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4-02-27 00:00

【字体:标准加大特大
  • 索引号:

    SY0024789991202400001

  •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知识产权-科技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 发文字号:

    沪崇科委〔2024〕1号

  • 成文日期:

    2024-01-19

  • 发布日期:

    2024-02-27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区科委2024年度工作总体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及要求,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将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工作推上新的台阶,进一步赋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一、精心筹备论坛,扩大生态崇明影响力

根据市发改委《关于印发〈促进崇明世界生态岛建设发展专项支持政策〉的通知》(沪发改投[2023]246号)精神,精心谋划、精心组织,高水平举办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一是加强与市科委沟通,确定以“科技赋能新产业 生态助力新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持续扩大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在国内外的著名度;二是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论坛氛围营造、场地安排、贵宾接待等各个环节细化工作方案,确保论坛取得成功。

二、强化改革创新,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根据《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高质量完成《张江崇明园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编制工作,把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二是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适应创新范式变革趋势,构建专业高效的园区管理运营团队,集聚创新企业,打造海洋装备为主导、数字经济为特色、绿色低碳为底座的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将崇明园建设成为一流的“海洋科技岛、未来智慧岛、绿色低碳岛”。三是组织开展张江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申报工作,促进园区企业发展。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张江政策,重点培育“链主”企业、引领示范企业、核心骨干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企业。

三、深化服务举措,释放科技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和乡镇、园区的联系,建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库,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帮助、指导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积极承办2024年“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崇明赛区比赛,动员企业报名参赛,指导入围企业申报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支持具有潜力的科技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项目、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加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结合科技企业走访调研,优化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举措,实现政策精准直达、服务便利获取、诉求高效办理,打通服务企业“堵点”,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围绕高企认定、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人才落户等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及时逐条解读、释义,加强政策宣传培训。三是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实施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创新资金区级配套、科技小巨人区级配套、科技创新券区级配套、张江专项资金区级配套等免申即享。四是积极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工作。联合有关金融单位,围绕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五是通过拓展增量、挖掘存量,以及推进技术合同登记服务点建设和推荐信誉度高的企业纳入告知承诺名单等举措,推动科技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做到应登尽登。

四、推动项目示范,高效赋能生态岛建设

一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区级财政的支持,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实施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项目的立项、中期评估、验收等环节管理,确保项目规范实施。二是推进实施第五轮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与市科委沟通,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自然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以及碳中和等领域,布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五、驾驭数字浪潮,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一是合力共建城市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持续发挥区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健全统筹协调和推进机制,在重点项目、应用场景、资源保障等方面统一规划、分头落实,确保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场景落实到位;积极对接市级有关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要求,做好市对区重大项目、政策举措的统筹推进和考核评估。二是深化“碳中和”一区一特创新示范。根据“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围绕区域特色需求谋划特色场景建设,研究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管理平台、生态环境监测平台等系统建设,落地更多具备代表性的“碳中和”示范项目和标杆场景。三是持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进一步夯实本区城市数字化技术底座,提升“云网边安”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赋能公共数据深化应用,让数字政务运行更高效。聚焦海洋制造产业,加快推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在长兴海洋装备园区的应用,做强做优崇明数字核心产业功能,让数字经济动能更强劲。聚焦“医养教”等民生需求,推动认知大模型在医疗、养老、教育领域的应用,让数字生活体验更普惠。四是全面推动“六大会战”深化应用。推进本区相关部门非国家秘密办公应用“应上尽上”,协调推动“两张网”相关高频业务应用“应接尽接”,实现原有政务微信移动办公业务向“随申办政务云”的迁移,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办公提供基础服务支撑,协同推进“图网码”深化应用。

六、拥抱产业变革,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一是研究制定信息传输软信业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对信息传输软信业企业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属地规上信息传输软信业发展,合理推动财政性投资数字化项目向实体企业倾斜,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信息传输软信业企业的投资。二是加强信息传输软信业企业联系。畅通与信息传输软信业企业沟通渠道,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企业家座谈会、青创联合会、企业服务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发展需要,全力为企纾困、助企发展。三是加强信息传输软信业政策宣贯。宣贯国家、市、区关于支持信息传输软信业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时公开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项目、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等,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七、推动管理革新,深化信息化项目监管

一是协调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根据本区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张网”和“一区一特”等工作要求,持续协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重点支撑教育、卫生等重点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地。二是推动信息系统集约共建。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充分依托现有“云网数边端”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实施重点项目和标杆场景建设,发挥既有优势,进一步推动信息系统集约共建、相互赋能,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底座,合理压缩财政资金投入。三是抓好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跟踪管理,对项目预审、立项、建设、监理以及验收和绩效评估业务流程加强管控,做好项目建设过程化监管。四是加大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力度。制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工作计划,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强化考核评价,选取重点项目实施绩效评估,查找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稳定、高效。

八、强化通信基础,驱动新基建融合应用发展

全力支撑崇明区打造“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目标,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科学部署,加快崇明区“新基建”软实力建设,聚焦“新网络”服务水平、“新平台”创新应用、“新终端”感知能级持续发力。一是深化双千兆宽带城市建设。加强城桥镇东区、陈家镇TOD站、长兴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流量密集区域的5G网络深度覆盖,支持通信运营企业提升网络连接能力。持续推动通信运营商深入挖掘提速降费的潜力,制定推出切实可行的宽带提速降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固定宽带下载速率提升。二是积极发展高效协同的融合基础设施。发挥智慧岛产业园、东滩智联网研究院等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产业有机结合;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对接合作,利用新型网络技术改造企业内网,打造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标杆和5G全连接工厂。三是激发信息基础设施潜力赋能区域发展。推动农村千兆光网和5G网络深度覆盖和广泛应用,将数字动能与生态需求有机结合,运用数字生产力培育和壮大生态绿色产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跨行业融合共建。

九、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本次机构改革,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这项重点工作上来。一是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要加强组织纪律,步调一致,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在本次机构改革中,切实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