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8-22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崇明区东平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新时代活力东平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聚焦生态系统治理,发展底色更加靓丽
主动出击,消除生态环境风险。深化落实环长制。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隐患点位大排查专项行动,政企联动、全域排查,累计排查并整治隐患点位40处。全力开展各级环保督察问题点位“回头看”,强化属地主体担当,落实长效管理,防止问题回潮。动态清理整治“散乱污”点位4处。
减污控源,保卫碧水蓝天净土。落实落细河长制工作,守护东平碧水安澜。常态化巡查监管55个水质监测断面,每月巡河率100%。督促排污登记企业完善信息登记,规范运行治理设施。全力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对37处问题排口开展现场溯源、制定整治方案,已完成27处。实施农污项目运维网格化管理,水质全覆盖检测实现稳定达标。常态化实施全镇域大气污染网格化管理,开展VOCs企业末端治理设施专项检查,排查12家涉内部用油企业、5家锅炉使用企业,帮助1家企业申办非道路机械环保牌照。持续开展“非农化”“非粮化”违法违规用地整治,完成部市级卫片、耕地卫片、国家督察图斑等核查整改58个点位。
添绿降碳,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大力开展林长制工作,政企协同推进林长办、林业站标准化创建,整治70亩乱种植、乱倾倒等侵占林地现象,集建区内新增1000平方米立体绿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机构屋顶新增光伏发电项目。持续开展瀛丰嘉苑垃圾分类精品小区创建,完成标准化垃圾厢房改造。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联合执法力量开展“清网行动”,集中清理销毁渔具0.8吨。打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持久战”,累计整治“一枝黄花”2.2万亩,消杀福寿螺30公斤。
(二)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招商引资有力有序。固存量、扩增量、促实效、优服务,多措并举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夯实入驻企业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企业扶持政策,紧扣审计整改要求,落实政企沟通机制,累计新增入驻企业140家。持续拓展招商“朋友圈”,赴浙江、广东、成都等外省市招商。制定《东平镇经济小区2024年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激发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招引和服务,统筹推进民远学院校区内企业腾退搬迁、长江小学资产移交、城市更新规划布局。强化以商招商,扩大东平招商引资影响力,1-7月份,累计完成税收收入24102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6.8%。
营商环境见行见效。持续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和服务管家机制,持续联系走访企业312家次,联系走访“专精特新”企业27家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诉求9个。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当好“金牌店小二”和“服务管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困难、办证办税等诉求。开展防范化解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推进送法进企业活动,提升企业知法、守法、用法意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产业发展落实落细。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更新完善工业企业数据库,指导“三高”工业企业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推荐上海大瀛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瀛丰五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选上海市2023年“共享计划”供应商名单。深入推进商业贸易服务工作,指导云晓烧烤度假村等3家农、商、旅企业开展春季、夏季线上线下打折促销活动。推荐辖区内“上海礼物”“崇明好物”多次参加区级展销和市集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三)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发展成果更加显著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坚持“应保尽保”工作方针,累计救助各类对象7738人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帮困资金494.95万元。完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站首批通过市级评估验收,新增就业103人,创业帮扶6家企业,实现长期失业青年就业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人。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启用长江二村“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实施瀛鸿佳苑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全面开展“守护银龄行动”,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关心关爱工作,累计为360名60-80岁低龄独居老人开通“银龄专线”,进一步织密社区-亲属-老人三方守护网格。持续开展“久久”为老服务项目,累计服务116名孤老及8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主动关爱9795人次,业务咨询71人次,代办类服务10人次。持续推进“三合一”为老服务等项目,累计为200户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擦窗、小家电清洗、换季大件衣物清洗等服务。常态化开展“三五”助老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便利。积极实施老吾老计划,增强家庭照护能力。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推动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工作。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民参与国家卫生镇复审、上海市卫生健康街镇创建,大力开展季节性爱国卫生运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累计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查6户次、食品流通经营户检查181户次、餐饮服务单位检查102户次。开展“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加强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遴选社区优秀运动员,组队参加区级广播操、网球等10项竞赛。有序开展毗邻单位、在地企业职工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文化体育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完成“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功能提升改造,建设崇明首家数字文化服务新场景,完善数字文化服务生态圈。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社区教育事业发展,东平镇社区学校通过2024年上海市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建设评估。健全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扎实推进科普工作,原创科普文艺作品《繁花》在区科普艺术评比展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关心关爱一线医务工作者,开展护士节慰问系列活动。持续巩固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镇创建成效,深入推进“关爱功臣”项目,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聚焦“支前”“三后”,做好拥军强军“保障部”、服务部队“店小二”,谱写军地军民团结新篇章。加强宗教、武装、侨务、工青妇等工作。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推进9项实事工程项目,总投资约800万元。消除安全隐患,完成东瑞路东半幅维修工程、东煌路等农村公路临水临河护栏安装工程、长江转角楼阳台修缮、小区屋顶老虎窗整体更换、小区老虎窗部分修缮工程。提升防汛备汛能力,完成前哨泵站及部分雨水管道提升改造工程。改善人居环境面貌,完成东平镇“咏梅园”口袋公园新建工程,稳步推进瀛都花苑等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升级改造、前哨轻纺新村及前哨五村修缮项目、综合楼加装电梯工程。配合做好沪渝蓉高铁崇明段临时用地、土地征用动迁、水系路网调整、地上物评估现场核查,协调做好轨道交通崇明线裕安站施工出行、临时用地办理。
(四)聚焦治理效能提升,发展环境更加稳固
