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5-01-06 00:00

【字体:标准加大特大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堡镇人民政府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5-01-06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1月6日在崇明区堡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宋清国

 

各位代表:

我代表上海市崇明区堡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基本实现了年度目标任务。202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7.66亿元,实现税收7.25亿元,镇级财政收入3.3亿元;新增就业880人,自主创业21家。

(一)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落实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完成交办件整改8件,99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销项。推进桃源村、财贸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和五滧垦区圩区达标、水系调整项目,抓好农污设施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常态化运维,完成2处老农污站点整改。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加强。规范养护1.2万余亩公益林、生态廊道,推进1500亩公益林建设、抚育项目。人民村创建市级森林乡村完成评审。常态化落实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有效遏制福寿螺、“一枝黄花”蔓延态势。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完成3个精品厢房改造、3个惠民服务点建设和10处垃圾厢房(投放点)监控安装,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创建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46%。完成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2600KW,推进桃源村渔光互补项目。完成4.9公顷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验收。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

(二)强化产业体系建设,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抓好1.5万亩水稻生产管理,创建5个区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完成四滧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小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繁育推广“崇明1号”蟹种495亩,锦英设施菜田45个新建大棚投入生产,推进怡思田设施菜田、崇明中东部(堡镇)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建设。完成土地农业招商1730亩,规整不规范土地流转1530亩,土地流转率87.7%。完成27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换证工作。经济动能稳步增强。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和管家制度,为78家重点企业制定“服务包”,帮办代办事项400余件,开展集中招商活动5次,新注册企业690家。支持推进申吉仪表无尘车间改造、腾飞内衣扩大再生产、欣元食品厂电商销售项目,19家企业54项产品获得专利,10家企业获扶持资金78万元。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清查整改不规范合同20份,归集土地补偿费5865.9万元。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商旅文体融合发展。举办崇明首届芳香生活节、第三届蟹文化节、“五五购物节”“足球+”夜生活节等促消费活动,着力打造“+商业”联动项目。大力培育赛事经济,成功举办上海市全民国防(体育)技能大赛、区第六届国防体育运动赛、镇第七届“市民运动会”。引进盒马奥莱、喜茶、必胜客等品牌连锁店,推动消费提质。推进堡北村、人民村民宿产业集群项目。

(三)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城乡基础功能更加完善

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实施堡镇中路综合整治,完成道路整治、燃气和供水管道改造。化解崇明大道瀛南村、永和村段历史遗留问题。完成重点区域雨污混接普查。配合完成环岛景观大道、南沙岛路(二期)、石岛南路、堡镇老城区初雨调蓄池、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和堡镇中路、工农路、邮电路燃气管道铺设、向阳新村入户管道建设。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完成人民村、南海村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南海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做强花园村甜芦粟、人民村羊肚菌、南海村“斤蟹”等家门口产业,协调米行村与怡思田合作社成立米心田合资公司。完成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完成美丽庭院建设2600户,维修农村公路3700余平方米。稳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开展陈海公路提升工程搬迁户回迁工作。试点开展瀛南村、小漾村、花园村、营房村综合帮扶收益分配项目。试点开展花园村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城市更新稳步实施。启动云海小区等“美丽家园”建设。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台,推进5台。开展第一批不成套公房及“小梁薄板”房屋改造项目二次意见征询。完成“康洋地块”122户回搬工作。完成崇明大道国有土地房屋动迁拔点6户。完善崇明大道国有土地房屋管线搬迁方案。

(四)增进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完成社区就业服务站建设,举办招聘活动7场,发放各类岗位补贴726人次118万元,辖区内劳动纠纷案件先行调解率达100%。抓好退役军人等群体关心关爱工作,发放低保、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等困难补助金8.21万人次2724万元,完成13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巩固国家卫生镇复审工作,每月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银杏书院”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完成3处标准化食品安全科普站(角)建设。完成献血948人份18.96万毫升。组织56对夫妇开展免费孕前检查,发放计划生育各类奖励扶助金1.28万人次2950万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修缮2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成功申报崇明童谣、香囊制作工艺、金瓜丝制作工艺3项区级非遗项目。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稳步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开展“一村居一品牌”创建,完成104户高龄独居低收入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5个星级市级示范睦邻点,创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启动堡镇敬老院老旧机构改造。关注未成年人发展,举办小学生爱心寒暑托班、假日学校,27个村居设立未保服务点,新增社区“宝宝屋”1个,完成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建设。深化文体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21场次、体育赛事112场次,配送市、区文化资源90场次,完成国民体质监测1691人,为6个村居配送12张乒乓球台。规范管理生态就业岗位、殡仪服务等工作。

(五)巩固基层基础,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城乡运行安全有序。推进“平安示范”系列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三禁一防”、扫黑除恶工作,建成28个村居反诈工作站。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消防安全集中除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等专项行动,整治各类隐患375处,建设消防取水点2个,安装路口哨兵18处。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制”,开展包保督查6150户次,12家问题单位完成整改。推进自建房安全整治,审批修缮农村危房67户、城镇房屋24户。完成庭院占耕整改、违法用地综合整治等278宗,拆除违法建筑8820平方米。成功应对台风、暴雨侵袭。基层治理深入推进。完善领导包案下访制度,化解突出矛盾16件,按期办结来信241件,初信初访办结率100%。完善“新堡管家”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三所一庭”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纠纷621件。推进“一网统管”,受理网格案件50671件,结案率99.9%;受理热线工单2127件,办结率100%。深化“一网通办”,为群众帮办8742件,满意率99%;好差评23414件,满意率99%;政务直播195场,累计观看243万人次。上报人民建议14件,部分形成成果转化。基本完成“一小区一物业”物业管理区域调整。国防动员、双拥、东西部协作、工青妇、民族宗教、侨台工作持续巩固深化。

