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0-01-14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崇明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崇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的崇明机遇,围绕又好又快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要求,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形势下,奋力创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崇明传奇,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指标执行情况优良,经济社会保持高质量发展
表1 2019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全年目标 | 全年完成(预计) | |
完成数 | 增幅 | |||
1 | 全区增加值 | 增长5.5%左右 | 370.8亿元 | 7.5% |
2 | 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增长10% | 115亿元 | 37.3% |
3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160亿元左右 | 207.4亿元 | 30.8% |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增长7%左右 | 134.5亿元 | 7% |
5 | 旅游直接收入 | 增长10%以上 | 14.7亿元 | 10.2% |
6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增长9%左右 (增长8.8%左右) | 27890元 (39880元) | 9.5% (8.8%) |
7 | 新增就业 | 9000人 | 9780人 | —— |
8 | 绿色食品认证率 | 80% | 85% | —— |
9 | 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增加值比例 | 6%左右 | 8.7% | —— |
10 | 森林覆盖率 | 27.4% | 27.4% | —— |
11 |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 100% | 96.2% | —— |
12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以AQI表征) | 80% | 84% | —— |
13 | 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 | 36.4% | 36.5% | —— |
14 |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 下降0.5%左右 | 下降5%左右 | —— |
经济发展指标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计划、优于预期。预计全年实现增加值370.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首次突破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首次突破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7%;旅游直接收入完成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撤县设区以来,崇明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全市发展大局,抓住乡村振兴、花博会举办和5G人居生态应用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构筑绿色发展新优势。生态岛品牌效应逐步释放,6大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打响,做深做强“两无化”大米生产模式,成功研发“两无化”米酒,首次实现崇明米酒出口销售;正大崇明300万羽蛋鸡场、恒大·上海高科技农业基地等世界级优质企业的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围绕区委区政府对2019年为“项目推进落实年”的定位,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抢抓发展机遇、抓项目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理念,力保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崇明线,全面推进崇明生态大道、环岛景观道一期、建设公路改扩建、北沿公路改建等重大项目。规上工业总产值稳定增长,海洋装备产业对全区工业生产拉动作用显著,逐渐朝集群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生态产业加快推进,印发《关于以筹办2021年中国花卉博览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产业的意见》;研究制定5G产业发展扶持意见,“上海5G人居生态应用示范区”正式揭牌,成功打造5G智慧医疗、5G智慧农机等应用场景;东禾九谷等9个开心农场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中高档民宿20家。
生态环境指标持续优化。预计全年绿色食品认证率85%,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增加值比例为8.7%,森林覆盖率27.4%,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96.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4%,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36.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左右。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重新修整完善了五大类59个《崇明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探索“合作社+优质企业”订单农业,全区种植业完成绿色认证34.25万亩。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全面推进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区环保投入达32.2亿元。强化水、土、林、气的生态治理,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6家工业企业通过清拆整治的市级验收,开展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农业面源退水口整治试点工作;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完成8个场地环境调查评审和12个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备案;推进造林项目,完成生态廊道项目17个,一般公益林项目3个;完成90台锅炉提标改造和26家“散乱污”企业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建立城乡一体化但又有所区别的垃圾分类减量管理模式,全区129个居住区基本做到湿垃圾“一日两清”;分别建立餐厨垃圾、废弃油脂、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农林废弃物等独立收运体系。推进节能降耗,华润大东、中远海运淘汰高耗能电机近100台;推进企业节能改造项目14个,年节约标煤1130吨。
民生类指标快于经济增长。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0元,比上年增长9.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80元,比上年增长8.8%;新增就业9780人。随着国家、本市和我区涉农支农惠农政策的持续稳定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增大,从“十二五”末的22.3%提高到目前的26%以上,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生态就业岗位开发并新招录2171人,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490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239人,开展职业培训9920人次,为1587名建档立卡农民提供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
