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上海市百优“新时代好少年”尊重自然奖获得者 龚语姝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202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中职生)“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的通知》(沪教委德〔2022〕3号)精神,经区审核推荐、市级专家组评审,2020-202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中职生)十佳和百优“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崇明三位好少年榜上有名。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好少年是上海市崇明中学的龚语姝,她荣获2020-202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中职生)百优“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称号。
龚语姝是崇明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她是一个极其热爱大自然的女孩。她喜欢仔细观察路边大树的纹路,感激大树在炎炎夏日带来的一块绿荫;她喜欢感受风,每当微风拂过手掌,就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动着她走向自然。她享受大自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给了她许多的启迪和无穷的联想。
进入高中之后,她开始接触课题研究这件美妙的事情,这能够把她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她毅然决定要将环境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为她从小生活的地方——崇明岛的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一直关注外婆家门口宅沟被污染的情况,心底埋下了一颗想要改变它的种子。她开始学习通过哪些网站可以得到想要的文献,学习如何去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等研究的技能。2020年,她开始研究芦苇生物质炭发泡水泥对崇明宅沟中水磷的吸附效果探究的课题。在实验前期,她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任务就是采集样品以及采访当地的居民,弄清楚污染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在测量了十处水样的磷酸盐含量之后,发现崇明有些宅沟存在富营养化的问题。这引起了她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经过网上和书刊的大量文献查询研究之后,她发现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于是就想以磷为切入点,用崇明岛本土植物芦苇制成芦苇生物质炭,利用它本来的多孔结构进行对磷的吸附。但考虑到假如只将芦苇生物质炭撒在宅沟水面的话会不稳定,所以采用固体承载物与之进行混合,因水泥具有强吸附性,且与水混合后冷却成固体,因而选择将其与芦苇生物质炭进行混合。
在实验过程中,她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一开始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在寻找将固定芦苇炭的方法时,曾考虑过用棉花和绳子捆绑以及直接把它放进茶包中等方法,但经过一些检测,根据吸附效果,最终还是确定了以水泥作为固体承载物。
后期准备相关资料和撰写论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感受到了整个过程的艰辛,但是一想到她研究做出来的课题成果可能会给水环境的治理带来一些思路和启示的时候,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成功入选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社,接触到了名校的老师,拓宽了眼界;在科学社的中期考评中,她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给予了她信心,所以她决定参加科技竞赛,最终荣获了不少奖项。这些进步和成果的取得,不仅证明了她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对大自然的尊重,也让身边更多人感受到了创造性思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