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民防办公室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0-07-22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20年上半年,区民防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能使命,为崇明加快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防支撑。
一、坚决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月5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主任武俊夏任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唐志群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加强防控工作统筹调度、部署安排和督导落实,细化防控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抓好防控工作的检查指导,压实监督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在用民防工程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对进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要求其佩戴口罩。加强对工程内部通风等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系统正常运转和空气流通,并按卫生防疫要求,做好清洁卫生和重点部位预防性消毒工作。未对社会开放的公用民防工程,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不留卫生死角,并严防人员擅自进入,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积极发声、主动引导,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持续引导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人员集聚、减小传播风险。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协同筑牢基层防控的“铜墙铁壁”。
二、持续深化人民防空军事斗争准备
(一)提升组织指挥体系建设能力
根据市民防办的工作安排,加快推进乡镇人民防空袭方案的编制工作。按计划启动全区防空警报器维护、巡检工作。4月4日组织实施防空警报鸣响工作,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做好乡镇应急避难场所标识标牌的设置,确保战时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好的保障民众安全。提前谋划,主动担当,全力做好集中办公区域区级机关通信保障工作。加强乡镇人防指挥所设备维修和更换工作,确保全区所有乡镇人防指挥所音频上下联通,为战时民众疏散转移做好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提升民众防护体系建设能力
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确保民众就近避难疏散。上半年积极推进庙镇学校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及新河镇竞存小学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崇明岛中西部地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目前两个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政府采购程序,预计下半年建成。
(三)提升长三角人防一体化水平
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人防一体化建设,加快落实《长三角区域人防一体化发展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和2020年全市人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人防跨区域联合机动能力,上半年与南通市人防办、启东市人防办开展了人防机动指挥所跨区域联合训练,通过实战训练进一步检验跨区域联合协同保障能力,研究确定崇启海人防一体化本年度推进项目。
三、着力提高民防建设管理水平
(一)加强民防工程隐患排查整治
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退出序列民防工程维修改造工作,基本消除老旧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步加强对民防工程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每季度进行全覆盖的检查。根据本年防汛形势,深入分析、主动作为,开展多轮民防工程大检查,防患于未然。主动融入区级层面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执法联动。协助、配合区地下空间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全区地下空间的防汛安全监管。同步加大与区应急管理局、大数据中心、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心的沟通协调力度,多方凝心聚力共抓防汛工作落实。确保应急避难场所、民防工程可防、可控、可用。
(二)持续落实各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和行政审批效能。梳理我办审批事项材料目录,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和行政审批效能。加强业务沟通,充分利用行政协助平台、建设工程联审平台等做好行政协助和监管工作。面对政务服务新形势新要求,在民防行政审批“放管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认真做好“双减半”改革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让行政相对人少跑腿、好办事,力争实现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百联项目顺利通过民防竣工验收。
四、奋力推进民防宣传教育创新发展
借助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防灾减灾周系列宣传活动。5月10日-12日,赴东门新村、聚训村、前卫村等地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活动。以村居为重点,开展现场宣传、民防技能展示等系列活动,坚持民防宣传与国防、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公共应急等相结合,不断丰富完善宣传内容形式。同步依托上海民防门户网站、崇明民防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多发民防声音、发好民防声音,共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升民防影响力。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注重“七个结合”,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发挥电视、电台、报刊等传统宣传手段作用。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