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地理环境Geographic environment

崇明区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5℃,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全域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 0 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4公里。面积89.5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卫农场)。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

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岛呈海螺形,南北长12公里左右,东西宽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公里。尚有滩涂资源0米以上20万亩、-5米以上67万亩。周边岸线30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2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来源:区统计局)

02
建制沿革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历史上,长江口北岸的发育模式是一代代沙岛或沙岛群向北并岸,形成新的江口北部岸线。明代宣德年间,巡抚周忱奏定狼山以南、宝山以北,西起福山、东迄佘山,其中水面都是崇明的境域,即所谓“以涨补坍”,使崇明常屹立于江海之间。然而,因江口沙洲的涨、坍,多涉及各地的地域分野,所以历年因争界引起的纠纷多有发生。崇明各沙洲坍涨不定,治城经历六建五迁,始得稳定。

一、主要沙洲涨坍

崇明沙洲形成至今有1400年历史。唐武德年间(618~626年),长江口积涨出两个沙洲,相隔70余里,史称西沙(又称顾俊沙)、东沙。后来“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开始有渔民、樵夫在西沙定居。

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东沙北面涨出新的沙洲,最早移居开垦的为姚、刘两姓,因此称作姚刘沙,之后逐渐与东沙接壤。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姚刘沙西北50余里的地方也出现一个新的沙洲,由于三次叠涨,因此名“三沙”。一说因句容朱、陈、张三姓首先居住,故而得名。至宋代,在西沙逐渐形成平等、道安、释乐3个村,之后逐渐坍塌。

元代,东沙逐渐南坍北涨,姚刘沙不断涨积,三沙也逐渐扩张。元末明初,东沙坍没大半。

明代建文年间(1399—1402年),在三沙西南30余里处涨起平洋沙。正德年间(1506—1521年),长沙露出水面,在平洋沙东南,该沙成陆后位置基本未产生迁移。在此期间,姚刘沙与西北三沙连成一片,而西沙坍塌仅剩道安一个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左右,姚刘沙坍没,三沙始坍。万历十一年(1583年),平洋沙始坍,后来坍存部分渐与长沙接壤。

明末清初,长沙开始持续涨积。清康熙元年(1662年),随江流变化,三沙大半坍没,留下东三沙和西三沙的残余。明清时期,又有大安沙、高明沙、享沙、日隆沙、富民沙、南沙等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清初,以长沙为主体的沙洲相互连接形成现今崇明岛的基本形状。20世纪中期开始至今,北部滩涂与东部滩涂团结沙、东旺沙持续涨积并大规模围垦,崇明本岛面积从600余平方公里扩大至1269.1平方公里。

长兴岛、横沙岛同样是长江口的河口沙洲,其成陆过程一如长江口北岸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模式——北部沙洲并岸,新的沙洲在南部积涨。长兴岛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距今170年左右。横沙岛形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有160多年历史。





二、建置变迁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与吴越在长江口一带争战,静海都镇遏使姚彦洪(治所在今南通市)于杨吴天祚三年(937年)在西沙设立崇明镇,崇明沙洲始有建置。

937年末,李昪取代杨吴,国号大齐,后改国号唐(史称南唐),改年号为昇元,继续管辖崇明镇。李璟继位后,崇明镇辖于静海制置院(今南通市)。显德五年(958年),后周军队攻下南唐在江北的所有领地,废除崇明镇建置。

北宋初,恢复崇明镇建置,归通州海门县管辖。朝廷发配流刑犯人在崇明沙洲煎盐生产,崇明岛盐业从此开始。

南宋时,韩侂胄、张循王、刘婕妤各有庄园设在姚刘沙,以取渔盐之利。嘉定十五年(1222年),在姚刘沙设置天赐盐场,抽征盐税。宝庆元年(1225年),拨隶淮东总领所。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崇明镇升为州,隶属扬州路。首任崇明知州薛文虎在姚刘沙天赐盐场场署旧址建立州城。改崇明镇为西沙巡检司,仅存的道安村改为道安乡。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旧城坍没,州城迁于原址北15里处。是为始迁,之后历经五迁六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崇明降州为县,仍隶扬州路。洪武八年(1375年),改隶苏州府。弘治十年(1497年),崇明县兼隶于太仓州。

