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3422030781202200002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含住房)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发文字号:
沪崇城管执〔2022〕5号
成文日期:
2022-03-21
发布日期:
2022-03-21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局机关各科室、机动中队,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崇明城管执法系统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准确把握城管执法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持续加强城管系统“三全四化”体系建设,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手段、要求落实到城管执法的各个领域,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现结合崇明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就2022年崇明城管执法勤务工作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精细化管理要求和城管执法的工作要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面推行城管执法精细化管理模式,深入推进“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建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围绕崇明区生态发展战略,持续提升街面环境“分级分类管控”实效,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秩序,以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执法保障助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二、工作内容
紧扣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着力加强和改进勤务执法工作,以“两个美丽”为主要抓手,人居环境品质大幅提升,重点突出五个方面工作,强化六大类8项专项执法整治,完善重点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使各项勤务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和为民服务工作。
(一)区域设置
按照乡镇行政面积、人口总数各一半(详见附件1),将现有乡镇划分为三类,对各乡镇综合执法队实施差别化勤务模式和考核,即:
1.一类乡镇:长兴镇、城桥镇、庙镇、陈家镇、堡镇;
2.二类乡镇:港沿镇、东平镇、三星镇、新河镇、竖新镇、新海镇;
3.三类乡镇:横沙乡、中兴镇、向化镇、建设镇、港西镇、绿华镇、新村乡。
(二)工作项目
围绕精细化管理、执法实效、网上勤务(勤务APP)、勤务制度、信访维稳五个方面开展2022年执法行动。其中,执法实效实行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余四个方面采取年度考核方式。
1.精细化管理。推进区局勤务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指导乡镇综合执法队指挥室建设,做到执法、勤务、投诉等各项工作的全方位可视化管理,形成区级层面统筹指挥调度、乡镇层面跨前及时处置的联动实战体系;12345热线等工单派发采取闭环管理,突出高效化处置,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投诉处置实效;指导乡镇综合执法队在综合执法新格局下不断优化完善勤务模式,提升投诉处置、执法办案、专项整治等日常工作实效;配合市局加强执法对象数据库建设,动态更新沿街商铺、在建工地等数据库,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支撑“非现场执法”“三色管理”分级分类监管等办案勤务新模式,做到精准精确精细执法;加强与公安部门、“雪亮工程”对接,推动街面、工地、小区等视频资源规范共享,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支撑“非现场执法”开展。
2.执法实效。开展季度执法行动,每季度为一个周期,确定1-2项重点执法事项,按照“季度为重点、全年不放松”的要求,推进重点整治行动贯穿全年,并采取季度与全年相结合的双轨制百分勤务考核,其中年度考核时季度考核占比为60%,全年考核占比为40%。季度行动案件数、罚款金额、责令整改单数均指与当期季度主题行动相关的数量;全年考核案件数、罚款金额、责令整改单数指除违法建筑类以外的全部案件数量。每季度根据执法办案数量、罚款金额、责令改正通知书数量、现场抽查的方式,评选出办案数最多、罚款金额最高的各一名队员作为当期季度行动的执法标兵,综合排名前三位的中队为先进中队(办案数按法制科考核标准计算,详见附件2)。季度执法内容将在每季度第一个月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
3.网上勤务(勤务APP)。突出精准化考评,继续依托勤务APP等渠道强化日常签到、勤务日志填写等常态化考评。一线执法人员要继续全面、规范地应用网上勤务系统,做好上下班考勤和勤务日志填报等基础工作,中队有效日志率提升至100%。同时,在工作时间内应确保勤务APP在线,手持执法终端定位数据及时推送更新,区局将不定期抽查各乡镇综合执法队一线执法人员勤务APP在线情况和定位数据情况。
4.勤务报备工作机制(勤务周报)。建立完善每周勤务报备工作机制,要求各乡镇综合执法队每周一下班前,对本周内开展的勤务工作、整治情况、办案情况、拟协调的事项及本周工作计划以书面形式向区局报备,如遇节假日自动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上报。如出现迟报、漏报的,则作相应扣分。
5.信访维稳。充分利用诉件管理系统,提高“诉转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升重复投诉问题的解决率,逐步降低市民投诉总量、提升市民满意度;落实三次以上重复有效投诉应立案未立案、案件办理超时等行为报送督察的衔接工作,形成投诉处理、办案查处和跟踪监督的有效闭环;持续推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开展宣传活动,实现区域全覆盖,提高建议征集率;持续优化投诉处置考核方式,提升考核的精准性。规范信访处置工作,按照信访业务规范化评查结果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升办理规范化水平。
三、工作重点
以坚持突出重点、兼顾日常和打造亮点、消除盲点为目标,不断改善城市环境秩序,针对不同领域组织开展六大类8项专项执法集中整治工作;各乡镇综合执法队要结合辖区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书”、排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美丽家园)
1.构建住宅小区环境秩序新格局。全年查处违法搭建、生活垃圾不按规定分类、破坏房屋承重结构、破坏房屋外貌、占绿毁绿、乱张贴乱涂写乱散发等小区突出环境问题,营造执法高压态势;联合房管、绿化市容、公安、消防救援、业委会、居委会和业主形成“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从被动执法向主动服务转变;坚持高标准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新格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坚持精确施策、精准执法、精细化管控,实现“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显著提高质量”整治目标,让居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街面环境秩序治理(美丽街区)
2.建立街面分级分类勤务管理机制。对本区沿街商户实行风险(颜色)等级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沿街商户违法违规现象“精准研判、及时发现、高效处置、长效管控”。聚焦主要道路、景观区域、交通枢纽、背街小巷等区域,精准治理街面环境突出问题,努力创建“整洁有序、美观亮丽、宜业宜游”的美丽街区。要将责任区管理制度落实形成常态,充分发挥责任区制度在市容管理中的前置性、基础性作用。在日常管控中,依托沿街商铺分级分类三色管理机制,结合“一网统管”要求,实现街面动态管控,防止沿街商铺跨门经营、占道堆物、占道洗车、“五乱”等违法现象“回潮”。进一步加大对主要道路两侧、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贸市场、施工工地、学校、住宅小区周边等重点区域无序设摊整治力度;做好季节性瓜果上市期间设摊引导和整治工作,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3.推进违法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治理。要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完成全区范围违法屋顶招牌、大型侧招、电子走字屏整治,规范户外广告、招牌设施设置,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招牌设施,采取销项式管理。坚决遏制新增违法户外广告产生,确保主要道路、镇区道路、商业街及周边道路等重点区域、重要道路违法户外广告“零增长”,形成户外广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三)生活垃圾、餐厨废弃油脂治理
