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民政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18-07-05 00:00

【字体:标准加大特大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民政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18-07-05

年初以来,我区民政工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目标,有效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创新驱动,扩大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为新时代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力量。

(一)深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1.农村“五美社区”建设方面。按照农村社区试点建设要求,有序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配合市民政局完成对陈家镇瀛东村、竖新镇惠民村、庙镇合中村、城桥镇聚训村、港西镇北双村、横沙乡丰乐村等6个2017年度市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村建设单位实地验收工作,成功通过验收,完成对34个2017年度区级试点示范村的验收工作。根据各涉农乡镇申报创建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确定2018年度区级试点示范村建设名单和市级试点示范村拟申报名单,有序推进相关建设工作。5月份,在竖新镇举办首届“五美社区节”开幕式,通过展示和分享农村“五美社区”建设成果,促进城乡社区干部、群众提升社区建设理念、明确社区建设目标、拓宽社区建设思路、创新社区建设举措。落实社会组织服务城乡社区建设合作意向,9个基金会、2个社会团体、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本区13个村居签订20个项目合作协议。

2.村居治理工作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工作精细化水平制定《关于推进本区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推进本区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村委会54项、居委会48项协助行政、法院、人民团体事务清单村委会30项、居委会26项证明事项清单。完成本年度16个涉农乡镇共31个试点村申报工作,明确全区81个居委会全部开展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协调各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考核方案,指导督促各乡镇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了专题推进会,交流沟通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分片调研、现场督导等方式指导乡镇有序推进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提高基层组织自治共治和服务供给的精准化程度。深化电子台账建设,明确村委会32项、居委会26项工作台帐,全面梳理汇总现有电子台账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完成系统改造相关准备工作。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能级为目标,整合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现有资源,打通各领域业务,将村居党务信息、村居务信息、村居财务信息、村居便民服务信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可视化,打造具有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特色的新时代“智慧社区”。目前,试点乡镇绿华镇七村一居全部上线信息平台,城桥镇江山新村居委会完成681户上线,竖新镇仙桥村完成20户上线,城桥镇聚训村、三星镇新安村、竖新镇惠民村线路改造基本完成。

3.村居民主自治方面。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五美社区”建设等要求,指导村居及时修订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织开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学习宣传活动落实深化“四议两公开”和“三会一代理”制度。指导村居落实自下而上的议题征询机制,不断提高来自城乡居民、村(居)民小组、群众团队的议题比重,并将其纳入对乡镇的社区治理考核内容。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结合“大调研”工作,深入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总体运行情况调查摸底,形成调研报告。

4.基层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制定《关于本区2018年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整理汇编《上海市崇明区2018年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培训资料》,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范工作流程、抓牢时间节点、提出工作要求。6月8日,召开全区换届选举动员会,推进部署换届选举工作。对本年度各乡镇社区工作者招录需求进行统计,起草制定本年度社区工作者初步招录方案,2018年预计招录约104人。进一步深化“村居大讲堂”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政治建设形势教育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四个模块充实全年12期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锁定培训目标。至5月底共开展了4期集中培训,近1800人次村居基层干部参加培训。

5.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方面。组织社会组织年检,加大财务审计力度和实地检查指导,社团年检率100%,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率97.9%加强社会组织依法登记,从严规范社会团体兼职问题。建立社会组织“双报到”制度,强化社会组织党建、业务属地化管理与服务。加强社会组织预警网络监管,开展非法违规社会组织排摸,组织预警业务培训,建立预警信息员考核机制。重点培育扶持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对生态养护社、黄杨树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加强专门指导。至5月底,全区社会组织579家,其中社区社会组织423家。

(二)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1.社会救助方面。创新救助方式,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购买以团体意外和团体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惠民保险”,覆盖43%以上的户籍人口,通过政府出资投保加强对因病致贫群体的救助力度,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的风险抵御能力1至4月,共赔付567人次77.24万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活动,做到广覆盖、不遗漏、少重复,共投入救助资金5041万元,受益群众达7.8万人次。继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4月1日起,低保对象救助标准提高1070元/月;特困人员、重残无业人员等对象救助标准提高至1400元/月。落实社会救助政策,1至4月,共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重残无业等各类民政保障对象实施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综合帮扶等各类救助321890人次8682万元。加强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出具核对报告28832份,12个核对项目全部实现数字档案和可视化审核。

2.救助管理方面。深化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网格化救助管理网络,开展由民政、公安、城管部门合作的“三合一”联动救助,切实做好严寒季节救助管理工作,对外来人员集中区域加大街面巡查频率,主动实施保护性救助。1月至5月,救助人数累计17人次。积极推进救助管理机构等级达标工作,开展功能设施改造升级工作。

3.防灾减灾方面。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公益宣传,开展应急演练、逃生演习等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意识。配合市民政局开展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选点、方案设计等前期调研及准备工作。指导竖新镇申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三)拓展社会福利体系