清顺治年间,南明御史沈廷扬、将领郑成功、张名振反攻崇明岛。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领水师进攻崇明县城(今城桥镇),被总兵梁化凤带领崇明县军民击退。雍正二年(1724年),崇明县专隶于太仓州。

民国时期,先后隶属于江苏南通、松江。1949年6月2日,崇明解放,隶属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

2005年5月1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域,整体建置划入崇明县。2009年11月18日,长兴撤乡建镇。

2016年3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崇明撤县设区工作,之后向国务院正式上报请示件。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崇明撤县设区”工作大会,改崇明县为崇明区。

三、历史上的大规模沙洲划拨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拨十二沙(山前、永兴、扁担、大年、小年、万盛、龙珠、三角、丁家、藤盘、杨桩、汤家)隶通州。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十一沙(半洋、富民、太平、乌桂、复兴、大洪、戏台、永年、大安、小安、日盛)属海门厅,崇明西北地域大为缩小。

光绪初年,与宝山县争崇宝沙,被判中分为界,而崇明县东南地境又缩小。

1928年3月1日,崇明外沙(又称北沙)划出,与海门县吕四等地,设置启东县。

四、嵊泗列岛归属与划出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分江浙洋汛。江浙两省各派员勘定洋界,在小洋山岛立江浙分界碑。“以羊山、马迹山(泗礁山)为界。马迹山脚以南之洋岛属浙江,大羊山脚以北之洋岛属江南。”嵊泗大部分划归江南省,隶于太仓州崇明县。

1912年,嵊泗列岛隶属江苏省崇明县;1916年,属江苏省沪海道崇明县;1918年,沪海道废,由江苏省水上第一警察厅负责治安和防务,行政仍属崇明县;1934年,嵊泗列岛设区,为崇明县第五区;1946年,嵊泗列岛改为江苏省直辖区。

五、崇明治城六建五迁

由于海潮和江流的作用,长江河口沙洲的坍涨受到很大的影响,沙洲的境域很不稳定。崇明治城经历六建五迁(州治一迁,县治四迁):


姚刘沙南坍北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崇明州旧城坍没,州城一迁于北15里处。

永乐十八年(1420年),城南为海潮坍逼,县城二迁于北10里处秦家符(村)。

嘉靖八年(1529年),秦家符(村)县城坍没于海,县城三迁于三沙马家浜,该城存在20余年就坍没。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县城四迁于平洋沙,存在近30年。


万历十六年(1588年),县城五迁于长沙,城周方圆4里7分,即现今崇明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明清时期,此县城南距长江10~15里。清嘉庆至光绪年间,长江南泓主流北偏,城南一带又被江水冲坍,县城有再次被逼迁移的危险。黄清宪、王清穆、曹炳麟等乡绅全力保坍,向清廷力争国库资金支援修筑江堤,县城得以保全。

(来源:区档案局)

03
气候Climate


一、2022年崇明气候概况

气温偏高,夏季干热,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影响台风2个。

1.气温:年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偏高0.5℃。年极端最高气温39.2℃(8月19日),居历史第三高;年极端最低气温-6.7℃(12月19日)。年内高温日数34天(常年8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多。

2.降水:年总降水量923.5毫米,较常年偏少265.4毫米;年降水日数112天,比常年偏少15天。年暴雨日数3天,比常年偏少1天;日最大降水量为82.2毫米(9月15日)。汛期(6—9月)总降水量436.1毫米,较常年(652.0毫米)偏少3成左右;降水日数40天,较常年偏少9天。6月12日入梅(常年6月19日),7月1日出梅(常年7月10日),梅雨期19天(常年21天);梅雨量46.0毫米,仅为常年值(234.0毫米 )的1/5,与2017年同列历史第二少。

3.日照:年总日照时数1844.6h,比常年偏少76.9h。

4.台风:2022年有2个台风(2211号“轩岚诺”、2212号“梅花”)影响崇明区。其中,“梅花”台风给本区带来明显风雨影响,雨量普遍达暴雨程度,局部有大暴雨,沿江地区最大阵风达13级。