数字治理纵深推进。扎实推进城乡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两张网”建设进一步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累计受理252件,按时办结率100%,市民满意率93%。充分发挥东平镇综合智慧管理平台作用,累计接单6176件。凝心聚力推进“多格合一”,完善工作机制,延展网格矩阵,实体化运作长江片区工作站,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精细化水平。上半年累计发现案件1261件,较去年同期增加26.8%,完成处置率98%,群众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履行全年无休、首问负责、告知承诺、延时制、限时办结等便民服务,累计受理事项5860件,服务居民6900多人次,“一件事”办理8件,受理网上APP业务65件,“帮办代办”22人次,群众服务满意好评率达到99%以上。
基层治理提质增能。强化社工赋能,开展青年骨干社工“全岗通”培训,组织37名居民区和乡镇青年社工参与集中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能力,打造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进社会组织提质增能,推动2家社会组织参与规范化建设评估。以“一邻一品”为目标,深化“五邻工程”,推动“五邻开五花”,为“中部开花”提供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通过“牌标”减量、“社区云”推广等举措,健全完善居民区减负增能工作常态化机制。完成社区殡仪服务站修缮,建章立制、加强监督,推进社区殡仪服务站规范化运作。
安全指数全面提升。平安东平稳步推进,签订《2024年东平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打造干群合力同心共治的良好氛围。接待和有效处置居民来信来访43批53人次,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扎实推进“北沿星火聚”项目,巩固完善6个居民区“群防群治守护网示范点”,加强“瀛洲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推动反诈中心实体化运作,组建基层反诈宣传队伍,累计接单并及时结案29件。加强“三所联动”,促进纠纷化解多元化,累计处理110非警务警情25件、人民调解案件58件。制定《东平镇集中开展安全问题隐患突出区域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东平镇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开展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等综合安全隐患排查6次,开展工贸企业安全检查59家次,消除安全隐患73个。大力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累计排查9次,消除安全隐患98个,投入资金安装集中充电设施、配备灭火器、喷淋和监控等消防设施,巩固自建房点位安全专项整治,对其中评定为严重损坏的13处风险点位,拆除12处、维修加固1处。
(五)聚焦政府效能提升,自身建设更加夯实
依法行政持续巩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具体工作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修编《东平镇财务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持续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将政府各项工作有效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自觉接受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向镇人大报告政府重要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四责协同”机制,以党风政风建设引领促进作风行风提升。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持续深化纠“四风”树新风,围绕基层减负、集中整治、净风行动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问题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抓紧抓实关键群体、关键节点的廉政风险防控,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加强财会、审计等专业监督,不折不扣推进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
行政效率持续提高。持续开展提升政府效能行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一体推进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政务。加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形成勇于担当、务实尽责的工作氛围。
各位代表!回顾2024年上半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有效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无私奉献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众志成城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东平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东平发展的各位代表、各界人士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还不牢固;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防范化解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社区品质能级还需提升完善,公共服务供给须持续发力;少数干部应对复杂形势和多重考验反应不够快、能力不够强,缺乏“坐不住、等不得”的紧迫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作为,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各位代表!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东平抢抓新机遇、厚植新优势、打造新动能、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坚持奋勇争先、创新发展、为民服务的理念不动摇,在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自身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聚力提升生态能级,持续擦亮环境质量底色
常态长效守牢生态红线。持续加强生态保护,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重点聚焦断面水质污染溯源,逐步推进小微水体治理,着力提升重点区域水环境质量。落实落细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完成集建区雨污混接点位全覆盖排查,形成扎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全力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持续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严格落实林长制工作,常态长效开展巡查养护,多措并举实现林长治。深化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持续开展建筑垃圾、渣土运输等领域专项整治,严防外部输入性环保问题。联合在地企业、发动居民群众,持续消除“一枝黄花”“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联防联控强化生态治理。健全完善多元、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环境监管巡查体系,深化落实“网格自巡自查”“四治理”等联动机制,对标中央环保督察等重点关注对象,加强镇企联动,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查控手段,织牢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络。依托主动发现、上级督查、“同心工程”等举措,持续开展“非农化”“非粮化”“散乱污”专项整治行动。深化落实机制创新,推进东平-海永-启隆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强化崇启海一体化联防联控和共同治理。
建管并举改善环境质量。有序推进拆违止违整治行动,严格管控新增违建、涉及“五违”问题等影响生态环境的违法建筑。做好防汛防台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雨水排水管网日常养护及附属设施更新改造,确保年度排水管总疏通率不低于95%。持续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协调推进东旺大道和东科路道路整治工程,启动东旺大道“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创建工作。联手启隆、海永,打造崇启海“四好农村路”精品环线。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每月督办制度,以“绣花功夫”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提质增效。
(二)聚力提升产业能级,持续擦亮经济质效成色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根据招商新要求,优化招商政策“工具箱”,综合运用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以资源、区域优势招商等方式扎实做好安商稳商聚商工作,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吸引优质企业实体落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重点企业专人服务制度,提升规范招商能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优做精服务,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持之以恒做好“管家式”包保服务,加大推介力度、强化落地保障、抓好后续跟踪,确保完成年度招商税收目标3.65亿元。加强自主招商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切实防范各类风险隐患。