1.老年人福利方面。一是推进养老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新增236张养老床位(已完成 31张),新建1家长者照护之家(正在推进)改造12家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正在推进),改建5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正在推进),11家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建成2家,正在推进9家)12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正在推进),新建13个、改建8个社区老年人活动室(正在推进),试点建设7个老年宜居社区(正在推进),推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乡镇全覆盖(正在推进),建设60个睦邻互助点(正在推进)等实事项目。是深化为老服务工作。推进区级综合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6月底前完成上线开展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项目,目前有2300名低龄老人志愿者和11500名高龄、独居老人志愿者结对,14月志愿者上门探访高龄、独居老人267108人次。继续做好老年综合津贴的统计、核对、发放工作,1至4月共发放337243人次13988万元。三是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推进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对14家参评机构开展实地走访。强化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抽查。

2.儿童福利方面。依托区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孤弃儿童养育情况大排查,实施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心理辅导等4个公益项目,落实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组织以“生态崇明 书香童年”为主题的儿童节关爱慰问活动。指导乡镇、村居开展动态数据排查与上报至20185月底,我区农村留守儿童1161人,困境儿童183人。

3.残疾人福利方面。继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1至4月,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1262人次1688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1362人次852.39万元。对114家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开展残疾职工社会保险费补贴审核,组织部分企业参加市高校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推进助残督导员服务项目试点工作。

4.慈善事业方面。推进新建5家慈善超市工作,指导乡镇合理选址,按标准开展建设工作。组织“蓝天下的至爱”慈善系列活动,开展各类助医、助学、助老等活动累计救助3198人次317万元,至5月底共接收各类捐款272万元,接受和发放物资4批25.6万元。

)深化国防保障工作体系

1.双拥工作方面。项目化拥军为抓手,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双拥工作,积极推进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制定下发年度双拥工作要点、考核标准和主要工作推进时间节点表,指导双拥工作有序开展。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春节期间,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驻崇部队,关注部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区双拥办对驻崇部队进行走访,深入了解部队实际,搜集双拥工作意见建议。广泛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加强军地联系,组织元宵联欢、军民联谊、消防知识宣讲等主题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利用电子显示屏、双拥杂志等媒体广泛开展双拥工作宣传,营造军地共建双拥模范城的浓厚氛围。

2.优抚工作方面。继续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1至4月,发放各类优待抚恤金及医疗补助41083人次2026万元。元旦、春节期间,共向各类优抚对象发放各类慰问金、慰问品及优待金744万元。下拨22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签约社会组织为6700多名优抚对象提供政策宣传、精神慰藉以及生活辅助服务,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项目评估,进一步规范签约社会组织运作流程。夯实优抚工作阵地,推进18家双拥(优抚)之家建设,目前已建成示范类双拥(优抚)之家6家。区烈士馆认真做好清明期间烈士祭扫接待工作,累计接待203批次6612人次参观祭扫。

3.安置工作方面。接收2017年冬季退役士兵56名,2018年春季转业士官42名。做好退役人员户口落户申报工作,为30名农村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补助金199万元,为24名办理自主就业的城镇复员士官发放一次性补助金158.5万元。组织安置对象安置考试和岗前适应性培训,研究制定年度退役士兵事业单位安置方案。

(五)进一步优化社会服务体系

1.婚姻管理服务方面。规范开展婚姻、收养登记服务,积极应对婚姻登记高峰,至4月底,共办理结婚登记1392对,离婚登记678对,收养登记6例,登记合格率保持100%。以“白玉兰开心家园”为载体,婚姻当事人心理疏导服务和调解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离婚劝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举办“牵手生态岛 爱情长相守”结婚证集体颁证仪式,倡导婚事新办的社会文明新风。

2.殡葬管理服务方面。会同区文明办共同推进婚丧喜庆移风易俗工作,建立月报制度,5月份,全区移风易俗工作知晓率100%,婚事移风易俗达到率98%,丧事移风易俗达到率99.6%。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和生态文明走廊、美丽乡村建设,在大寒、清明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乱埋乱葬集中整治,共整治75个乱埋乱葬点,2013年以来累计整治41851个乱埋乱葬点,整治率达99.65%。做好清明祭扫接待工作,制定接待方案和应急预案,共接待祭扫群众34.2万人次。坚持堵疏结合,立足群众治丧需求,持续推进公益性埋葬地和骨灰堂建设,全区公益性埋葬地32个、公益性骨灰堂20个做好基本殡葬服务补贴、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统计、上报、审核、发放工作,1至4月共发放381人次31.8万元。

3.基本管理单元方面按照《关于做实本市郊区基本管理单元的意见(试行)》要求,积极推进2018年度6个乡镇(三星镇、庙镇、建设镇、新河镇、堡镇、新海镇)基本管理单元3+3”资源要素配置工作制定下发《基本管理单元建设验收标》,提出明确工作要求,指导乡镇研究落实推进措施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现场督导,建立月报制度准确掌握基本管理单元建设动态。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听取各有关镇基本管理单元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建设推进难点问题。至5月底,6个乡镇基本管理单元均已完成选址和方案设计,并陆续开工程建设工作。

4.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方面。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全市通办”业务,开展市级区级模拟演练及时协调解决演练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区受理中心负责人、网管人员与业务骨干“全市通办”工作动员会与业务培训会,开展条线业务培训,明确办理要求与具体操作程序。目前,全区各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市通办”业务开展正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