二、2022年崇明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2022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为高温、强对流、暴雨、台风、寒潮和连阴雨,给电力、农业生产、交通、航运及居民生活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1.高温:夏季遭遇持续酷热高温天气,高温日数居历史第二高,10月首次出现高温,创历史最晚记录。 2022年本区高温日数(≥35.0℃)共计达34天,极端最高气温达39.2℃(8月19日)。其中,7月高温日数有14天,6—15日连续高温,12—14日每天最高气温均超过38.0℃;8月高温日数达17天,≥38℃的日数有7天,均创历史同期最多记录。10月首次出现高温天气(35.7℃,10月3日),创历史最晚高温日。

2.强对流:夏季对流强,有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天气出现。

7月26日15—18时,受雷暴云团影响,本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天气,最大小时雨强34.0毫米(东平中医药文化园站,16—17时);6个乡镇风力达8—10级,其中新海百路达站瞬时风速25.0m/s(10级)为最大。

8月6日13—17时,受短波槽影响,本区出现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最大雨量与最大小时雨强均出现在东平森林公园站,分别为62.7毫米和50.9毫米 (14—15时)。风力普遍5—7级,局部地区达8级,最大瞬时风速17.8m/s (8级,向化站)。气象信息员观测到港西镇与城桥镇有小冰雹出现。

3.暴雨:春季西南涡影响下出现一次暴雨到大暴雨降水过程。

4月13日,受西南涡影响,崇明区遭遇一次明显风雨及降温天气过程。24小时最高气温由12日的31.9℃降至13日的19.0℃,降幅达12.9℃。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3日12时—14日04时,过程累积雨量普遍达暴雨到大暴雨,全区46%的站点累计雨量超过100.0毫米,最大出现在上实园区站146.7毫米,横沙新民站135.2毫米次之,最大小时雨强24.8毫米(东滩湿地公园站,13日17—18时)。风力普遍6—7级,东部地区有8级,东滩湿地站瞬时风速20.0m/s(8级)为最大。

6月30日12—19时,受较强降水云团影响,本区西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其中新海镇有大暴雨出现,最大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雨强均出现在新海百路达站,分别为103.4毫米和51.7毫米(15—16时)。

4.台风:年内共有2个台风(2211号台风“轩岚诺”、2212号台风“梅花”)影响崇明区。其中,台风“梅花”给崇明区带来明显风雨影响,雨量普遍达暴雨程度,局部有大暴雨,沿江地区最大阵风达13级。

2211号台风“轩岗诺”

2022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于近海折向北上,越过上海同纬度时强度为“超强台风级”,最近距离上海海岸线约300公里。“轩岚诺”主要影响时段为9月4日08时—5日20时,本区普降中到大雨,累计雨量最大为向化站30.7毫米。阵风风力普遍有6—8 级,长江口区9—10级,最大瞬时风速27.4m/s(东滩湿地站,10级)。

2212号台风“梅花”

台风“梅花”于2022年9月15日0时30分前后在上海奉贤沿海二次登陆,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凌晨04时前后移至崇明境内,强度为台风级,是1950年来登陆上海最强的台风。“梅花”影响期间,本区普降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主要影响时段为9月14日08时—15日14时,最大降水量115.6毫米出现在东平长江农场站,G40沪苏收费站108.2毫米次之;最大小时雨强27.3毫米(堡镇站,15日01—02时)。阵风风力普遍8—10级,东部地区达11—13级,最大瞬时风速40.3m/s(东滩湿地站,13级),长兴岛服务区站31.7m/s(11级)次之。

9月12日受台风“梅花”外围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本岛中东部出现暴雨。主要降水时段为16~22时,本区近1/3的站点累计雨量超过50.0毫米 ,其中中兴站99.5毫米为最大,上实园区站87.6毫米次之;最大小时雨强50.6毫米(东滩湿地公园站,17~18时)。

5.寒潮:年底遭遇两次寒潮天气过程,帯来明显降温大风天气。

11月29日—12月1日,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本区遭遇明显降温,并伴有大风和小雨夹雪天气出现。其中,28日受暖平流影响,日极端最高气温攀升至22.7℃, 29日起气温连续下降,12月1日最高气温仅4.1℃,48小时最高气温降幅达15.3℃。过程风力普遍6—7级,沿江地区达8—10级,最大瞬时风速24.9m/s(10级)出现在东滩湿地站。

