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01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叠加新冠肺炎等多重不利因素,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镇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运行总体平稳。现将截至2022年11月30日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截至2022年11月30日财政收入情况
2022年本镇实现财政收入65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二)截至2022年11月30日财政支出情况
2022年本镇财政支出50483.25万元,完成预算的77.67%。具体支出明细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44.92万元。主要用于人大事务支出15.23万元,政府行政运行支出2774.56万元,统计信息事务支出8.74万元,财政事务支出216.57万元,纪检监察事务支出2.38万元,群众团体事务支出55.65万元,宣传事务支出17.98万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行经费514.16万元,区域化党建服务经费7.5万元,统战政协工作经费4.83万元,基层党员教育活动经费32.5万元,党建微网格工作经费19.83万元,后备干部招录经费8.3万元,老干部工作经费0.47万元,退休伤病干部年终各类慰问5.78万元,市场监督管理事务支出9.63万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运行经费358.19万元和安全办工作经费92.62万元。
2.教育支出75.56万元。主要用于青保经费10.46万元,假日学校活动费用11万元,智慧健康小屋建设费8.43万元,代课老师及兽医补贴18.98万元,科普工作经费4.34万元,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建设和活动经费5.86万元,优秀教师评选和慰问费14.99万元,献血奖励1.5万元。
3.科学技术支出156.2万元。主要用于对新兴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扶持。
4.文化体育及传媒支出147.37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经费147.37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62.21万元。主要用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运行经费703.95万元,居委补贴3973.23万元以及民政管理事务经费993.49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补贴26.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补贴705.92万元,生态养护社和社会协管服务社经费5145.49万元,扶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512.65万元,农村义务兵优待金5.88万元,优抚对象临时补助4万元,复退军人遗属补助0.55万元,烈属优待金2.06万元,60周岁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33.46万元,45个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运行经费10万元,退伍士兵安置补贴15万元,老年活动室建设经费110万元,老年助餐点委托管理费200万元,重阳节活动经费56万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运行费12万元,乐祥长者照护之家租赁费13.13万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经费40万元,以及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核酸检测费用20万元,基本殡葬服务补贴0.6万元,残疾人工作经费9万元,残疾人工作配套资金25万元,残疾人补助96万元,残疾人三车置换补助4.31万元,镇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搬迁费110万元,红十字事业支出1.2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0.4万元,村居综合帮扶款90万元,刑满人员过渡临时补助40万元,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补贴3.50万元,失业粮油帮困卡补助0.2万元,家庭生活困难人员补贴1.02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4.4万元,生活救助支出259.77万元,退役军人管理事务支出19.73万元,其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3.53万元。
6.卫生健康支出3049.27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171.7万元,疫情防控经费2210.37万元,爱卫经费50万元,除害消杀经费200.91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96.91万元,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19.39万元。
7.节能环保支出4837.92万元。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和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运行经费474.33万元,创城创卫专项经费124.91万元,垃圾分类工作经费727.81万元,特保管理项目经费616.46万元,社会化管理项目经费400万元,环境整治经费201.27万元以及环宏保洁专项经费917.8万元,企业节能减排扶持资金1370.50万元,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工作经费4.84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299.91万元。主要用于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运行经费745.69万元,城管执法工作经费250.94万元,止违控违工作经费153.78万元,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运行经费556.02万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运行经费932.36万元,社保队员工作经费36.01万元,禁毒矫正反邪教工作经费8.63万元,司法所工作经费61.06万元,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工作经费87.4万元,社会稳定经费461.35万元和平安建设实事项目资金194.58万元,利民托老院关停补偿28.65万元,泵站及涵闸日常管养经费94.63万元,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经费26.85万元,城乡结合部区域道路整修、下水道、涵洞疏通经费83.67万元,城区截污纳管项目管道养护费296.63万元,环保管家经费88万元,环保检测和监测经费0.6万元,第五敬老院工程1560.56万元,防汛设施养护经费59.5万元,规划编制费18万元,路灯养护费54.44万元,明珠花苑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资金1007.65万元,小型项目前置审价费8.83万元,土地流转费15.57万元,土地挖废补贴30.31万元,小型项目管理费50.59万元,智慧电梯建设和运维费155.15万元,早餐工程配套早餐灯箱设计制作费2.99万元,菜场项目和亏损补贴229.45万元。