(二)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生态岛建设全面提速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共涉及9项专项工作、33项重点项目,总投资约659.8亿元,其中6项专项工作及22项重点项目由崇明区牵头推进,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工作分类 | 具体项目 |
专项工作 |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
●推进绿化林地建设 | |
●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 | |
●花博会外围配套保障 | |
●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 | |
●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 |
续建重点项目 (7项) | ●横沙生态先行示范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一期) |
●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及配套场站建设 | |
●崇明生态大道 | |
●北沿公路改建 | |
●建设公路改扩建 | |
●环岛景观道一期 | |
●乡村公园 | |
新增重点项目 | ●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二期及配套工程 |
●横沙生态先行示范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二期) | |
●陈海公路大修改造 | |
●崇明岛公共货运码头(危险品码头) | |
●长兴污水处理厂二期 | |
●东平森林公园改造提升 | |
●污水处理能力提升 | |
●花博会燃气配套 | |
●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 | |
●万禾农业“智慧农场”建设 | |
●崇明地产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 | |
●东禾九谷稻米文化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 | |
●绿色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建设项目 | |
●蔬菜基地整建制推进绿色高效生产项目 | |
●环岛景观道二期新建工程 |
专项工作推进情况。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减量化完成年度任务。推进绿化林地建设,完成市级重点生态廊道立项、招投标等工作,1.05万亩公益林和一般廊道开展工可编制、立项、评审、招投标等相关工作。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完成竖新镇首期66幢低层区项目,全面启动16个涉农乡镇的货币化置换工作,完成集中居住3037户,其中货币化置换2973户、平移集中64户。开展花博会外围配套保障,外围景观照明提升项目方案设计初稿。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5公里,改造雨污混接点3428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横沙、堡镇、长兴建筑垃圾中转分拣场完成项建书批复。
续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横沙生态先行示范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一期)持续推进。新能源公交车配套场站完成桩基工程,启动地下工程施工。崇明生态大道、北沿公路改建和建设公路改扩建工程分别完成50% 道路路基施工和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环岛景观道一期公路段推进桥梁上下部结构以及道路路基施工,海塘段推进海塘主体结构施工,南门码头段基本完工。推进乡村公园建设,港西乡村公园推进林相改造、沟渠整治、民宅修缮、道路联通等工作;陈家镇乡村公园正在推进工可审批;西沙乡村公园进一步研究公园运营维护问题。
新增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推进崇明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综合利用中心二期及配套工程建设,固废园区市政配套正在推进建设方案评审。横沙生态先行示范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二期)取得红星河、建东河河道整治工程工可批复,横沙反帝圩泵闸工程开工。陈海公路大修改造项目开工。崇明岛公共货运码头(危险品码头)正在推进工可审批。长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推进项建书审批。东平森林公园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招投标。东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施工招标。花博会燃气配套正在建设。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万禾农业“智慧农场”、崇明地产蔬菜产业化基地、东禾九谷稻米文化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基本建成。绿色农业生态循环系统、蔬菜基地整建制推进绿色高效生产等项目按计划推进。环岛景观道二期新建工程基本完成工可编制。
(三)实事项目、重点工程有力推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2019年实事项目安排8项35个单项,无滞后项目;重点工程安排6项23个单项,完成6个单项,占总数的26.1%,按计划推进14个单项,占总数的60.9%,滞后于节点计划3个单项,占总数的13%,整体推进有力。
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完成30台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工作。为1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完成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防设施改造。为7个老旧小区实施消防设施增配或改造。完成1.3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5处公交场站修缮工程。市、区两级配送各类文艺演出669场、数字电影10699场次,开展各类文艺辅导、培训、讲座30期124场次,配送各类图书杂志6.29万余册。区行政服务中心东部分中心投入运行。新建20公里生态绿道及市民健身步道、30个益智健身苑点、4片市民足球场。新建、更新120个市民健身路径。新建改建10个智慧运动场。新增34家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7家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家长者照护之家、100个农村睦邻互助点、366张养老床位。新建15家、改建10家社区老年活动室。完成78张认知症老人照料床位改造。基本完成11家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生态惠民保险共有2693人次从保险赔付获益,生态养老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新增2家方便户外职工休息的“爱心接力站”。建成5个智慧健康小屋。建设23个母婴设施点。开设两期“爱心暑托班”,每期开设班级40个。新增学校乡村少年宫5所。为退休和生活困难的40000名妇女提供免费妇科普查。为13644名社区居民提供大肠癌筛查。为3582名本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糖网病筛查及防盲干预。
