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碳”秘——行走乡村湿地 感受绿色生活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12-06 08:33

浏览

【字体:

近日,崇明区社区学院、庙镇成人学校、新海学校联合东门中学、实验中学等单位,组织老年学员、在校学生、社会志愿者近百人共同开展“气候变化‘碳’秘——行走乡村湿地 感受绿色生活”实践活动。

由崇明区社区学院指导、庙镇成校主编、新海学校参与编写的《崇明区湿地研学手帐》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张勇教授、崇明区教育学院生态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耀虎进行了指导。本次活动在西沙湿地4个点位安排了4个不同的项目,让老年人和小朋友在走读过程中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得。

科普讲座

郑耀虎主任面向三所学校学生作了主题为《气候变化与湿地保护》的科普讲座。同学们通过讲座了解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认识了湿地的保护与改造对气候变化的意义。


走读湿地

任务 1 水上森林大阅兵

大家沿栈道水上森林行走,远距离观察两侧落羽杉林和柳树林,记录其个体与群体特征、生活环境、生长情况,了解其对西沙湿地修复的意义。

任务 2 底栖动物探密记

在底栖动物科普长廊,老少共同记录此处泥土中的底栖动物,对照图鉴识别,仔细观察其行为特征并做笔记。

任务 3 我是侦“碳”小达人

在杉林景区体验测量树木胸径和高度的工作。学会测量乔木的高度和胸径;通过高度和胸径估算一棵树的碳储量。

任务 4 湿地植物面面观

在湿地植物种植实验区(杉林景区对面)识别西沙湿地与芦苇伴生的其他物种,了解其习性,做自然笔记。

本次西沙湿地研学活动圆满完成,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研学手帐,设计以“携手保护湿地 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小报,上交“我眼中的大美西沙”摄影作品,为后期东营与崇明两地作品展示、交流做好准备。同时该项目会面向更多的市民进行推广,让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到气候变化教育和湿地保护中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