12月16—18日,本区迎来寒潮天气过程,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天气。48小时日平均气温降幅达8.0℃,18日平均气温跌破冰点,仅为-1.0℃,19日最低气温降至-6.7℃。过程风力普遍6—7级,沿江地区有8级,最大瞬时风速19.8m/s(8级)出现在横沙富民站。

注:常年值统计时段为1991—2020年。

(来源:区气象局)

04
水文Hydrology

崇明地处长江入海口,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均受沿海潮汐影响,属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周围潮汐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型,流向基本为往复流。

2022年,崇明区年平均降水量为928.5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223.6毫米,属偏枯年年份。其中崇明本岛年平均降水量为922.4毫米;长兴岛年平均降水量为975.1毫米;横沙岛年平均降水量为961.1毫米。

2022年崇明区梅雨期(6月12日—6月30日)平均降水量为76.5毫米,比多年平均梅雨期降水量少164.4毫米;汛期(6月1日-9月30日)平均降水量为434.1毫米,比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少207.0毫米。2022年汛期,崇明区共出现10场暴雨及以上强度的降雨,其中50—100毫米暴雨120站次,100毫米以上大暴雨34站次,最大1日降水量出现在2022年9月12日团旺河北站175.5毫米,未超崇明最大1日降水量历史记录(2018年9月16日草棚镇站349.5毫米)。2022年汛期,崇明区成功应对“轩岚诺”、“梅花”台风影响,两次台风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3.3毫米、82.3毫米。

2022年崇明地区平均潮位偏低,其中崇明岛南侧崇西闸站年最高高潮位5.59米(9月15日),崇明南门站5.59米(9月15日),堡镇站5.36米(9月15日),崇明岛北侧新村沙站年最高高潮位5.66米(9月15日)。

2022年崇明区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62.0毫米(E601型蒸发器),比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多125.4毫米。以堡镇站为例,年蒸发量为979.9毫米,最大月蒸发量达152.8毫米(8月),最大日蒸发量7.0毫米(8月23日)。

(来源:区水务局)

05
人口Population

2022年底,崇明区共有户籍人口66.91万人,比上年减少0.38万人,其中男性32.81万人,女性34.10万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1855人,出生率2.76‰;死亡7722人,死亡率11.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4‰。

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7.55万人,乡村人口39.36万人。年内迁入人口1864人,迁出人口60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彝族、壮族、苗族、回族、满族、白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朝鲜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43个。

(来源:区统计局)

06
民族 宗教Ethnic Religion

崇明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在崇少数民族人口近1.3万人,涉及43个民族,以壮族、回族、满族、彝族人口居多。其中,崇明户籍少数民族群众约0.17万人,主要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人员以及婚嫁来崇的外来媳妇等;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约1.13万人,主要包括崇明中学、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新疆内高(职)班学生,青海、甘肃来崇经营拉面馆的回族群众,以及在崇个体经营者和企业务工人员等。经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区级民族工作社团组织1个,即崇明少数民族联合会。

崇明区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经审批的正规宗教活动场所45处,分布在全区18个乡镇。其中,佛教有17个活动场所,认定备案宗教教职人员109人,信教群众2.8万人;天主教有11个活动场所,认定备案宗教教职人员11人,信教群众1.4万人;基督教17个活动场所,认定备案宗教教职人员15人,信教群众0.7万人;另有部分道教信众和少量伊斯兰教信众。我区有爱国宗教团体3个,分别是崇明区佛教协会、崇明区天主教爱国会、崇明区基督教两会。

(来源:区民族宗教办)

07
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Carbon neutral
demonstration zone construction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战略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2022年11月15日,崇明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1+3”目标定位,锚定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总目标,坚持减排、控源、固碳、增汇并举,结合崇明三岛定位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力争把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分别建成碳中和岛、低碳岛、零碳岛。崇明岛在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强化降碳举措及部分外来绿电支持下实现碳中和,长兴岛力争打造成为以国际领先水平海洋装备为特色的低碳岛,横沙岛在实现能源自我平衡、零碳排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向负碳目标迈进。通过多个领域探索实践和试点示范,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碳中和崇明案例。

(来源:区发展改革委)