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堡镇汽车站改造完成桩基工程,正在实施基坑围护。6个“生态美丽家园”项目竣工验收。完成16个涉农乡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以及陈家镇、横沙乡2个新市镇总规。完成港沿镇园艺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港西镇北双村等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核心区建设和陈家镇花漂村等15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全面启动35个行政村村庄改造工程。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改扩建工程,新建部分完成急诊抢救中心装饰装修施工和管线设备安装,改造部分完成急诊楼装饰装修施工和管线设备安装。陈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裕安分中心建成开诊。完成区第三人民医院新院、长兴人民医院建设。江帆中学完成土建施工。堡镇市民健身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崇明广电中心完成屋面施工,开始精装修及外幕墙施工。崇明影剧院完成修缮工程。建成7个乡镇文化活动分中心。城桥水厂二期、陈家镇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和崇西水厂、堡镇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完成22条镇管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城桥镇建筑垃圾中转分拣场建设受北沿江高铁选址影响,待工业园区规划调整确定后继续实施。
回顾2019年,崇明生态优势持续厚植,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我们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抓住乡村振兴、花博会举办等重大机遇,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拉入创新转型、加快发展的快车道;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增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如何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进程中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更好地改善交通出行、公共服务供给、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需求,这都是需要我们下阶段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振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凝聚起创新创业创造的磅礴伟力,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2020年崇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世界级生态岛加快发展的重要之年,是筹备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的攻坚之年。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上海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全面进入施工期,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对外开放等重大政策落实见效,将持续引发新热点和新增长点;但同时,经济运行持续承压,稳增长促转型压力加大、任务加重。崇明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提升世界级生态岛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勇当全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争当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典范,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崇明案例。
2020年指标的安排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对接五年规划。确保“十三五”规划实现圆满收官,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体现推动世界级生态岛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三是体现绿色发展的担当和作为,打造好风景,培育新经济。202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如下。
表3 202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建议目标 | “十三五”目标 | “十三五”预计 完成情况 |
1 | 全区增加值 | 增长6.5%左右 | 年均7%左右 | 年均6.3% |
2 | 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增长8%左右 | 与经济同步增长 | 年均17.7% |
3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230亿元左右 | 累计700亿元 | 885.8亿元 |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增长8%左右 | 年均9%左右 | 年均8.4% |
5 | 旅游直接收入 | 增长10%以上 | 年均10%以上 | 年均10.1% |
6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增长8.8%左右 (增长8.3%左右) | 快于经济增长 | 年均10.1% (农村) |
7 | 新增就业 | 9000人 | 累计4.5万人 | 累计4.7万人 |
8 | 绿色食品认证率 | 90% | 90% | 90% |
9 | 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增加值比例 | 6%左右 | 5%左右 | 完成 |
10 | 森林覆盖率 | 30% | 30% | 30% |
11 |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 100% | 95%左右 | 完成 |
12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以AQI表征) | 81%左右 | 80% | 完成 |
13 | 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新口径) | 38.2% | 80% | 完成 |
14 |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 下降0.5%左右 | 累计下降17% | 完成 |
备注:1.十三五预计完成情况根据2020年建议目标完成情况推算。
2.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指标2018年口径调整,干垃圾焚烧不纳入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统计口径,80%的目标折合新口径为30%。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加快构建高能级生态产业体系
