新。新时代背景下,普法不仅需要打破专题讲座、横幅宣传等传统宣传方式空间限制,更需要不断增强普法内容的针对性,提升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理论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学法的必修课程,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13次。注重学思结合,开设所长论坛、片区化“7点学堂”等课程,通过互动分享激发思辨研讨,不断增强干部法治思维。扎实以学促干,依托局“两双建设”行动,举办5场专业技能比武竞赛,全面检验学习成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心见行。
二是统筹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局党组书记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审议通过本局《2024年法治工作要点》,细化十五条具体工作措施,分解落实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各项任务,凝聚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力量。
三是推进法治市场监管落实落细。亲自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听取法治建设专题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发挥集体讨论的作用,除对疑难复杂案件组织集体讨论39次外,还就其他法治问题集体讨论5次。
四、2025年工作打算
接下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将从以下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书写崇明市场监管法治工作的新篇章。
(一)坚持包容审慎,打造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全程网办”,拓展“益企瀛工作室”服务场景,积极推进食品经营许可便利化,跑出服务“加速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按照“风险+信用”分级分类对行政检查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检查频次,提高检查水平。突出科技赋能,积极创新智慧监管方式,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与监管效能“双提升”。
(二)强化严格执法,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扎实开展校园食品等重点领域、节气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加强执法监督,打造严格公正的执法环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案件办理程序,提升执法质效。强化法治监督,构建案卷评查长效机制,发挥复议诉讼监督功能,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巩固提高,不断提升执法效能。促进文书说理,组织开展文书说理评选活动,挖掘优秀典型案例,不断提升文书说理水平。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