4.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废弃油脂专项执法。以集中式专项执法检查和全覆盖日常管理检查为抓手,做到对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区域以及分类不达标点位的全方位覆盖,实现“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的全天候监管。对拒不分类且拒不整改的违法主体,加强立案处罚和信用惩戒,发挥执法的刚性作用。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与居村委、物业、志愿者等形成共治链,引导群众自觉准确分类,重点加强对不自觉分类群体的教育,不定期曝光典型执法案例,强化警示教育。
持续完善“三全四化”执法管控工作机制,重点检查大型宾馆、大型商场、饭店、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分类收集、签订协议、实际清运情况;查处将餐厨垃圾作为畜禽饲料的违法行为;查处产生单位将餐厨废弃油脂提供给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收运的违法行为;打击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收运、处置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等违法行为。
(四)文明施工治理
5.加大建设工地监管力度。聚焦本区交通设施建设、房屋建设、拆房、水环境治理、环卫设施建设等在建工地,重点查处与文明施工管理相关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认真排查辖区内在建工地数量、位置、负责单位、开工和竣工时间、建设规模等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建设工地监管对象数据库,提高执法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完善勤务方式,配强执法力量,提高执法队员出现率、管事率、快处率,保证日常执法监管覆盖到每个在建工地。综合运用“实兵巡逻、视频巡查、智能预警、自动派单”等信息化手段,实施24小时不间断执法巡查检查,确保文明施工管理相关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加大建筑工地市容环境和夜间施工噪声扰民整治力度,规范施工行为,减少扬尘污染,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五)生态环境治理
6.推进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通过配合环保、农委、水务、公安等部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深部门联动协作力度,加大城管领域执法力度。从严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未密闭、施工场所裸露土地、秸秆垃圾露天焚烧、占道经营烧烤摊、夜排档等产生扬尘和油烟等污染空气环境质量的违法行为。
7.加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继续开展以市局组织牵头的全市建筑垃圾联合整治行动,深化与建管、交警、绿容等部门的联合整治机制,结合在建工地检查和公安路面视频监控,严厉打击擅自运输、处置建筑垃圾、装修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渣土车带泥上路、跑冒滴漏等违法行为,形成对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的高压执法态势。
(六)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8.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依法依规协助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加强农村集镇、乡村旅游景点、背街小巷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执法整治工作。加大重点区域巡查检查力度,综合运用网格化巡查、视频巡查、分级分类检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占道贩卖活禽、乱倒粪便污水垃圾、随意堆积堆放秸秆柴草杂物造成环境污染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和管理秩序。
四、工作要求
(一)在提高思想认识上敢于担当作为。各乡镇综合执法队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把城管执法工作统一到党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加大勤务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精心筹划部署,落实责任分工;要结合辖区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执法工作,实现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高品质生活新期待和发展高效能治理新目标。
(二)在调整勤务模式上坚持创新驱动。各乡镇综合执法队要坚持以创新为城管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建设为目标,统筹推动工作理念科学化、监管模式精细化、执法方式智能化。要善用创新思维破解治理难题,强化分级分类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创新成果在城管执法中的实践应用。
(三)在提升执法效能上勇于真抓实干。各乡镇综合执法队要根据勤务工作方案、考核细则,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力争执法实效再上一个新台阶;要综合运用同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建立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对于破坏环境、危及公共安全等违法行为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形成执法威慑效应。
(四)在完善联勤联动上健全协作机制。各乡镇综合执法队要坚持远近目标结合,服务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同步推进。加强与公安、绿化市容、市场监管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不断完善联勤联动协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执法管理中的难题顽症,提升执法工作效能。对于执法过程中发现相关部门管理缺位、不到位的问题,要及时告知、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管理措施,共同维护好城市环境秩序。
(五)在强化社会宣传上丰富城管文化。各乡镇综合执法队要紧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加强城管执法宣传,聚焦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全国文明城区等主题,积极宣传城管执法的创新做法和实践成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依托遍布全区的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以党建联建为载体,不断丰富城管文化价值体系,注重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妥善处置信访维稳工作,树立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同时,重视加强勤务执法信息报送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及时将专项整治方案、现场执法照片、执法数据、经验做法等情况报区城管执法局勤务科,联系人:顾云霞、黄磊,电话:59622842,电子信箱:cmcgdd@126.com。
上海市崇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2年3月21日
可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