建议目标:全区增加值增长6.5% 左右,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左右,旅游直接收入增长10% 以上。制定以上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全区增加值,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形成一定的规模,预计第一产业保持稳定;综合分析工业、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预计第二产业保持小幅增长;随着崇明生态品牌的打响,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预计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前全国、上海和崇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刚性需求较大,财政运行紧平衡特征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宾馆、酒店、农家乐、度假村等休闲度假场所不断增加,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还是缺少强有力的增长引擎。旅游直接收入,一批酒店、民宿陆续开业,乡镇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也将较快增长。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大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全球精准招商,坚持招大引强,吸引更多世界级选手合作打造更多优质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项目;完成正大崇明300万羽蛋鸡场、恒大·上海高科技农业基地、由由崇明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一期等重大农业项目建设并投产;加强与以色列、日本、荷兰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崇明中外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心建设;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完善“两无化”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抓好“两无化”柑橘生产试点,探索扩充更多“两无化”家族成员;落实扶持政策,推动花卉产业发展。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加快项目建设,上海船研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船重工704所等一批科研机构逐步投用,推进临港长兴科技园、长兴天安智谷科创中心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崇明工业园区加强创客基地、文创基地、天光艺术中心和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智能+5G”长江口生态产业园区顶层制度设计。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深化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抓好西沙·明珠湖景区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开心农场项目,完善智慧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和产品供给水平,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生态魅力的旅游产品。培育文化体育产业,进一步强化对文化企业支持指导工作,做好前哨湾项目建设运营工作;配合光明集团,共同推进东平小镇建设;举办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世界铁人三项赛崇明站等国际体育赛事,办好第三届崇明休闲体育大会;优化体育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原则开展建设工作;推进足球区建设。
(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塑造高品质生态环境
建议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0亿元左右,绿色食品认证率90%,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增加值比例6%左右,森林覆盖率3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1%左右,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38.2%,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0.5%左右。制定以上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花博会项目投资全面落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绿色食品认证率,计划完成绿色认证36.261万亩。环保投入相当于增加值比例,以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为基础,环保投入力度继续加强。森林覆盖率,计划崇明区完成1.45万亩、光明集团完成4.5万亩、上实集团完成1.36万亩造林任务。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根据《崇明区打好碧水保卫战目标责任书》要求,2020年26个市考断面(含国考断面)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根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0%左右,为进一步体现生态建设成果,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目标定为81%左右。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预计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101145吨、可回收物资源利用量5850吨、湿垃圾分类处理量56575吨。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一方面是通过对工业、交通等领域重点企业实施能耗总量控制,全区能耗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十三五”规划指标目标,该项指标预计能提前完成。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深入推进实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筹办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配合推进轨道交通崇明线加快建设,推进地铁小镇综合开发;完成崇明生态大道、环岛景观道一期、建设公路改扩建、北沿公路改建项目和陈海公路东段提升工程,启动环岛景观道二期建设,基本完成堡镇汽车站改造,启动崇明岛公共货运码头建设;加快花博会配套项目落地,推进东平森林公园改造提升,推进4000亩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完成城桥水厂二期、陈家镇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和崇西水厂、堡镇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完成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长兴陆域管线建设。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健全绿色农药供应网络,完善绿色农药销售配送平台、废弃物精准回收平台和“绿色农药大脑”平台,全面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观测试验站建设。深化环境污染治理,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绿色发展,滚动实施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重点行业企业VOCs治理和重点区域扬尘污染防治;加快花博会配套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长兴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展2020年镇级河道整治工程;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完成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二期工程。推进林业建设,推进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按照《上海市生态廊道建设导则》要求,落实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推进一般公益林和廊道建设,挖掘土地潜力,拓展造林空间。深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区级永久性建筑垃圾资源化中转站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工程、危废焚烧厂及废弃食用油脂初加工站建设。推进节能降耗,落实各项节能降耗目标责任,推进3个较大节能技改项目。
