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1-16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24年以来,东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召开党委法治建设委员会专题会议,明确镇法治建设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组织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会。多层次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面向社区居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人民调解员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巡回宣讲。结合镇情特色及镇《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建立东平镇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将干部队伍学法用法工作以制度化形式加以巩固、规范。通过领导干部带头领学、交流互学,推动学法、用法走深走实。
(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以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1.以法治保障城乡运行安全。持续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特种设备专项行动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商务领域燃气安全专项检查“回头看”,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加大对各农场老居民楼管道的雨污混接排查整改。密切关注重点人员,有效做好重要节点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扎实推进“北沿星火聚”项目,巩固完善6个居民区的“群防群治守护网示范点”,加强“瀛洲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推动反诈中心实体化运作,组建基层反诈宣传队伍。加强隐患排查处理,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以法治添绿降碳。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联合执法力量开展“清网行动”。有序推进拆违止违整治行动,严格管控新增违建、涉及“五违”问题等影响生态环境的违法建筑;推进“非粮化”“非农化”违法违规用地整治,实施“拆除—复垦”整治,消除违法违规用地。制定东平镇大气污染网格化管理办法,实现全镇域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开展生态环境隐患“百日大排查”专项行动,完成隐患点位排查整治;督促排污登记企业完善信息登记,规范运行治理设施。
3.以法治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和服务管家机制,持续联系走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诉求。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当好“金牌店小二”和“服务管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困难、办证办税等诉求。开展防范化解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推进送法进企业活动,提升企业知法、守法、用法意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开展无证无照违法经营、知识产权侵权、商品假冒伪劣、“夏令清风”家电维修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肃清流通市场,稳定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三)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
1.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完善。修编《东平镇财务分级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东平镇实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东平镇政府投资小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制定《崇明区东平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试行)》,确保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具体工作依照法定程序办理。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借助律师等“第三方”社会力量将政府各项工作有效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发挥镇公职律师作用,为党委、政府重大事项决策、重大案件办理搭好法治框架、守好法治底线。严格落实司法所长列席镇长办公会议制度,司法所全年列席镇长办公会议 12 次
2.行政执法日益规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分阶段公开机制,在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全流程对必要内容信息予以公开公示,推进执法透明化。制定执法全过程记录规范相关制度,将执法全过程、全流程记录并完整录入案卷,做到全程留痕,实现执法过程可追溯。严格按照重大法制审核相关工作要求,对重大执法决定的作出进行严格法制审核,确保重大执法决定合理、合法、适当。2024年共审核重大行政执法案件2件。贯彻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加强包容审慎监管,今年以来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7件,涉及罚款金额1300元(按最低金额计算)。
3.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持续加强。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要求,主动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深化镇行政复议基层咨询受理点作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自觉接受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向镇人大报告政府重要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四)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所联动”机制,推动“老娘舅”调解工作室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持续加强人民调解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2024年,各级调委会受理并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9起。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成辖区内公共法律服务适老化改造升级,为辖区内老年人这个“大多数”群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智能的法律服务。加强群众身边的法治观察点建设,认真研究落实法治观察建议,依法处置僵尸车,拆除存在风险隐患的废弃太阳能热水器,打造“无废”社区。积极探索“同心共治”工程,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依法推进居民楼加装电梯等项目,妥善处置养殖户污染河道林地等疑难案件,让法治保障群众美好生活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现阶段法治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但是个别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重业务,轻法治建设,认为法治建设工作是“软任务”。法治建设工作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有待加强,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需进一步明确。
(二)行政执法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庞杂,执法事项繁多,专业性强,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导致执法行为不够精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环节虽有设立,但法治审核专业力量较为薄弱,法制审核人员配备需进一步加强。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围绕全镇“法治建设”一盘棋指导思想,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开展专题述法,研究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聚焦重点环节精准施策,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模范守法遵规、依法决策、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持续推动镇法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法治建设格局。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东平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将法治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开展考察评价,督促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推进政务公开,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三)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优化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力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以构建“十五分钟法律服务圈”为目标,向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咨询、人民调解以及法治宣传教育等服务。加快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实施“两人”培育工程。持续巩固“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提升“老娘舅工作室”品牌影响力,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以法治力量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