9.农林水事务支出2748.91万元。主要用于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运行经费377.27万元,科技推广经费7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8.88万元,土地流转中心运营经费5.06万元,水稻秸秆还田经费6.51万元,集贸市场运营补贴200万元,家庭农场扶持补贴7.68万元,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与品牌建设经费1.68万元,水务所运行经费189.78万元,农污处理工程工程量调整费400万元,农田基础设施管护镇级配套资金24.75万元,防汛防台经费3.95万元,排涝泵站养护费1.24万元,生态清洁小流域一期镇级配套及前期费400万元,镇村级河道社会化养护费289.38万元,镇河长制工作经费58.02万元,镇对14个村的补助350万元和联扶平台镇负担资金417.71万元。
10.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6215万元。主要用于对新兴企业的政策扶持。
1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370.73万元。主要用于招商小区人员经费、资产购置等运行经费,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扶持资金。
12.住房保障支出975.2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公积金补贴以及住房解困补贴。
2022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10.77万元,其中:公务车运行维护费3.44万元,公务接待费7.33万元,出国(境)费用无。此外,区财政局陆续下达的中央、市、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共计38360.26万元,其中包括上年结转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648.78万元。
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整合财政资源大力提质增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面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任务,为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根据财政形势和区财政局下达给我镇的预算控制数,2023年财政预算收支安排如下:
(一)2023年财政预算收入49000万元。预计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931.41万元。
(二)2023年财政预算支出54931.41万元。具体支出明细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02.31万元,占预算的8.74%。主要安排人大事务支出16万元,政府行政运行支出3011.19万元,统计信息事务支出46.45万元,财政事务支出283.28万元,群众团体事务支出32万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行经费526.84万元,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79万元,区域化党建服务和两新组织四有建设及党员志愿者服务经费20.6万元,基层党员教育活动经费32.5万元,党建微网格工作经费3万元,后备干部招录经费5万元,老干部工作经费2.73万元,七一活动费5万元,市场监督管理事务支出35万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运行经费439.85万元,农龄调查工作经费8.64万元,安全办工作经费155.23万元。
2.教育支出118万元,占预算的0.21%。主要安排早教补贴3万元,青保经费10万元,假日学校活动费用4万元,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17万元,代课老师及兽医补贴25万元,献血奖励费1.5万元,科普工作经费5万元,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建设和活动经费8万元,社区教育经费20万元,优秀教师评选和慰问费用21.5万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费3万元。
3.科学技术支出7058.23万元,占预算的12.85%。主要安排设立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用于对新兴企业的政策扶持。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7.75万元,占预算的0.34%。主要安排文化体育活动专项经费75.25万元,以及三个文化活动中心运行经费112.5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67.09万元,占预算的28.16%。主要安排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运行经费830.8万元,居委补贴4413.58万元以及民政管理事务经费524.81万元,老年综合津贴资金82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补贴1448.79万元,生态养护社和社会协管服务社经费6344.69万元,复退军人遗属补助0.6万元,烈属优待金2.06万元,60周岁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38万元,退伍士兵安置补贴15万元,基本殡葬服务补贴0.6万元,长期护理保险经费7.5万元,农村低保25.2万元,粮油帮困卡管理费2.54万元,支内回沪困难职工补助88.03万元,城镇低保75万元,困难家庭生活救助6.57万元,城镇重残无业生活补贴108万元,农村重残无业生活补贴97.63万元,农村残疾车主置换补助9.21万元,一次性补贴类40万元,民政对象节日生活补助11.3万元,特困供养、特困医疗16.1万元,拥军优属5.08万元,稳定就业岗位补贴72万元,被征地人员社保费补贴334万元,70周岁以上人员城乡居保补贴1.5万元,移风易俗补贴35万元,刑满人员过渡临时补助40万元,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补贴3.50万元,红十字工作经费9万元,其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万元。