(三)持续聚焦民生需求,加快完善生态岛公共服务体系
建议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左右,新增就业9000人。制定以上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居民收入继续快于经济增长,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增就业,通过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开发生态就业岗位,全区劳动力资源总量和就业岗位数总量均能保持稳定。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加快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建新海幼儿园、江帆幼儿园、江帆中学、长兴实验小学等项目,启动新建城桥生态社区一贯制学校、幼儿园及陈家镇生态社区高中项目,崇明影剧院、崇明广电中心投入使用,堡镇市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推进建设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改扩建工程,启动区精神卫生中心整体改扩建工程。积极补齐短板,完成4个生态市集改造,完成60台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工作,更换约70000只居民老旧水表,完成155个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新建13家智慧健康小屋,建成覆盖全区的应急广播系统。扩展就业创业路径,开展职业培训5000人次,帮助43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加大文体领域投入,新建修建35公里生态绿道,新建30个益智健身苑点,新建更新70个市民健身路径,改建10个智慧运动场。织密为老服务网络,新增10家老年助餐场所、3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和800张养老床位。关注特殊群体需求,为不少于2000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不少于900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为13000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建档立卡,帮扶300名残疾人实现劳动增收,开设42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为不少于40000名退休和生活困难妇女提供免费妇科普查,为12500名社区居民提供大肠癌筛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村庄改造全覆盖,加快启动第三批市、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遴选和建设,完成40个行政村村庄改造工程,推进16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继续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服务,将全区常住人口控制在70万人;深入开展“五美社区”建设,打造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开展第三届“五美社区节”系列活动。继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区公共信用第四期改造和区公共信用预警平台建设,上线“信用崇明”网站,拓展信用信息应用。
三、2020年崇明区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计划
2020年度区政府实事项目、重点工程共安排如下。
表4 2020年全区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安排计划表
序号 | 实事项目 | 序号 | 重点工程 |
1 | *新增800张养老床位;*新增3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增10家老年助餐场所;新增5家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 | 1 | 完成北沿公路改建工程;完成建设公路改扩建工程;完成崇明生态大道新建工程;完成陈海公路(三双公路-北陈公路)提升工程 |
2 | *开设42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 *新增2个普惠性托育点 | 2 | 完成环岛景观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环岛景观道二期工程 |
3 | *完成30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帮助43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开展职业培训5000人次;新增就业9000人 | 3 | 推进堡镇汽车站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崇明岛公共货运码头;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二期工程 |
4 | 完成155个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更换约70000只居民老旧水表;*为4个老旧居民小区实施消防设施增配、更新或改造 | 4 | 完成40个行政村村庄改造工程;推进16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
5 | 完成4个生态市集改造;完成60台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工作 | 5 | 完成崇明广电中心建设;完成堡镇市民健身中心建设 |
6 | 建成覆盖全区的应急广播系统;新建13家智慧健康小屋;*升级2家“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 | 6 | 推进建设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改扩建工程;启动区精神卫生中心整体改扩建工程 |
7 | *为340名听力言语障碍残疾人提供信息消费通信优惠套餐服务;为不少于2000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不少于900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为13000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建档立卡;帮扶300名残疾人实现劳动增收 | 7 | 推进建设港西乡村公园一期工程;推进东平森林公园改造提升;推进4000亩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 |
8 | 为不少于40000名退休和生活困难妇女提供免费妇科普查;为12500名社区居民提供大肠癌筛查 | 8 | 推进城桥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崇西水厂、堡镇水厂深度处理工程 |
9 | *新建30个益智健身苑点;新建更新70个市民健身路径;*改建10个智慧运动场 | 9 | 推进陈家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长兴污水处理厂二期 |
10 | *新建修建35公里生态绿道 | 10 | 推进横沙反帝圩泵闸工程;开工建设2020年镇级河道整治工程 |
备注:1.标注*的项目为市级延伸至本区项目。
2.改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为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增加居住证快证业务办理服务、完成“生态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待明确工作量后纳入《2020年度区政府实事项目、重点工程安排》。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