08
生态格局和空间结构
Ecological pattern
and spatial structure

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是崇明生态保育的基本空间单元。崇明岛生态保育的重点是协调好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长兴岛重点涵养青草沙水源地,减少船舶等临港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横沙岛重点保育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环境。识别重要水资源、森林资源密集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要素节点,规划形成“五源多廊”的总体生态空间结构。

五源包括崇明东滩、西沙、北湖、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长兴青草沙湿地等五个重要生态源地,是代表崇明生态价值的核心名片,重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干预,适度允许少量公共功能建设。东滩生态源地位于崇明岛东侧,包括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湿地滩涂资源,是崇明全球鸟类栖息地与自然资源保护地的核心承载区。西沙生态源地位于崇明岛西侧,包括东风西沙水源保护区,明珠湖公园、西沙湿地等公园湿地,是崇明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湿地地质资源保护区。北湖生态源地位于崇明岛北部,包括北湖及其周边长江口湿地,是崇明重要的湿地地质资源保护区和滩涂资源集聚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源地位于东平镇,包括东平森林公园核心区及其拓展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平原森林和动植物资源集聚区。青草沙水源保护区生态源地位于长兴岛北侧,是上海市最核心的水源保护区之一。

市区级生态走廊包括1条市级生态走廊和10条区级生态走廊,串接生态基本片区及重要生态源地,构建崇明区生态骨干网络。市级生态走廊即环崇明岛的生态环廊,最小宽度控制在1000米以上。保护生态走廊内重要生态资源,增加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适度建设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控制建设用地比重,规划建设用地占比控制在5%以下。区级生态走廊为崇明岛南北向重要水系走廊及长兴、横沙生态走廊。其中,八滧港、老滧港、横沙岛生态走廊最小宽度控制在1000米以上;六滧港、四滧港、堡镇港、新河港、鸽龙港、庙港、长兴岛生态走廊最小宽度控制在500米以上。区级生态走廊强调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适度建设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控制建设用地比重,规划建设用地占比控制在10%以下。蓝绿网络在市区级生态走廊基础上,规划控制17条生态蓝道和5条生态绿道,作为崇明区生态网络构建的重要支撑,连通外围生态片区与城乡功能区,重点保护廊道及周边缓冲区,严格管控各类建设。

(来源:区规划资源局)

09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

面向全球开展农业精准招商,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由由崇明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正大崇明300万羽蛋鸡场等重大农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强化农业投入品源头管控,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覆盖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全区绿色食品面积认证率达到90%以上,产量认证率达到40%以上,获评全国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推出“优农三兄弟”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崇明Me道”线上销售平台,充分用好“崇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标识授权、统一包装样式、统一品牌推广。

(来源:区农业农村委)

10
生态旅游ecotourism

崇明结合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实际,借着乡村振兴等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非凡成就——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品质显著提升,乡村民宿持续走红,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旅游热度持续攀升……2022年,全区接待游客1240.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72亿元。

至2022年,崇明区主要景区(点)共25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18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中高端宾馆酒店34家,其中星级饭店6家(四星2家,三星3家,二星1家),未评星但具备四星级以上条件12家。备案登记民宿1097家,其中中高端民宿379家。旅行社共有38家,其中4A级旅行社1个,3A级旅行社9个。

在“旅游+”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工业科普、亲子研学、房车露营、康养旅游等一大批新兴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崇明区各类社会主体每年平均举办百余项文旅节庆活动,覆盖全区,贯穿全年。花朝节、生态文化旅游节、骑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精彩不断。

崇明将进一步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加快文旅项目开发利用,推出一批优质旅游产品,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小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片区,推动全区旅游产品体系明显完善,旅游要素品质明显提升,旅游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把崇明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休闲旅游岛。

(来源:区文化旅游局)

11
乡村振兴Rural revitalization

崇明区先后对242个行政村实施村庄改造,惠及农户23.5万户,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配套、美化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坚持因村施策、各美其美,保持乡村自然肌理,深挖村庄产业禀赋,引导集中连片融合发展,形成了园艺村黄杨、永乐村西红花、新安村苦草、仙桥村民宿等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累计建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4个、区级示范村49个,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试点实施乡村振兴“点状供地”政策,建成东禾九谷、香朵等一批开心农场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区农业农村委)