6.卫生健康支出797.8万元,占预算的1.45%。主要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171.9万元,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00万元,计划生育事务支出30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395.9万元。
7.节能环保支出5287.15万元,占预算的9.63%。主要安排生态保护和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运行经费552.84万元,创城创卫专项经费158万元,垃圾分类工作经费894.22万元,爱卫工作经费35万元,除四害消杀服务项目经费241.09万元,特保管理项目经费748万元,社会化管理项目经费478万元,环境整治经费168万元以及环宏保洁专项经费637万元,企业节能减排扶持资金1375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609.86万元,占预算的10.21%。主要安排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运行经费779.37万元,城管执法工作经费182.5万元,止违控违工作经费144万元,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运行经费978.67万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运行经费755.47万元,社保队员工作经费32万元,平安创建安全保序经费135万元,智能化系统建设经费5万元,镇综治中心建设经费149.30万元,禁毒矫正反邪教工作经费5万元,司法所工作经费70万元,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工作经费47万元,社会稳定经费354万元,小型项目前置审价费10万元,小型项目管理费51万元,规划编制费25万元,土地挖废补贴32.42万元,土地流转费0.63万元,泵站、涵闸养护费150万元,路灯养护费51万元,小街小坊及城乡结合部道路整修费152万元,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资金60万元,城区截污纳管项目管道养护费300万元,环保管家项目资金95万元,各项检测费用20万元,项目质保金80万元,防汛设施养护费40.5万元,明珠花苑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资金100万元,第五敬老院工程项目资金200万元,智慧电梯建设和运维费10万元,南门好邻里互助就业基地建设经费50万元,老滧港村集资房改造经费60万元,城乡区域基础设施补短板经费100万元,加装电梯乡镇配套300万元,美丽家园改造10万元,机关大楼监控设备更新改造15万元,交通路口安全提示升级改造10万元,北门路沿线美丽街区改造50万元。
9.农林水事务支出3281.4万元,占预算的5.97%。主要安排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运行经费462.82万元,土地流转中心运行经费5.3万元,水稻秸秆还田经费7万元,水稻机械化种植补贴20万元,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与品牌建设经费8万元,公益林、生态廊道土地流转镇配套资金40万元,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补贴50万元,新建公益林镇级配套10万元,绿肥、冬翻补贴镇级配套52万元,林长制工作经费25万元,林地社会化养护费25万元,集贸市场经营亏损补贴400万元,水务所运行经费241.57万元,防汛防台工作经费130万元,农田基础设施管护镇级配套资金37万元,生态清洁小流域一期镇级配套及前期费500万元,镇村级河道社会化养护经费400万元,河长制工作经费100万元,镇对14个村的补助350万元,联扶平台镇负担资金417.71万元。
10.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5771.25万元,占预算的10.51%。主要安排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对新兴企业的政策扶持等。
1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119.37万元,占预算的7.5%。主要安排招商小区人员经费、资产购置等运行经费以及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扶持资金等。
12.住房保障支出1031.2万元,占预算的1.88%。主要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公积金补贴和住房解困补贴。
13. 预备费1400万元,占预算的2.55%。
(三)2023年本镇财政工作的重点
1.坚决落实贯彻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预算只减不增,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重点项目。
2.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持续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水平,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落地实施,持续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项目前期谋划和储备,完善项目预算分年度安排机制,推动跨年度预算平衡。
3.全面抓实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政策评估评价,建立重大支出政策后评价机制,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将绩效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安排预算、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的有效衔接机制,进一步推动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4.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牢固树立预算法治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管好用好各项财政资金。切实加强财政管理,规范收支行为,严格落实国库集中收付及国有资产和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加强会计审计监管,推动会计准则高质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