(六)持续转变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有力推进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党内法规集中学习。深化政府效能建设,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强政务公开,主动公开信息267条、答复公开申请9件。主动接受人大、纪检、群众等各方面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4件、镇人大代表建议6件、区政协提案2件。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审核3件,办理行政复议案12件、行政诉讼案4件。持续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必要支出,严控“三公”经费。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堡镇人民政府,向奋勇拼搏、团结奋斗的全镇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堡镇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生态环境基础仍需巩固,生态价值实现路径还需探索;经济转型发展存在不少瓶颈,集体资产盘活还需加大力度;公共服务资源供给还不够充分,民生保障仍需持续夯实;政府系统干部能力素质还需加强,政府效能仍需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问题解决。

二、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是实施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六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堡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经济动能、防范化解风险、稳定社会预期,不断推动生态宜居新堡镇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夯实生态环境基础

持续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环长制,落实第九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两违”企业环保监管工作。深入实施河长制,开展农污溯源普查,完成桃源村、财贸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完成五滧垦区圩区达标和水系调整项目立项审批。深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和农污“四位一体”运维工作。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全面提升森林质量,规范养护1.2万余亩公益林、生态廊道,完成1500亩公益林建设、抚育项目。常态长效抓好“福寿螺”“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加强巡查和执法力度,切实推进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低碳发展。持续抓好垃圾分类,加强大件垃圾全过程管控,有效提升小包垃圾等问题处置率。深化“两网融合”,争取全年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加快推进桃源村渔光互补、整镇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持续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做好节能降耗。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打造高质量现代农业。抓好粮食安全,完成1.5万亩水稻生产任务,完成崇明中东部(堡镇)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小漾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推进怡思田设施菜田项目建设。推广扩大“崇明1号”成蟹养殖规模,提高“斤蟹”批量上市产能。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完成土地农业招商1500亩。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安商稳商力度,充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完善“远程虚拟窗口”帮办功能,努力实现新突破。搭建联动平台支持企业协同发展,推动腾飞内衣、申吉仪表、吴忠仪表等企业扩产增效,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强化资产管理和盘活利用,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办好“蟹文化节”“国防体育运动赛”等文体活动,推进堡北村、人民村民宿集群建设,着力打造集研学、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路线,积极发展体验产业。不断优化消费供给,办好“五五购物节”“夜生活节”等活动,鼓励引导零售、餐饮等品牌连锁企业向社区延伸,打造堡镇特色商业街区。

(三)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完成堡镇中路综合整治项目路口段施工、堡滧路大中修工程,推进美丽街区创建工作。开展堡镇中路老旧供水管道更新、堡港路雨水总管改造和雨污混接整改。完成云海小区等“美丽家园”建设,争取向阳一村等“美丽家园”项目。完成5台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新建电动自行车数字哨兵36个,充电插口360个。推进第一批不成套公房及“小梁薄板”试点点位房屋改造。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开展美丽庭院建设,申报南海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争取新一轮“家门口”产业项目落地,推进农村综合帮扶收益分配项目试点工作。完成陈海公路提升工程搬迁户回迁。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和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常态化抓好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村民建房审批等工作。

(四)进一步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依托就业服务站,加强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劳动维权服务,做好根治欠薪工作,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发挥社区救助顾问站点作用,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残疾人等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各项权益。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常态长效抓好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巩固国家卫生镇复审工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村卫生室药房改造工作。巩固“博爱家园”创建成果,做好“三救三献”工作。广泛开展科普工作,创建上海市科普示范镇。倡导优生优育,开展免费孕前检查,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关心关爱失独家庭。加强非遗活化利用,推进登瀛书院修旧项目,打造系列非遗文创产品,建设堡镇非遗工作室。深化东西部协作,完成“云品店”建设。着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化“1+28+N”服务矩阵,夯实睦邻点、老年活动室等阵地功能。完成堡镇敬老院老旧机构改造,建设全区第一家智慧社区长者食堂和“老养残”一体照护单元。举办小学生爱心寒暑托班、假日学校,规范“宝宝屋”运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办好“送文化下村居”“我们的节日”“八一”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发展体育事业,优化社区市民健身中心服务功能,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举办“市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群众体育活动,改造四滧村篮球场和化工路足球场。

(五)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全力维护城市运行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排查消防、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隐患,推进城乡自建房危房修缮、高风险道路隐患整治等工作。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制”,强化农村自办酒席等监管。优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做好防汛防台等工作。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一网统管”建设,整合接入公共区域探头,丰富特色场景,完善“观、管、防、联、处”功能。持续推进“一网通办”迭代升级,开展社区事务受理中心5A标准化建设,做优“政务直播”,强化惠企利民“一站式”服务,争取好差评满意率达100%。抓实阳光村居务工作,发挥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三禁一防”、扫黑除恶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关爱”行动。持续推进历史积案化解工作,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完善基层协调联动机制,探索“三所+N”协同解纷模式,加强“新堡管家”联勤联动队伍建设。继续推进违法用地新三年综合整治行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工作,更好发挥工青妇、民族宗教、侨台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加强政治建设。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确保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学笃用党纪党规,切实把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办好“政府开放日”活动,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主动接受人大、纪检、群众等各方面监督,确保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加强作风建设。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增强履职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所需、民生所急、基层所盼上。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咬定目标、聚力攻坚,真抓实干、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生态宜居新堡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公众评价

0位公众参与评价,0位公众认为信息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