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紧密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塑料污染防治和新能源推广工作。积极引导“三高”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提标改造、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壮大优质市场主体,培育高科技、高品质企业,支持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落实实体企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跨前服务、主动对接民远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前瞻布局,加强培育孵化,聚焦崇明“五新”生态产业打造科创产业园。
打造农场振兴“桥头堡”。深入实施东平地区“十四五”规划,全面提升与光明在地企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抢抓“后花博”机遇,充分发挥“花博小镇”“番茄庄园”“东滩源”等优质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唤醒“沉睡资产”的可行性实施路径,提升实体经济对大局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力,让“好经济”在东平全域“多点开花”。联合开展各类美食节庆活动,提升地区农旅产业和农副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聚力提升服务能级,持续擦亮民生福祉亮色
持续厚植民生保障“温度”。始终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依法协调保护平等劳动关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拟创建培育1家上海市和谐企业达标单位。持续推进瀛鸿嘉苑等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为老人构筑起更加方便可及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规范推进殡仪服务,推动移风易俗。依托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及社会力量,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社区照料、居家养老能力。积极落实好医疗、住房等各项民生保障政策,深化落实“免申即享”“政策找人”模式,促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有效衔接。
持续厚植社会事业“深度”。协同推进国家卫生镇复审和上海市卫生健康示范街镇创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加快推进科教事业,办好暑期假日学校,深化“双减”品牌建设,开展多元化托育服务,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好职业教育、老年学堂、社区教育,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开展“三救三献”,深化博爱家园建设。聚焦“支前”、紧盯“三后”,做好拥军优抚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深化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镇创建成效。继续聚焦“花开东平”品牌创新,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推进上海市科普示范镇创建。构建共治共享的食品药品安全格局,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聚焦“一老一小”,抓实抓细学校、长者食堂、养老院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竭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进一步做好人口与家庭发展、公共卫生等工作。
持续厚植城市更新“力度”。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推进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结合民远学院新校区建设进度,谋划开展长江地区商业街提升改造。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前哨轻纺新村及前哨五村修缮、综合楼加装电梯等民生工程。启动东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前期工作,配合轨道交通崇明线和沪渝蓉高铁崇明段项目推进。
(四)聚力提升治理能级,持续擦亮精细管理特色
优化政务服务“满意度”。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全流程业务再造,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好差评”工作系统,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持续推进“数字孪生”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抓应用、抓联动,进一步提升场景效能、处置效率,全力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进“多格合一”工作,探索构建“1+2+6+42+N”五级网格体系,构筑有效整合、高效处置、系统集成的“同心共治”新格局。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效,努力提高“12345”回访满意率,奋力在回应民生诉求中擦亮基层治理“为民”底色。
强化城乡运行“安全感”。持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32家工贸企业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开展特种设备专项行动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商务领域燃气安全专项检查“回头看”。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计划完善住宅小区、集贸市场等22处集中充电场所。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深入推进“三所联动”,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密切关注重点人员,耐心做好劝导,有效做好重要节点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持续开展平安示范社区集中创建工作,推进上海市禁毒达标社区、示范社区创建。深入开展“北沿星火聚”之“同心工程”,加强聚格建设、聚人建设、聚能建设、聚安建设,推动“枫桥经验”在东平落地开花。
深化综合治理“参与度”。聚焦青年社工能力提升,持续深化社工赋能项目,加强基层治理带头人培育和群众骨干队伍建设。增强社会组织活力,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基层治理多元格局。持续推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规范化运作。以睦邻点等为阵地,持续推进“五邻工程”,推动居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决策主体、执行主体、监督主体,共建“五美社区”。依托“王酵授”“社邻家”等社会力量,推进“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
(五)聚力提升自身建设,持续擦亮为民服务本色
以更高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政。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区政府、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和财经制度,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坚决防范“四风”新问题,加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廉洁高效、担当务实的良好风气。
以更实举措推进全面依法行政。严格贯彻落实政府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参加重大涉法事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持续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建设,积极推进“阳光政务”,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范围,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务实勤政。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扎实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效率,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创优相结合,围绕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强化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管理,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健全各部门绩效考核机制,以严格考评促进政府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下半年工作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以只争朝夕的有力行动,以“奋力一跳”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加有力地把活力东平建设向纵深推进,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